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关于语文诗歌教学的反思之一
有幸在美丽的婺源听了一堂王荣生老师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类型”的讲座。其中王荣生在纯文本阅读教学中提出了“以古对古,以现对现”的观点。这让我不由想到了我们的诗歌教学。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具有人文品格的一部分,其人文教育的价值内涵尤为人们所重视。但受应试等多种因素影响,长期以高考、中考为导向的功利化的诗歌教学,以题海战术反复操练学生的诗歌教学,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最终使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受能力大大弱化。诗歌教学中想象力久缺、生命体验缺失等现象非常普遍,诗歌该怎么教,成为我们非常头疼的问题。
一、 诗歌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 想象力的缺失
想象是诗歌的特性,由于诗歌语言具有含蓄、多义等特点,要通过诗歌语言理解诗歌的内涵,就要求你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诗人常常采用象征、双关、联想、设置悬念等表现手法的运用,就会给诗歌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会有大量的留白。
这个时候只用单纯的理性分析是无法体会到诗人的言外之意的,只有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主旨和内涵,体会诗歌的独特美。
想象力虽然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想象力缺失却是当今诗歌教学的一大问题。。受中高考应试影响,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讲解重点集中在写作背景、诗人生平、背诵诗歌、默写重点诗句、理解诗歌内涵上,一节课基本由读一读、译一译、背一背三部分组成。课堂教学渐渐模式化,一首美诗被肢解分成了字词、句子背诵翻译,诗歌的“言外之意”、“意境之美”却都消失不见了,学生记住的是知识,却独独没了对诗歌的体会。没了对语言的品味,没了对意境的体验,又惶论诗性呢?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在讲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时,常常是翻译一下诗句的大意,让学生了解下诗人当时的生活背景而已,最后只剩下“忧国忧民”四个字。而不是留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此时的杜甫面对秋风吹破茅屋、群童哄抢茅草,他会有怎样的动作、表情、心理、语言……学生可能会勾勒出不同的情境、画面,但这些想象点的设计都有助于学生走进文本,走近杜甫,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丰富对诗歌的认识,进而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还原历史的杜甫时,他对杜甫的情感加强了,对文本的认知也更加深刻了。当他对文本有了认同感,学习就成了一种享受。
2、 生命体验的缺失
生命体验是诗歌诗性的表现,获得生命体验是诗歌鉴赏的要义。在诗歌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另一障碍便是生命体验的缺失。中学生虽然年龄不大,社会经验也不足,但是从心理体验来看,他们的生命体验却非常细致和深刻。但是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这一体验,常常直接从诗歌的文字直接跨越到诗歌所体现的内涵,而不是通过学生已有的生命体验来体会诗人的生命感悟。例如在柳永的《雨霖铃》的诗歌教学中,教师最后要学生体会的是一种离别之情。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一味的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分析来让学生体会,最后学生的感悟往往不会太深刻。我们都知道,诗歌最讲究情境,这里的“情”我们可以理解为生命体验。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来感悟诗人的生命体验,往往可以事半功倍。《雨霖铃》是离别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离别经历,通过画面、语言、心理活动的再现,对比诗人作品中对“离别”的描绘,最后与诗人产生共鸣。
比如在曹操的《短歌行》中提到的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雄图大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样对招贤纳士的渴望,这些生命的体验在学生的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相类似的生命体验,比如志当存高远、不坠青云之志、有理想、有抱负,等等,这些与诗人所要表达的生命感悟是一致的。再比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主要是通过白描、虚实相生等多种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诗人的这种生命体验同学们是没有的,所以教师常常在分析完诗歌的内容后直接跳跃到诗人怀念亡妻上,这么做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了诗人的情感,而不是真正的体验到诗人的情感。既然是思念之情,教师可以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引申到对亲人的思念或对朋友的思念,只有让些学生体会到这些他们生活中出现过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诗性的诗歌教学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