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脾胃论》系列文六———心胃相关
系列文六—————心胃相关
有过脾胃科诊治经验的人都有体会,脾胃科的病人都很焦虑,严重的焦虑甚至要用西药抗焦虑,所以很多脾胃科的病人都吃黛力新。那么为什么脾胃科的病人会如此的焦虑?其他科的病人也有很多焦虑的,但没有这个比例那么高,原因何在?
东垣在写脾胃论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现象,并做了阐述:
《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心脉者,神之舍也,心君不宁,化而为火,火者七神之贼也。故曰阴火太盛,经营之气,不能颐养于神,乃脉病也。。。。。若心生凝滞,七神离形,而脉中唯有火矣。善治斯疾者,惟有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
注:东垣这里一则写到了“阴火”这个概念,这里指的是心火,《脾胃论》的其他章节也有写到阴火,《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脾胃气虚,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这里也说的阴火为心火。
但是另外一处。《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夫脾胃虚,则湿土之气溜于脐下,肾与膀胱受邪。膀胱主寒,肾为阴火,二者俱弱,润泽之气不行。这里又说阴火为肾火,这一篇的后文也有写到,还是认为肾火为阴火。东垣对于阴火这个概念还是比较含糊的。
可以先不管阴火的概念,东垣上面那段话写的很清楚哦,心神不宁,根源在于心中凝滞,什么凝滞?应该是中医抽象的概念气血,怎么办呢?调和脾胃,前面系列文有写过,脾胃是升降气机的枢纽。
明白了这个点很重要哦,我反复强调,治病的思路远比具体的方药要重要。
怎么治,东垣也说了:“甘温为主,苦寒为使,酸味为 臣”,“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则肺金受 邪,金虚则以酸补之。次以甘温及甘寒之剂,于脾 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常用黄连、连 翘、麦冬、五味子、甘松等药物。
东垣是一个务实的人,没有多扯理论,多是引用内经和伤寒中的理论阐释一下就完了,重点放在治疗上。
我是喜欢搞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的人,给大家分享分享我思考的一些结果。我本是针灸推拿学出身,对于经络理论较为熟悉,有段时间我特地细翻经络腧穴学的书,查找心胃相关的理论基础。
《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左乳下、乳内廉当为心前区,胃通过经络与心前区相联系。
《灵枢.经别》曰:“足阳明之正,上至骸,入于腹里,属胃……上循咽”。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灵枢.经脉第十》云:“心手少阴之脉…络小肠…从心系上夹咽。”二者都通
过咽部。
《灵枢·经筋》曰:“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挟乳里,结于胸中,
循贲,下系于脐。其病内急,心承伏梁。”贲门为胃之上口,少阴之经筋下行
通过此处。
心与胃虽然因膈肌而分处胸腹两地,但是经络他们的经络都通过心前区、贲门、咽等部位,因而其二者通过共同的循行区域而交织在一起。
食管和心脏在外周神经支配是有重叠的。
西医学认为,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都有相同的分支联络到胃和心,从而支配心胃的功能。胃部疼痛刺激常能引发心脏疾患,而心病发作常表
现为咽、齿、胃等部位的不舒服。两者互相影响而相互反应。
西医学的这一观点和古老的中医学经络理论讲的其实是一回事。
看蓝色粗大的迷走神经,主干支就是分布在胃和心。
几年前我研究《金匮要略》时候还颇为疑惑,当今治疗胸痹心痛之冠心病都偏重活血化瘀疗法,而金匮要略中几乎没有一味活血药。在整篇论述中应用最多的反而是调气畅腑化痰之品,用方多是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等,用药多是栝楼、薤白、枳实、厚朴、橘皮、半夏。很明显胸痹的症状描述多为:喘息、咳嗽、短气、心痛、胸满、心中疼等,这些症状多属上焦,然而仲景却多用调节腑气的中焦药物。这两年我才隐约感觉就是这个意思。
我比较喜欢落地的东西
因为理论有创新,部分领域还是突破性的进步,加之很多新的很不错的中药材被进一步挖掘,所以现代中医的处方思路和用药选择,已经发生一些变化。但是我觉得药可以变,一些传统经典的思路还是亘古不变的。
理解了“心胃相关”理论,临床给别人诊治相关疾病时候适当运用,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疗效。在临床上治疗胃肠功能性疾病时,适当选用现代中医常喜欢用的安神药:合欢、郁金、夜交藤、酸枣仁。
在临床治疗心脏疾患的时候,适当配合山楂、麦芽、神曲、鸡内金、白术等中药,而不是一味活血化瘀,临床效果往往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