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9(2)马克吐温和“贫民村”
第二节 马克.吐温和贫民村
19世纪开始,欧洲各国在耶路撒冷发了疯似的折腾,但当地人依旧过着自己的生活。发现沃伦竖井和沃伦大门的查尔斯.沃伦上尉,就亲眼看见当地人在雅法门附近执行砍头的死刑。素以劫掠出名的贝都因人进城时都要交出他们的武器。耶路撒冷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荒废的,圣墓大教堂周边就是荒村。1865年当耶路撒冷与伊斯坦布尔之间架设电报线时(那时的电报还是有线的),一个指责架设电杆的阿拉伯人,被吊死在电杆上。
1866年,82岁的蒙蒂菲奥里第六次来到耶路撒冷,此时他夫人朱迪丝已经过世几年。他曾打算买下西墙(哭墙),但没有成功,不过还是在西墙下为祈祷的犹太人搭建了一个雨棚。
1875年,已经91岁的蒙蒂菲奥里最后一次来到耶路撒冷,他对耶路撒冷的变化感到吃惊,许多拔地而起的新建筑和欧洲的差不多。
1885年,101岁高龄的摩西.蒙蒂菲奥里在伦敦逝世,和他的夫人一起葬在生前就修建的蒙蒂菲奥里陵墓(仿拉结墓)内,位于英国的拉姆斯盖特。
马克.吐温,中学时就学过他的《竞选州长》,看过电影《百万英镑》,他是一个讽刺作家,即使对于圣地耶路撒冷。在马克吐温笔下,朝圣就是一个闹剧,圣墓教堂的传说都是荒唐可笑。马克吐温将耶路撒冷说成是一个“阴沉凄凉的贫民村”。
1867年,已经是位记者的马克吐温,跟随当地一家报社组织的欧洲中东旅行活动,来到耶路撒冷,此行被他比喻做“伟大的圣地葬礼考察”。虽然他对耶路撒冷没有任何崇敬的感觉,但他还是偷偷地为他的母亲买了本来自耶路撒冷的《圣经》。
当这些外来者,不论是不是教徒,他们关注的都是与《圣经》相关的东西,而那些生活在耶路撒冷的当地人,阿拉伯人或犹太人等等,没人在意他们。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