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下村的广场上:蒙上红纸的惨案纪念碑

梁东方

暮春时节的骑车漫游过程中,离开车辆繁多的107国道,穿过地道桥,到了铁路另一面广袤的麦田里;果然是一片很安闲和静的气氛。

顺着麦田之间的小公路,进入到平和整洁的岸下村。蓦然看到村中的广场上,竖立着纪念碑和纪念塑像。墙壁上的介绍,详细叙述了71年前发生在这个小小村落里的惨剧人寰的屠杀。

1937年10月8日,穷凶极恶的日本人不分男女老幼地屠杀了这个与世无争的小村里的500多人,有55户被杀绝!日本人在岸下村奸淫掳掠纵火屠杀,无所不用其极;仅仅是村子里的一口井中,跳下去的妇女就有28人之多,其中还有很多抱着幼小的孩子……

这样的记述与眼前的平和,让人怎么也联系不到一起。看立碑经过,才知道是1984年一位领导任职正定的时候提议立碑纪念,并且亲自审定碑文,才有了这个纪念广场的。

岸下惨案,只是日本人在正定制造的一系列屠村惨案中的一个。在北兰村,在朱河村,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与岸下如出一辙;在整个华北,整个中国,日本人这样的恶行,实在是数不胜数。

在这里,我注意到两个细节。一个是,在惨案纪念碑后面的墙壁上的相关文字里,还有抵抗的介绍。位于广场正中的那座纪念雕像,显示的就是老百姓在被逼急了的情况下,举着大刀砍鬼子的形象。从介绍知道,那是在家人被杀被奸的情况下的鱼死网破式的抵抗。这样的抵抗精神是可歌可泣的,但是也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悲情。实际上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是没有有组织有效果的抵抗的,但是这里的介绍似乎将其描绘成了一场胜利。

第二个细节更引人注目。那就是我到这里的时候,看见惨案纪念碑上蒙着一张红纸,刻意将“惨案”等字样给遮蔽住了。问了问旁边正凑在一辆电瓶车边修理小电器的乡亲,说可能是前一段谁家结婚,管蒙不管摘,就一直这么蒙着了。

本地的风俗,结婚的时候忌讳一切“不好”的东西,比如下水道井盖,就一定要用红纸贴住。现在,这惨案纪念碑也被归入了“不好”的行列,让人心中五味杂陈。从办喜事儿的人角度考虑,似乎也不无道理;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惨案的历史反而成了被害者的避讳,怎么都让人觉着骨鲠在喉一般的不适。当年日本人对中国人惨无人道的杀戮,因为没有还以同样的杀戮,没有对杀戮者普遍处以应有的惩罚,甚至至今也没有他们和他们后人的一点点歉意,所以其实一直还在对我们形成着巨大的伤害。

常有网络上的消息说日本人是如何有秩序,如何有礼貌,如何遵守公德;曾经去过日本的人,回来以后往往带着很是艳羡的神情描述人家的秩序和公德。我相信他们看到的可能是事实,或者说有部分是事实;不过这些在本国表现得很有公德的人,或者这些人的父辈祖辈,也许就有直接参与过类似岸下大屠杀这样恶行的人。他们那么有公德讲礼貌尊重人,怎么至今仅仅是对当年疯狂的屠杀认错一下都不肯?

而我们有很多人去日本旅游,去日本买东西,甚至还有人哈日精日;这其中是不是也有当年遍布全国的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惨案的幸存者的后代?即便所有那些惨案的受害者和他们很偶然地都没有任何亲属关系,但是作为同一个民族的人,去严重侵害过你的种族的人那里去,内心中就那么舒服?

有人说战争对战争双方都是一种伤害。这貌似是有道理的,比如日本打了美国,美国回敬了他们原子弹;但是日本显然是还没有收到直接来自中国的这种“伤害”。这违反了一般的规律,导致了日本对中国的持续蔑视,也导致了我们所谓受害者心理的永存。

我相信,只有补上这一环节,而且必须补上这一环节,让这个规律完整起来,这个民族的后代才真正会有身心全部都健康起来的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