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只老鹰盘旋南京上空,居民称很少见!“反常”行为因何出现?
老鹰是我们熟知的猛禽之一,锐利的嘴、出众的视力、强健锋利的足爪等等,从古至今,在人类文明中,全球很多地区的人们都将其视为勇气和力量的象征。但对于久居城市“混凝土森林”的我们来讲,能亲眼观察翱翔空中的老鹰似乎都成了小概率事件,不知你有没有想过上千只老鹰在空中盘旋将会是什么样的场面呢?
根据扬子晚报9月2日的消息,近日以来在南京滨江上空出现了老鹰集体出动的场面,每天早上7点钟左右,数量多达近千只的黑老鹰在滨江外滩上空飞行,它们不断的盘旋并且发出尖厉的叫声。附近的居民介绍:这些黑老鹰,平时也有,但这几天突然出现这么多,真的少见!
什么是黑老鹰?
其实居民口中的黑老鹰,指的就是黑耳鸢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老鹰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大的统称,一般都是指那些体型在小到中型的隼形目鸟类,不过我们平时说的老鹰,大多指的就是黑耳鸢,毕竟它是我国最常见猛禽之一。此外,它也是我国的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黑耳鸢的体长大约为60厘米,体重在2斤左右(详细一点的话,那就是雄性黑耳鸢体长一般在54到66厘米之间,体重在1.015到1.15千克之间,而雌性黑耳鸢的指标相对来讲会大一些,体长在58到69厘米之间,体重则在0.9到1.16千克之间)。
此外黑耳鸢的形体特征是体羽深褐色,在飞行时初级飞羽基部会有浅色次端斑纹,而尾部羽毛而有些分叉样,其腿部呈灰白色,爪尖则是黑色。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就是老鹰都有的尖锐的嘴部(或者说上喙尖锐弯曲,下喙较短);以及敏锐的视力,关于这点,我们可以稍微介绍一下。
这得益于老鹰的眼部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在其视网膜黄斑处有两个中央凹(一般动物只有一个,而中央凹是视网膜中分辨力最为敏锐的地方),由此可见,老鹰的视觉显然要比其它动物高出一筹,但这还没完,老鹰眼部的中央凹所包含的感光细胞的密度还非常高,以人眼做对比的话,大概是人眼的7倍左右。
黑耳鸢的分布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亚洲北部、中国、日本、印度等都有分布,其次在栖息地环境方面,主要是在平原、荒原、草地和低山丘陵地带,人类活动区中的乡村、城郊、港湾等也有活动。其食物主要为小鸟、鼠类、蛇、鱼、兔和昆虫等动物,当然了,像鸡类等家禽也是比较喜欢的,其次对于腐尸,比如漂浮水面的死鱼等,也会进食。
为何反常式地大批聚集到一块?
在通常的印象中,老鹰在飞翔时似乎都是独来独往,或者是有个几只聚到一块飞行,但这次发生在南京上空的可是近千只黑耳鸢在盘旋飞翔啊,当地的居民也说这种行为很少见,所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是什么原因促使它们发生了这种“反常”行为呢?
我们可以考虑两个方面,其一,是不是有异常气候或者自然灾害要发生?毕竟动物在这类事件面前,似乎有着比人类更加敏锐的感知,就比如下雨前,蚂蚁搬家;地震前,动物集体出逃等等。其二,是不是因为食物的原因,南京长江流域附近,比如鱼类较为丰富,之后出于某些原因,黑耳鸢集体出来觅食?
首先来看第一个方面,虽然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异常,相关事件近些年来时有发生,但总体而言,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远没有达到“崩溃”的地步,因此将老鹰集体出动归结于这个原因上面,相对而言,略显牵强。至于地震等自然灾害,那就更没法谈起了,因为如果认定地震前动物会出逃,那么势必不止老鹰一种,并且这千只老鹰也只是在江面区域盘旋,并不是集体迁徙。
再来看第二个方面,相比于刚才的猜测原因,这个就显得比较合理且符合大众常识了,毕竟这类猛禽的捕食都是比较辛苦的(相比于人类制造以及饮食的频率和食物丰富度而言),如果哪一块区域突然有了丰富的食物来源,那么会引来近千只老鹰觅食,似乎也不足为奇?
实际案例
当然了,口说无凭,在查阅资料之后发现,虽然千只老鹰聚集行为十分罕见,但此前也是发生过的,这里就举两个实际案例以佐证上述猜测原因。
第一个:2019年10月份,在南京鼓楼区老下关的长江水域上空,出现了数百只黑耳鸢聚集盘旋的事件,事件情况与本次如出一辙,而根据当地居民的猜测,有可能是因为近些年长江水域生态环境比较好,鱼类食物丰富,吸引了数百只黑耳鸢聚集。
第二个:2013年11月份,南京中山码头出现了千只黑耳鸢聚集的事件,附近的居民介绍:当时正处于傍晚,太阳还没有下山,千只老鹰聚在一起,多次集体俯冲掠过水面,就像个黑龙卷风一样,真是吓人,自己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老鹰,还有这阵势!
而事件对附近居民造成的损失就是:有人说自己在泉洲小岛上养的鸡都被老鹰叼走吃掉了。
事后根据当地的鸟类爱好者以及专家介绍,说这些老鹰是南京本地产的黑耳鸢,数量是比较多的,只是这次突然聚集到了一起,上千只很少见,但也很壮观。而聚集的原因则认为是那几天天气闷热,水中缺氧导致了很多江里的鱼都出现了“浮头”现象,而对于黑耳鸢来讲,这等好事自然不会错过,因为这些缺氧浮头、半死不活的鱼,最容易捕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