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莱阳左懋第的使用方式,是南明弘光政权的一大失策

莱阳左懋第,是胶东古代史上的一位知名人物。清军入关之后,他作为南明弘光政权的使者被派往议和,却遭到拘押。期间他始终抗节不屈,在南都失守之后,他再次拒绝清廷的劝降,抱定决心以死殉国,最终杀身成仁。
对于左懋第的铁骨铮铮,后世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民间多视之为“明末文天祥”,而到了乾隆年间,曾与之敌对的清朝官方也赠予其“忠贞”的谥号,对这位忠臣致上了迟到的敬意。
左懋第在出使期间的忠烈事迹,很多史料和文章都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本文要讨论的话题是:南明弘光政权对左懋第的使用方式是否合理?
在讨论之前,先回顾一下弘光政权委任左懋第的经过。《明史·左懋第传》载:
“明年(崇祯十七年)五月,福王立,(左懋第)进兵科都给事中,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诸府。时大清兵连破李自成,朝议遣使通好,而难其人。懋第母殁于燕,懋第欲因是返柩葬,请行。乃拜懋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与左都督陈弘范、太仆少卿马绍愉偕,而令懋第经理河北,联络关东诸军。”
左懋第是崇祯四年进士出身,起初在韩城县担任知县,后来调回京师担任言官。崇祯末年,他受命南下督催漕运、出察江防。崇祯皇帝殉国之后,福王在江南继统,左懋第参与拥立,官职有所升迁。当时南明内部盛行“联虏平寇”之说,打算派人出使清方议和。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是一个好差事,因此迟迟找不到人选。而左懋第因为母亲逝世于北方(有说法是离京至天津的途中),他准备迎柩归葬,故主动请命。这就是左懋第出使的历史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南明方面起初不仅给左懋第安排了出使的差事,还准备让他“经理河北,联络关东诸军”。
(左懋第的墓现在莱阳市北旺村,该村左氏为其后人)
这个差事的背景是: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之后,农民军主力向陕西退却,原本控制的河北、山东等地一度成为真空地带,明、清、顺三方都没有实际掌握。而河东、山东的一些地方士绅,此时各自举兵自保,一开始仍借用“复明”的名义。
河北、山东的人口较多,又是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因此,明清两方谁先控制了这里,谁就在战略上有了优势。南明方面虽然因为害怕刺激清方而不敢派遣军队,但仍试图通过委任文官的方式进行掌控。在这种背景下,左懋第在出使的同时,又委任以“经理河北”的差事。
实际上,出使和经理这两个差事,本身就是矛盾的。前者是为了跟清方议和,后者是为了跟清方争夺控制区域。左懋第在接到命令之后,也上疏陈述自己的观点,认为两者矛盾。他在奏章上是这么说的:
“臣既充使臣,势不能兼理封疆。且绍愉臣所劾罢,不当复与臣共事。必用臣经理,则乞命弘范同绍愉出使,而假臣一旅,偕山东抚臣收拾山东以待,不敢复言北行。如用臣与弘范北行,则去臣经理,但衔命而往,而罢绍愉勿遣。”
这段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出使”和“经理”只能二选其一。
最终,弘光政权决定只派左懋第出使,而去掉了他“经理河北、山东”的差事。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失策。
首先,就时代大背景而言,清军在入关之后已经确立了“定鼎燕京、一统天下”的方针,将南明视为“伪国”,南下是早晚的事情。弘光政权派使议和,无异于与虎谋皮。不管是派谁出使,都很难改变结果。
其次,就左懋第个人的性格和能力来说,他为人刚直坚毅,适合委以方面之任(在韩城县期间就很有政绩),而不适合作为圆滑世故的使者,尤其是“求和”的使者。
再其次,左懋第是山东莱阳人,联络地方有天然优势。当时山东心向明朝的士绅还有很多,他的同乡沈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清军控制山东之后,沈迅在故乡“孙受”仍不屈服,举兵抗争,最终也以死殉国。倘若南明方面能早点派左懋第到山东主持大局,将分散在各地的义军整合为一支劲旅,不敢说历史走势因此改变,但至少清军南下不会如此容易,弘光政权也不会很快覆灭。
可惜的是,弘光政权最终的选择是派左懋第出使,而委任其他人为山东巡抚、登莱巡抚。结果,左懋第一去不复返,新上任的山东巡抚和登莱巡抚却逗留在淮河流域,迟迟不敢赴任。在此期间,清廷方面派出了一批明朝降官,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就控制了山东。转过年之后,清军由山东南下,南都失守,左懋第也在北方殉国。
(莱西南仙庄村的左氏,亦是左懋第之后)
虽然左懋第当初请缨出使有奔丧的个人原因,但以他的性格和品行来推测,如果南明方面让他“夺情”去安抚山东的话,他应该也不会拒绝,可惜历史并没有假如。
对于左懋第的使用方式,只是南明弘光政权诸多失策中的一个而已。自建立以来,弘光政权昏招屡出,最终一年而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