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虚汗是真的虚了么?———解读《脾胃论》

停更了快3个月,因为忙职称考试去了,现在考完了,又要慢慢给大家把精神食粮续上了。

我们在门诊上给一些病人看病的时候,看了舌头,摸了脉,给诊断为虚症,好多病人哦,就很激动,说对,确实是虚了,最近总是出虚汗。那么这个所谓的虚汗,到底是不是真的虚了。对于虚汗或者汗症,学过中医的往往停留在教科书的经典论述上,出汗分自汗和盗汗,所谓的自汗就是清醒状态下活动就出汗,所谓的盗汗是指睡着的情况下出了很多的汗,教科书上讲自汗的气虚,盗汗是阴虚。这些到底对不对?教科书很多时候都是很经典的,自然没有错。

因为教科书观点的提炼,是综合了中医历史长河中很多医家的观点,得出的共识。但是我们有时候学习某一些医家个人的观点时候,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比如我喜欢研究的李东垣《脾胃论》。

在《脾胃论》中有这样一段阐释:

《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

夫饮食劳役皆自汗,乃足阳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故汗出小便数也。邪之大者,莫若中风。风者,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虽然,无虚邪,则风雨寒不能独伤人,必先中虚邪,然后贼邪得入矣。至于痿、厥逆,皆由汗出而得之也。且冬阳气伏藏于水土之下,如非常泄精,阳气已竭,则春令从何而得,万化俱失所矣。在人则饮食劳役,汗下时出,诸病遂生。

予所以谆谆如此者,盖亦欲人知所慎也。

标题就很多意思,李东垣认为提炼了核心观点:胃虚则元气不足,元气不足则会生很多的毛病。我的解读脾胃论系列,讲过东垣的《脾胃论》很多时候,脾与胃是分开的,“胃”在全书中所占的比重更大,李东垣更强调“胃”的重要性,没有学过中医的人很容易理解,胃不好吃不好东西自然要生病,但是学过中医的人普遍受教科书的影响,认为“脾”的重要性更为举足轻重,到底哪个是正确的?我觉得没必要分那么清,读经典很多时候要抛下自己固有的思想格局,试着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

第一句就讲了自汗的原因,“饮食劳役”,这四个字其实是简写,因为这个章节是《脾胃论》的下卷了(脾胃论总共分3卷),前面两卷已经反复讲了,脾胃损伤的原因为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简单讲就是过饥过饱,无时间节律,劳逸不均,疲乏过度。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自汗的出现。

讲了原因以后,就讲了中医角度发生自汗的病机,足阳明胃化燥生火,迫使胃中津液不能保持而外泄,所以出现汗出不止,小便频数。记住这是“胃虚元气不足”的表现。除了出汗,还有小便频繁这个症状也是非常有意思和常见的,值得关注。

后面几句大家就比较熟悉了,风为百病之长,被后世的教科书引用了,善行数变游走不定,很多讲诉的道理很多人也都能理解,就是强调很多疾病发生的内外因素,首先是正气不足,然后受了风邪这个外因的带头大哥的侵犯就生病了,如果正气强,元气不虚,则受点风,淋点雨,包括受点凉都不会轻易生病的。

痿躄(肢体软弱无力)、厥逆(四肢手足发冷)这些问题都是先从出汗而来的。

东垣书里有很多类似于“予所以谆谆如此者,盖亦欲人知所慎也”,这种语气句,类似于我唠哩唠叨说这么多,就是提醒大家要注意啊,要注意啊。

文字不多,内涵丰富而直接,我自己还是很有体会的,十几年前上高二,有一阵子,经常自汗,稍微活动活动就出汗很多,止不住的那种,人的精力也很差,那个时候也是第一次接触中医,父母带我看了一个水平不高的中医,说这是气虚,很教科书的一种说法,让我喝黄芪,然后就是买了1斤黄芪,一大包,回学校代茶饮,药物是口服液“黄芪精”,也是黄芪提取物,试了一段时间以后,效果不咋的,这种状态持续了有一两年,然后出汗慢慢少了,慢慢出现怕冷,手脚冷的症状,经常感冒,很典型的“厥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读中医药大学以后,自己艾灸关元和足三里好几年才慢慢纠正了。

如果有机会有一天碰到过去的自己,我一定要告诉他:小伙子,老出汗是真的虚了,根源在于胃虚了,要好好吃饭,一天三顿定时定点,吃好点加强营养。否则贻害无穷。

文章中部分细节参见:

解读《脾胃论》系列文七———脾与胃

解读《脾胃论》系列文四———溲便之变

解读《脾胃论》系列文(二)———知其所来

解读《脾胃论》系列文(一)——接受理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