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文化历史讲好地名故事——傅集地名第四期

郑庄  在杞县城南19公里、傅集西南5.5公里处。8个村民组,351户,1757人,耕地1791亩。西郑庄村委会驻地。

明初郑姓居此成村,称郑庄。因其东有大郑庄,与该村郑氏同宗,故俗称西郑庄。

聚落椭圆形,面积12万平方米。街巷以纵横街为主,相交接不规。砖木结构瓦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淤,有两合土。主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红薯等作物。

小学1所,卫生室1处。

北临杞县一官庄公路。

大郑庄  在杞县城南20公里、傅集西南2.5公里处。12个村民组,586户,2937人,耕地4416亩。大郑庄村委会驻地。

相传张姓先居,明初郑氏祖迁于此。繁衍日久,郑氏族众,张姓日少,清称郑家庄。因析出一村在西较小,故此处名大郑庄。

聚落方形,面积52万平方米。主街东西向,南北街北端相抵,中呈“丁”字形。砖木结构瓦房。居民以农为主。土质西、南两坡红淤土壤,东、北两坡两合土,少量含有碱性。亩。军张村委会驻地。

相传宋代曾于此驻扎军营,设有军帐,驻军王村,后逐渐成为相毗连的两个村庄,得名军帐。清末废军王。军帐,演变为军张。

聚落东西长条形,面积8万平方米。主街东西向。砖木结构瓦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红淤。主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蔬菜等作物。

小学1所,卫生室1处。

纸房  在杞县城南22公里,7个村民组,233户,1153人,耕地1534亩,纸房村委会驻地。

北宋的古村。村西邻黄河故道,明代时为南至周口、北达典兴通衢,经虸蚄庙渡口。后河道淤塞,故名止房。继有董姓从双楼迁此建造纸作坊,故名纸房。

聚落矩形,面积17万平方米。主街东西向,村中有北街相抵呈“丁”字,东端有大路从南往北绕村迁回。砖木结构瓦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北坡红淤,西坡两合土。主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

小学1所,卫生室1处。

古迹有虸蚄庙渡口遗址。

赵村  在杞县城南22公里、傅集西南5公里处。7个村民组,340户,1700人,耕地2399亩。赵村村委会驻地。

北宋时赵村、高吉屯、路行三村毗连。后为防匪患,合筑一寨,名“三义寨”。日久,赵姓为望族,俗统称赵村。

聚落斜长行,面积32万平方米。主街相交接,今南北向傅集至板木公路穿村而过。砖木结构瓦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淤土和两合土各半。主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村南有林场小学1所,卫生室2处,县畜牧站1处。

南通板木,北接106国道。

村有名医吴焕章,字钦堂,善针灸,针到病除,其效如神,救人无数,其子吴芝圃为中共中央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曾任河南省省长、省委第一书记、中南局书记处书记。村民为纪念他为其铸半身铜像一尊,建纪念碑亭一座。

闫庄  在杞县城南22公里、傅集西5公里处。3个村民组,116户,567人,耕地602亩。属赵村村委会辖村。

明代闫姓建村,故名闫庄。

聚落近方形,面积3万平方米。主街东西向与南北街相交。砖木结构瓦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红淤。主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蔬菜、瓜果等作物。

宋刘庄  在杞县城南21公里,傅集南2公里处。5个村民组,231户,1156人,耕地1690亩。宋刘庄村委会驻地。

明称宋窑,后易名宋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经杞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宋刘庄。

聚落矩形,面积32万平方米。主街前中后三条。砖木结构瓦房,间有预制板房。

主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红薯等作物。

小学1所,卫生室3处。

大路通县城。

宋刘庄 在杞县城南21公里,傅集南2公里处。5个村民组,231户,1156人,耕地1690亩。宋刘庄村委会驻地。

明称宋窑,后易名宋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经杞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宋刘庄。

聚落矩形,面积32万平方米。主街前中后三条。砖木结构瓦房,间有预制板房。

居民以农为主。土质红淤。主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

小学1所,卫生室2处。

1939年8月5日,中共睢杞太特委书记、独立大队政委马庆华率部在宋庄东头阻击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

西邻106国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