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佳原创】人世难逢开口笑,茅台须饮两千杯——记丰子恺先生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第一次读到这首《豁然开朗》,就由衷地喜欢。再一看,作者是丰子恺先生,原来如此。丰先生博学多才,书画金石,久负盛誉,诗文音律,才艺惊坛,可谓是全能。


从头至踵,浑身都是个艺术家

朱光潜先生与丰先生相交颇深。朱先生论及丰先生——

我先从子恺的人品谈起,因为他的画品就是他的人品的表现。一个人需是一个艺术家,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生命。子恺从头至踵,浑身都是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论笑貌,待人接物,无一不是艺术的,无一不是至爱深情的流露。

我常用“清”“和”两个字来概括子恺的人品,但是他胸有城府,“和而不流”。他经常在欣然微笑,无论是对知心的朋友、对幼小的儿女,还是对自己的漫画和木刻,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爱无嗔,既好静而又好动,没有一点世故气。

子恺告诉我,每逢画艺进展停滞,他就练写章草或魏碑。练上一段时期之后,再回头作画,画就有些长进,墨才“入纸”,用笔才既生动飞舞而又沉着稳健,不至好像飘浮在纸上。从子恺的例子,我才开始懂得“诗画同源”和“书画同源”的道理。


对诗词的酷爱,已到了难以用笔墨形容的地步

丰先生曾对幼女一吟说:“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化史,传留下来的只有数得清的这些文学作品,其他的都被历史淘汰了。至于现代的文学作品,当然也有不少优秀的,但毕竟还没有经过历史的淘汰。再隔五千年后能保存下来的才是精华。我们光是从这一点想,就会知道古代文学的可贵。“

丰先生对诗词的酷爱,已到了难以用笔墨形容的地步。他在晚年曾说,他死后只有一样东西舍不得抛弃,那就是诗词。他的古诗新画,被世人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他酷爱诗词的最好见证。


既喜欢悠闲安静,又喜欢变换花样

丰先生的性格,既喜欢悠闲安静,又喜欢变换花样。总之,他不喜欢受束缚,而喜欢任着自己的性子,想怎样就怎样。

丰先生在缘缘堂刚住下来时感到很新鲜。没多久,就想换换花样,于是把自己房间里的家具搬来搬去,力求搬到妥帖的位置。儿女们戏称他为“三日一小搬,五日一大搬”。

丰先生不仅把房间当做一幅画看待,时时改变构图,连墙上的钟表也不放过。他看厌了钟面上枯燥乏味的数字,便取下来用油画颜料把钟面涂成天蓝色,盖没了数字,再在上面画几根杨柳枝。然后用黑纸剪两只燕子,粘贴在长短针的针头上。这就变成了一幅《双燕逐柳图》。虽然数字没了,照样能猜出时间。


天天开心,天天幸福

丰先生有一好朋友是教育家郑晓沧先生。有一次郑先生来上海,与丰先生一同去观赏淮海路上的霓虹灯,啧啧称羡不已。后来,丰先生对女儿一吟说,郑先生是《小妇人》的作者,其实他曾留学美国,见多识广,见过的霓虹灯比淮海路的一定辉煌得多。但他却像“小妇人”一样天真地赞叹。如果我们都能学到他这种人生观,就会天天开心,天天幸福。“

这番话,女儿细细品味,很有道理。人就是应该这样生活!


不大拘泥于程式,反而使人感到天真、自然、质朴

一次,丰先生来女儿一吟就读的艺专观看师生的京剧演出。关良先生对京剧迷得很厉害,但就像他的京剧画一样,只求神似。所以唱“四平调”“啊啊啊”时,竟忘了后面的唱词,他就用“嗯嗯嗯嗯”来代替了。这一来,竟博得了一个满堂彩。

事后,丰先生谈到此事总是乐呵呵的。他说:“不是演员演的戏很有味道,因为这种客串的演员不大拘泥于程式,反而使人感到天真、自然、质朴。”


只要人品正,行为正,不会作诗亦有诗,不会作画亦有美

胡治均先生在读小学时就看到丰先生的《护生画集》,深受感动。后来,他又读了《子恺漫画》、《缘缘堂随笔》等书,成了忠实读者。他一直盼望能见到慕名已久的作者。

长大后,胡先生与丰先生相见,后又写信请求丰先生收他为弟子。

丰先生回信——仁弟读书不多,为人忠厚,而好文爱学,颇有慧根。仆忝长一日,愿为师弟之交。

胡先生曾提出要学画,丰先生却回答:“学画要有天才,当上画家有有几人,想要用画画挣饭吃,更不容易。”又说:“只要人品正,行为正,不会作诗亦有诗,不会作画亦有美。”


你看,我是个啥画家呀?

1938年春,丰先生来到武汉,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

一日,文艺界人士会聚一堂,絮语家常,谈笑甚欢。戈宝权(翻译过《普希金文集》)当时年仅二十五岁,对丰先生仰慕已久,第一次见面,便以师礼相拜。他对丰先生一个鞠躬,毕恭毕敬地说:“丰老师,我从小就看您的书,知道您是一位作家、画家、音乐家,受到您的著作的很大启示,见到您很高兴。”

年已四十多岁的丰先生听到后生小子的这番话后,很觉过意不去,连忙说:“你不要讲我是画家。在江西时,有一次,我请人家买面包,因语言不通,我便在纸上画了个圆形的东西给那人看,结果人家买来了一个芋头。画解决不了问题。你看,我是个啥画家呀?”

话刚落音,四座哗然,满室笑声。戈宝权捧着肚子,半天直不起腰来。这次初识,丰先生的谦逊幽默,急智奇思,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胆小与明智

丰先生带家人一路逃难至宜山,空袭警报天天有。一日,九架敌机来回四次投弹共百余枚,地面震动。丰先生说,这是他从抗战以来受到的最大一次惊吓。

后来,丰先生率全家来到遵义,就不再经常听到那惊心动魄的警报声。但住在对面的房客喜欢哼歌,常哼一些流行歌曲。有一次,不知她哼的什么歌,声音像拉警报。丰先生和他的姐姐满娘是惊弓之鸟,都吓得要命,几乎要逃出去了。等到发现是对面人家哼歌声,大家都笑弯了腰。

不管一路如何艰苦,丰先生依然诗兴很浓。后来,儿女长大成人后,每次出游,回来总是作长诗,写下一路的情况,这也是受丰先生的影响。

一吟总结——爸爸常在关键时刻作出明智的决定。尽管我们一路艰辛,但始终没有陷入敌区,扬眉吐气地度过了八年抗战。


体恤人情

内山完造先生是鲁迅先生的老朋友,也是丰先生的老友。

抗战前内山先生在上海开内山书店,不是为了经商,而是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走进他的书店,可以随意烤火聊天,还有茶点招待。买了书也不必急于付钱,尽管等有钱时再去付。

日本战败后,丰先生特意去访问内山先生,并托他买一套日本版的《漱石全集》。内山先生手头有一套,但缺了几卷,便以十七万法币卖给丰先生。不久,内山先生又把缺卷中的一册寄来,书价法币一万元。丰先生却汇给他十万元。

起初,内山先生对这一行动不甚理解。后来,他方才领悟丰先生的诚意,原来是同情他的处境,想对他有所表示,又怕有损于他的面子,才借购书的机会多汇了一点。

这件事使内山先生感动得流了眼泪。他在自己所写的《花甲录》中说:“像丰子恺先生这样体贴人心,在日本人中是很难得看到的,在中国人中也是少见的,因此内心非常感激。”


外公纸

一般艺术家似乎总是给人以不修边幅或生活零乱的印象。丰先生却不然,他的生活虽然朴素,却是有条不紊,而且善于采取合理的措施。“外公纸”便是其中的一种。

一吟回忆——

作画写字时废弃的零星纸,爸爸从不丢掉,总是把它们裁成小片,叠成一叠,收藏着备用。可以擦调色盘,可以试笔,可以吸水。爸爸经常带一叠在身边,给当时还挂着鼻涕的孙辈们擦鼻子用,或者在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孩子们习惯了,认为这种纸是外公专有的。有时外公还没来得及把纸拿出来,就有人喊着:“外公,纸!”

这样一喊,外公就笑嘻嘻地掏出纸来。渐渐地,“外公,纸!”也就变成了“外公纸”这一名称。

十一

现代的陶渊明、王维

画院的邵洛阳先生撰文——

1967年文革中,丰先生几乎每天被揪出去批斗。他心胸宽荡,从不在意。我说,日本的谷崎说你是现代的陶渊明、王维,看来颇有些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吧?

丰老笑着说:“我可没有这样雅,我在二十年前说过,我是一个二重人格的人。一方面是一个已近知命之年的、三男四女俱已长大的、虚伪的、冷酷的、尖利的老人,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天真的、热情的、好奇的、不通世故的孩子。这两种人常在我心中交战。弘一法师一生由翩翩公子一变为留学生,再变为老师,三变为道人,四变为和尚,每一变都认真。他的遗训“认真“两字永远使我铭记心头。

十二

爱我画的人,爱我字的人,总是爱护我的

1975年4月,丰先生由弟子胡治均陪同,最后一次回故乡石门。幼女一吟出于对父亲的爱护,与胡先生约法三章,谢绝应酬性赴宴;不要心动乡里;不写字作画。

一吟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在当时的气候环境中,好端端的会来个无事生非,给先生带来麻烦,因此小心谨慎一点是应该的。

至于第三条,丰先生是这样说的:“ 爱我画的人,爱我字的人,总是爱护我的。爱护我的人,总不会是坏人吧!要画的,要写的,把名字记下。”

胡先生说:“先生为人如此厚道,我复何言?“

一吟承认——爸爸这番话是有点道理的。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确实没有碰到过爱爸爸作品的坏人。这并非偶然,究其原因,是因为他的作品能够感动人心,唤醒人们的良知。爸爸在文章里,在画里,写的都是一个“爱”字;爱护人类,乃到爱护生物。他画了四百五十幅护生画,为了是唤醒人们心中的爱。他提倡护生,目的不仅要人们爱护动物;更重要的,是爱护自己的心。只要人人都有一颗爱心,天下就会太平!

1975年9月,丰先生与世长辞。

幼子新枚——

可惜,父亲在未曾重见天日之前与世长辞了。但直到现在,只要我闭起眼睛,就仿佛看见父亲吟诵诗词时的洒脱风度,听见他那抑扬顿挫的声调——

饮洒看书四十秋,功名富贵不须求,粗茶淡饭岁悠悠。

愿诗词的性灵长伴丰先生于天国之中。

本文由佳易博览出品
公众号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