试谈《伤寒论》谵语证治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试谈《伤寒论》谵语证治

作者 / 赵希文

湖北省公安县人民医院

编辑 / 许红红 ⊙ 校对 / 钱秀华

谵语是急性热病中病邪累及心神出现的一个症状。谵语者,语言狂妄也。如颠倒错乱,语出无伦,妄有所见,神志失常,谓呢喃而语也。轻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语言差谬。

1
谵语病因病理

谵语之因,皆各有异,分而论之:有被火劫谵语者,有误汗谵语者,有下利谵语者,有下血谵语者,有燥屎在胃谵语者,有三阳合病谵语者,有过经谵语者,有邪伏少阳谵语者,有肝木乘脾谵语者,有亡阳谵语者……。

例:“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113条)。

“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114条)。

此乃胃阳素盛,火热入胃,水竭躁烦,燥热熏心,此即火劫谵语也。“阳明病……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226条)。

此为误用汗法,津液灼伤,胃中干,成阳明腑实,上乘于心,表虚里实,而生心乱谵语。“妇人伤寒,寒热乍时,经水时来时断,胸胁下如结胸状,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148、149、150条)。

此为热邪乘血海空虚而入,与血相结,邪阻血道,隔绝不通,上逆心包所致谵语也。“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218条)。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373条)。

“过经谵语者,有热也……”(108条)。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必有燥屎五六枚也”(220条)。

以上各条都是肠中糟粕为热邪所壅(包括过经寒邪郁火化热),留着于内,形成燥屎,燥屎为谵语之根也。胃燥津枯,腑气不通,则秽浊之气上攻,心神被扰才致谵语。“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垢,谵语遗尿”(224条)。

是阳明热盛,耗伤元气,胃热火炽,热邪蒸郁扰心神而致谵语也。”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闷,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能转侧”(110条)。

乃为少阳之邪未解误下之后,正虚邪扰,热邪乘虚内陷,内竭津液,形成阳明燥热乘心,造成神明不宁的伏邪谵语也。“发汗多,若重发汗者,妄其阳,谵语……”(216条)。

“被火必谵语”(116条)。

此伤津甚,而伤阳尤重,气津耗消怠尽,神魂无所主,是阴阳离决之兆。汗虽津液,出汗必赖阳气蒸腾,汗出太过,亦能亡阳,阴液内竭,阴虚不能养心神,阳气必外亡,阴亡液竭,以致心神浮越而致少阴谵语也,此即阴阳互根之理。《素问》云:“谵语者,气虚独言也”。《难经》曰:“脱阳者,见鬼”即指此之义也。

2
谵语证治

谵语之证,有虚实之分:实者为病,其声必高,其气必壮,其色必赢,其脉必强,多昏糊烦躁,唤之亦不理睬,是热犯心神也。虚者为病,其声低微,语言反复,其气必短,其色必萎,其脉必无力。凡其自言自语,喃喃不休或惊恐不安,或问之不应,答之不知所云,沉迷昏睡,似寐非寐,呼之即醒,旋之迷糊不清者,此乃心神将脱矣。现分述如下。

2.1实证
2.2虚证

亡阳谵语:因误用温灸或发汗过多而致谵语,伴神志愦愦,心神恍惚,短气,乏力 ,脉短。法当调其营卫,生其津液,固其卫气,或补益气血,治以成无己的柴胡桂枝汤,或如楼英用参、芪、归、术等剂治之。日人丹波元简用茯苓四逆汤治之。切不可发汗攻下,发汗攻下则犯虚虚之戒。

3
谵语之鉴别

在《伤寒论》中,有谵语,有独语,有狂语,有言乱者,虽都言神明证状,但各有轻重之别。独言,虽间有妄错之语,若有人问对则言语有次,是热未至极也。论曰:“独语者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217条),是病独语未为剧也。狂语者热甚者也,由神昏而无所觉,甚则喊叫而言语也,如血结膀胱是也,但多伴有一些异常动作。(本文由国学髓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至于言乱者,乃表虚里实,下之过早(222条),误治而成也。妄言、骂詈、善恶不避亲疏为神明已乱也。总之,谵语之形成,不过中热之轻重也。

4
预后

谵语既有虚实之分,亦有轻重之别。实则易治,虚则难挽;脉和者易愈,脉短者难生;六腑病治之易效,五脏病预后不佳。所以论中对阳明腑证提出“下之则愈”。而对火热上亢,神明被扰,阴精绝竭,阳失依附,气从上脱,断为“谵语直视、喘满者死”;或气从下夺,邪实正虚,中气亦败,正气脱绝的“下利者”,亦谓之死证。

5
谵语证治在后世的发展

谵语一证,《伤寒论》只有太阳、少阳、阳明、少阴等篇有载。但后世温病学家认为,六经皆可导致或发生谵语,且对痰郁与食积导致谵语提出了新的概念。《伤寒论》对谵语的病因总结为津少、阳亡、胃燥、血结,仅投以承气汤类。后世温病学家,则从卫气营血和三焦的角度提出了全面的认识,因而在治疗上增添了定风珠、增液承气汤、黄龙汤、牛黄承气汤、清温败毒饮一类方剂,比单用承气汤类治疗更加稳妥可靠;且在分类上也更加系统。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国学髓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承气汤系列(1)调胃承气汤(3)

    乔巴小一笔记 把中医重点整理给你看 23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 卷四179,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老年人遇事则谇语不休,以阳气虚不精明也.此     谵语.郑声虚实之所以不同也.二者本不难辨,但     阳盛里实,与阴盛格阳,皆能错语,须以他证别之,     随证施治可也.     娄善曰 ...

  • 谵语门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也,大承气汤.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也,同方.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但发热谵语者,同方. ...

  • 《伤寒悬解》少阳坏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柴胡加芒硝汤

    少阳二十七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太阳中风,而传少阳,是谓少阳中风.少阳之经,脉循两耳,少阳病则经气上逆,浊气上填,故两耳无闻:少阳之脉,起于目之锐眦,相 ...

  • 试论心悸的证治

    导读:近治一心悸患者,初用炙甘草汤治疗,心悸未除而下肢水肿,改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获效.今晚思索苓桂术甘汤与炙甘草汤在治疗心悸方面的异同时,查询到刘渡舟老先生的这篇文章,收获良多,故摘录于此.刘渡舟老 ...

  • 再谈脑梗塞证治

    02 再谈脑梗塞证治 本文发表于<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1.关于脑梗塞病因病机的再讨论 脑梗塞急性期与慢性期及后遗症期的病因病机有所不同,其治疗有异.脑梗塞急性期的有效治疗直 ...

  • 刘渡舟:试论心悸的证治

    刘渡舟:试论心悸的证治 至道汇 昨天 至道汇推荐搜索 心脏病 心悸,指的心律失常发生的心跳,心慌的一种病症.悸,<说文>训为"内动",心悸,也就是心内动.有的医书也叫& ...

  • 浅谈带下证治

    5月19日 浅谈带下证治 王英同志: 来信谈到你在治疗带下病时遇到一些困难.怎样才能掌握带下的辨证要点和常用治法呢?现谈谈我的意见,仅供参考. 带下的辨证及其要点有五个方面: 一.着重辨明带下的病因: ...

  • 徐经世谈中医肝病证治

    肝的生理特性 肝之生理功能覆盖面广,为将军之官,主司谋虑.徐经世在临床杂病中不仅提出妇科诸病从肝论治,内科杂病也有很多可以从肝论治. 首主疏泄 从五行来说,肝属木,木宜调达,不得曲直,以调为畅,主以疏 ...

  • ▲徐经世谈中医肝病证治

    一.谈肝病 ​    一).肝的生理特性 肝之生理功能覆盖面广,为将军之官,主司谋虑.徐经世在临床杂病中不仅提出妇科诸病从肝论治,内科杂病也有很多可以从肝论治. 1.首主疏泄 从五行来说,肝属木,木宜 ...

  • 【徐经世】谈中医肝病证治

    肝的生理特性 肝之生理功能覆盖面广,为将军之官,主司谋虑.徐经世在临床杂病中不仅提出妇科诸病从肝论治,内科杂病也有很多可以从肝论治. 首主疏泄 从五行来说,肝属木,木宜调达,不得曲直,以调为畅,主以疏 ...

  • 试论四逆汤类的加减证治仲景用附子方法浅析生姜在《伤寒论》中的运用与意义探张仲景用药之秘从张...

    舌 试论四逆汤类的加减证治+仲景用附子方法浅析+ 生姜在<伤寒论>中的运用与意义+探张仲景用药之秘+从张仲景方剂配伍规律谈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四逆汤类方的运用 2013-12-30 181 ...

  •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第12讲 试论四逆汤类的加减证治

    小白郎中 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供中医学习者,中医爱好者,养生健康爱好者等参考学习. 3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第11讲 试论理中汤类的加减证治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