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莲花池的传说
在河南武陟县城南,沁河左岸大堤脚下,过去有一池塘。每到六月盛夏,莲花盛开,香色袭人,人们称之为莲花池。
传说明朝万历年间,沁河在莲花池决口,滔滔洪水冲向新乡入卫河。民工堵了12年也没堵上决口。负责堵口的黄钦差夜得一梦:堵不住口是因鳖精作怪,要想堵口成功,需用堵挡二将军。黄钦差发愁无处寻找堵挡将军,正好遇到两个小孩儿在河边捉小鳖,一问名字,一个叫堵,一个叫挡,都是决口那年出生。黄钦差做通了孩子家里的工作,让两个孩子跳入水中。不一会儿,水中伸出两双大簸箕般的巴掌,鳖精被捉住了,堵口成功了,但两个孩子再也没有上来。后来,人们在莲花池边树起堵挡二将军的功德碑。
莲花池作为一个地名出现在史书中,最早是在明隆庆四年(1570年)。从那年起的17年间,沁河于明隆庆四年,万历七年、十二年、十三年、十五年5次在莲花池决口。其中以万历十五年(1587年)最为严重。据《河防一览》记载:沁河大水,莲花池决口,口门宽达1450米,金屹垱、获嘉、新乡一片汪洋。
但莲花池所处位置作为沁河防洪重要险点的历史,却要早得多。正是因为沁河在武陟木栾店屡屡决口,才逐渐在老口门处形成了莲花池,有沁河水渗入故能常年保持水丰莲盛。
因为莲花池是沁河屡堵屡决之处,所以历史上不断出现任其自流形成新河道的提议。明万历十五年沁河决口后,提议引沁入卫的呼声很高。常居敬提出"卫小沁大,其实难容;卫清沁浊,其流必淤。"明朝政府最终没有采纳引沁入卫的建议。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潘季驯奏称:"武陟县之莲花池,其最冲射中要害处也。"后组织人力在莲花池修筑埽堤工程,还加固了石堤。堵挡二将军传说的背景大概就是这次堵口筑坝吧。
莲花池处的堤防加固了,但到万历十八年,沁河在莲花池对岸决口,河道不向东行,直接南行入黄河,改为现行流路。这就是《明史》中所记:"东有沁河,至南贾口入焉。东北有莲花池。"沁河改道后,莲花池仍然为沁河防洪重要险点。
没有人知道莲花池是什么时候消失的。人们的记忆中莲花池就是一片乱坟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长期是刑场。1982年修建沁河杨庄改道工程后,这里成了一处三角地带。河务部门通过机淤加高,使这片地方与大堤齐平。2007年7月,河务部门与当地文化部门一起查找莲花池碑刻时,走访了不少人。有人坚持说当年淤背前看到过堵挡二将军的碑。但当年负责淤背工程的人却说没有碑,只移出了"谕东河总督白锺山"石碑和政济桥功德碑。
谕东河总督白钟山石碑是乾隆二年(1737年)所立,碑文为乾隆元年二月二十五日谕旨。白钟山根据谕旨要求,将武陟木栾店(包括莲花池)驻工加以防守,此乃沁河堤工官办之始。直到民国时期,沁河堤防中也只有莲花池一段,由黄沁厅沁河汛管理,其他沁河堤防由沁工所管理。至民国八年(1919年)沁河堤工全部改为官办。
沁河下游两岸堤防距离一般是800~1200米,而莲花池以上原来长约750米的转弯河段,堤距仅330米。临背悬差5~7米,洪水时水位高于背河地面12米,形势险要。
为了保障防洪安全,1981年开始实施杨庄改道工程,改道区老河道长约3.5公里,截弯后,堤线缩短近300米,堤距扩大800米。1982年8月,就在杨庄改道主体工程建成的第12天,沁河下游发生了189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武陟小董站流量4130立方米每秒,超过了设防标准,杨庄改道工程经受了考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