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笔记:珠江岸边的人们(上)

梁东方

广州是依托一山一水的城市,山是白云山,水是珠江;尽管还有很多别的山、别的水,但无疑这一江一山是自古以来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地理基础。其中,珠江南北两岸漫长的滨水地带,在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存的同时,也不断涌现着崭新的现代建筑群落。好在紧靠江边的狭长的江滨,作为长条形的漫长的公园绿地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以“河南”地区为例,从沿江的大元帅府到同样沿江的广州塔、城市新中轴线,再到广交会场馆,河边绵延的大榕树的行列之下,从早到晚都是居民休闲漫步唱歌跳舞遛娃的好地方。

偶然看见滨江的小区的楼房,二楼的一户人家,落地窗大敞大开,一个赤膊的老人坐在窗边,一边捧着一个大碗吃面条,一面还要时时遥望着窗外的江水和行人。可以感觉得到,他吃过这碗有着家乡味道的面条以后,肯定会下楼到江边走一走的。

因为从很早的早晨开始,江边就已经很热闹。从昨天夜里的热闹到今天早晨的热闹之间,空档几乎只有两三个小时而已。江边,已经是人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生活场地,是被大家不约而同地认定的广州温润的气候条件下,一处非常舒适方便的所在。很多即使不住在江边的人,也宁愿跑上一些路来江边度过自己生命中这一段愉悦的时光。

榕树下的石凳边一个阿姨坐在自己随身携带的马扎上,正在专心致志地绣花,在鞋上绣花。已经绣好了的鞋和正在绣的鞋都摆放在石凳上,一双一双式样古朴,花型各异。如果有人感兴趣,将自己的手工艺品卖出去了,那自然是好。一时没有也没什么,那就继续绣。

这等于是将买绣花鞋的买卖,搞成了表演甚至行为艺术;但是阿姨显然并不这样看待,她自然而然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为旁边热闹的音乐和人流所动。只有别人看她的份儿,没有她从自己聚精会神的状态里出来的份儿。这样的状态可以说是一种舞台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忘我地投入到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这就是江边生活的真谛和共同本质。

离开这里一段距离以后的另外一棵榕树下,一字排开,有几个穿着黑色的长及脚面的兜兜的年轻人。他们自己梳着很利索的小辫儿,或者是那种周围干净中间耸起的发型,正在给别人理发。这里理发不要钱,是他们在练手。正式成为可以挣钱的理发师之前,先在这里增加一些实战的经验。

来理发的多是中老年人,几乎没有年轻人,而且也多是男性,少有女性。但是他们也少有闲着的时候,每个人手底下都有活儿。在珠江岸边舒适和缓的阴凉里,这种虽然是各取所需各有目的的免费理发场景,是被城市生活赋予的又一个波澜不惊却也味道独特的画面:商业和公益就是可以这样近于完美地结合起来。

江边也有每天骑车而来的“职业”理发者,只收取比街上那些理发馆低很多的费用。他们是比这些练手的年轻准理发师高一个档次的老手,一点也不怕那些免费的年轻人对他们的生意有什么打击,因为他们都有自己几乎是固定的老顾客。

和这些流动理发师一样淡定的是自行车前车筐里带着一个写了“中医按摩推拿”的布条的人。他也是自带折叠凳,而且带两个,顾客一个自己一个。他的手法一定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至少是有效,否则就不会一直有排队的顾客了。

几条大鱼被放在江边的一块塑料布上,每一条鱼都还在挣扎,好像刚刚被从江里捞上来的一样。这个展示场面也是一种出售行为,如果有人感兴趣,马上这些鱼的主人就会走过来。

但是很长时间里,就只有坐在婴儿车里的孩子兴致勃勃地围观着。他们坚持着不允许推走载着自己的婴儿车,伸出一只小手拼命地指着那大鱼。好像是懂得大鱼的语言,好像已经听到了大鱼走到生命尽头了的时候说的话!

摆摊卖工艺品、古董的人低着头看自己的手机,对周围的这一切都不大关心。甚至有没有人光顾他们的摊位,他也一点都不在乎。愿者上钩,不买的肯定不买,买的肯定买。当然,他的低头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在这里摆摊卖货是不允许的;他这样低着头,低调一点,也许就不会被骑车巡查的管理人员看到了。鸵鸟政策,没有道理,却是本能。

拿着长枪式的大毛笔在地上写大字的人,一旦获得围观者的认可,便很喜悦,很自然地交谈上几句。这比那些只能在屋子里自得其乐的书法家们,显然拥有了最直接的被认可的快乐。据说这是这种省纸省墨的写大字在锻炼身体之外,最重要的一项功能。

一群上了年纪的女人围在大榕树下,都低着头凑向某个人,似乎在就什么事情纷纷表态抑或是在领取什么证书奖品。她们扎着头围拢的状态,很自然地吸引了过路者的目光,禁不住就有一些人也凑了过去要看个究竟。结果自然是大失所望,什么也没有发生,不过是老太太们在什么卖保健品的推销人员的率领下的又一次造势而已。一切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消长之间,自有逻辑。

(0)

相关推荐

  • 去广州看珠江

    在广州生活的六年里,几乎日日从静静流淌的珠江上过,上班经过它,下班经过它,有时候赶上堵车,就会在横跨珠江的广州大桥上呆很久.见珠江的次数比见母亲河松花江都多. 江水很宽,如果遇到堵车,想通过,等二三十 ...

  • 1915年7月广州水浸七天七夜的老照片

    广州最严重的水浸街发生在1915年7月.当时长堤内港港口一带,受水灾影响可谓首当其冲,水淹广州城七日七夜不退,在沿江的的长堤路上直接就可以扒艇仔. 被洪水吓坏了的人们,光膀子走在街头. 当时,长堤上居 ...

  • 畸缘(第一章101)

    良子,号桐柏山人,山西晋城人,出生豫南平氏镇.从今日起,将在"良子写作"专栏,首次陆续发表<畸缘>长篇小说电子版,文中内容纯属虚构,请勿臆猜. 第一章 六月天,亚热带的 ...

  • 46.3亿!景业联合体拿下珠江村旧改!未来将有江边豪宅

    2021年4月10日,黄埔区黄埔街下沙社区珠江村旧村改造项目对合作企业进行竞选表决.(主)广州意浓实业有限公司(成)深圳市中洲置地有限公司.广州天瀚投资有限公司以100%表决同意率,成为珠江村全面改造 ...

  • 江边那棵榕树

    江边那棵榕树 文:逍遥客 记忆 时间 江堤诞生之时,便有了江边那排榕树,算起来也有二十多年了.它们安居乐业,勤奋地长着,像人一样,谋划着美好未来,并竭力地膨胀着自己,还额外地派出气生根,拚命地吸取营养 ...

  • 散文||广州“小蛮腰”

    广州"小蛮腰" 第一次在广州见到"小蛮腰",是在2014年新年之前,那份惊羡至少难以忘怀. "小蛮腰"是人们对广州塔(全称广州新电视塔)的昵 ...

  • 广州笔记:珠江岸边的人们(下)

    梁东方 台风过后,江边还留有很多巨大的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都已经运走了,这些巨大的树根就留在了原地,算是对那场剧烈的台风的一种直观的记忆.人们走过这些树根,坐在这些树根身边,除了新来的人会感叹一下, ...

  • 广州笔记:花城广场和花城广场下面的盒饭(上)

    梁东方 广州这样庞大的城市,你来一次,住在什么位置,其实基本活动范围也就限定在了这居住地周围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地方.虽然地铁四通八达,可以到地铁沿线任意远的地方,但是交通的时间成本使人不可能天天跑出去 ...

  • 广州笔记:沿着珠江骑车,从大元帅府到黄埔古港

    梁东方 共享单车给予现代人的一项重大福利,就是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也可以很方便地像一个本地居住者一样,骑车到并非划定的旅游区.旅游线路的地方,随着自己的意愿而快速自如地.自由自在地前行. 沿着珠江 ...

  • 广州笔记:纵横广场上的风

    梁东方 广州人口众多建筑密集,寸土寸金,城市早已经进入到了每一块地方都有用的极度开发状态.不过广州毕竟是有山有水的地方,而且是有很多山有很多水,山山水水之间还是有很多绿地公园可去的:即便不说那些以山水 ...

  • 50年代广州老照片:珠江岸边停满了疍家渔船 商业街上人来人往

    珠江穿广州城而过,50年代在宽阔的水面上有巨大的木筏顺流而下. 在珠江岸边停靠着许多的疍家木船.当时它们密密麻麻的停在岸边就如同今天停车场一样. 五十年代时的中山纪念堂.1929年1月动工,1931年 ...

  • python笔记39-unittest框架如何将上个接口的返回结果给下个接口适用(面试必问)

    前言 面试必问:如何将上个接口的返回结果,作为下个接口的请求入参?使用unittest框架写用例时,如何将用例a的结果,给用例b使用. unittest框架的每个用例都是独立的,测试数据共享的话,需设 ...

  • 医学笔记|睡眠呼吸障碍(上)

    医学笔记|睡眠呼吸障碍(上)

  • 广州首座珠江人行桥开通,最终命名为“海心桥”,小名“小凤眼”

    广州讯     珠江秀水彩云间,长虹飞跨一色天.6月25日,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正式开通,这是现今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曲梁斜拱人行桥,同时,其全球征名活动也最终揭晓,命名为:"海心桥" ...

  • 今天,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开通,名字也定了!

    一桥飞架珠江岸,天水一色映朝晖. 6月25日, 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 正式建成开通, 备受关注的全球征名活动也最终揭晓. 就在刚刚 公布名字啦: 海心桥! 广州城投集团宣布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