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流淌,岁月静好:古典音乐史上最优美的小提琴奏鸣曲

三百年小提琴艺术史积累起了庞大的小提琴曲目宝库。这其中,小提琴奏鸣曲一直占着极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孤零零的小提琴的独奏,像巴赫的无伴奏奏鸣曲、组曲、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或巴托克的无伴奏鸣曲。

小提琴奏鸣曲一样也有钢琴伴奏,只不过不分三四个乐章、不用奏鸣曲式而已。钢琴的地位在小品中低于小提琴,往往只是陪衬,不主动发言,更不会喧宾夺主。由于旋律动听、篇幅短小,听起来又不费心思,它成了吸引广大音乐爱好者步入古典音乐殿堂的引路人。

莫扎特《C大调第17小提琴组曲》

莫扎特最早一批十六首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六到十岁的孩提时代,随后停滞了十多年。二十二岁起莫扎特重又拾起这种体裁,创作直到生命晚期。《C大调第十七小提琴奏鸣曲》编号K296作于1778年,正值他随母亲开始第二次旅行演出之际,是成熟时期的开篇之作。当时莫扎特正热恋着宫中一位歌手的女儿阿蕾西亚,这首作品即成为风格最为柔美的一首,于美妙中透出高雅。

贝多芬《A大调第九“克鲁采”小提琴奏鸣曲》

贝多芬的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OP.47,A大调。这是贝多芬的所有小提琴奏鸣曲中,技巧表达最出色的一首,也是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奏鸣曲形式表达的巅峰。这首作品是贝多芬专为当时英国的著名小提琴家布林格托瓦(George Augusus Polgreen Bridgetower,1780—1860)而作。

布氏父亲是黑人,母亲是波兰人混血儿,布氏仅9岁就展示出惊人才华。这首作品作于1803年5月,作成后,5月24日由布林格托瓦首演,贝多芬本人亲自伴奏。但演出后,当时音乐界评述布林格托瓦的演奏过于矫揉造作。后此曲贝多芬又改献给布鲁塞尔的小提琴家克鲁采(RodolPhe Kreutzer,1766—1831)。据说,改赠的原因,是首演后贝多芬与布林格托瓦的关系破裂,而破裂原因是为一位少女。

勃拉姆斯《D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

勃拉姆斯《d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08完成于1888年,是他三首奏鸣曲中最为饱满、光辉的一首。作品充满戏剧性色彩,情绪转换幅度较大,钢琴声部和小提琴声部有机地融为一体,结构也扩充为四个乐章。晚年的勃拉姆斯因好友的去世感到悲观与宿命,愁绪与伤感隐含在作品中,但最终还是以积极肯定的态度赞美生活,体现出信念与希望。

德彪西《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

微妙而复杂,德彪西唯一一部《小提琴奏鸣曲》是作曲家1918年去世前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1917年5月,这部作品的首演实际上是德彪西的最后一次公开演出,是他的天鹅之歌,当时的他对这点或许还一无所知。

尽管首演时评论家对这部作品不感什么兴趣,但《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已成为小提琴曲目里的主要作品,它的艺术感染力和抽象美皆非常鲜明。

理查德·施特劳斯《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尽管施特劳斯这部早期作品并不具有太多的创新性,那时作曲家才二十岁出头,但却非常受欢迎。三个乐章的《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有着非常浪漫及伤感的第一乐章。第二乐章为即兴曲,小提琴的创作方式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表演者当场即兴演奏。终乐章开头缓慢,但精彩的结尾却如同绚烂的烟花。

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

普罗科菲耶夫1943年创作的《第二小提琴奏鸣曲》,实际上是基于1942年的《长笛奏鸣曲》基础上而完成,是奥伊斯特拉赫说服作曲家将其改编成了小提琴奏鸣曲。

这部奏鸣曲的起源来自长笛,其抒情线条和高雅风格是显而易见的。1944年6月17日,由奥伊斯特拉赫和俄罗斯钢琴家列夫·奥伯林合作首演。

值得一提的是:奥伊斯特拉赫和奥伯林合作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也堪称佳作。但遗憾的是,似乎没有他们俩合作的《第二小提琴奏鸣曲》唱片问世。

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法国作曲家塞扎尔·弗兰克的《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是小提琴奏鸣曲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兼具浪漫主义后期和印象派早期风格特征。

1886年9月26日,比利时小提琴家尤金·伊萨依婚礼当天早晨,弗兰克这部美丽的新婚礼物由双方共同的朋友、法国音乐老师、作曲家查尔斯·博尔德代为敬现给了新郎和新娘,弗兰克本人并未出席这场婚礼。经过仓促的排练之后,伊萨依和博尔德的姻亲姐妹、钢琴家Marie-Léontine Bordes-Pène合作,为参加婚礼的其他来宾演奏了这部小提琴奏鸣曲。

肖斯塔科维奇《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这部作品是此份榜单上敬献伟大俄罗斯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第二部小提琴奏鸣曲。

肖斯塔科维奇这部三乐章《小提琴奏鸣曲》有着相当的长度,实际演奏时间超过半个小时。这部艰巨的作品颇具进步性,显示了肖斯塔科维奇后期作品的特色,且有着许多不和谐的和弦。

福雷《A大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

福雷两部小提琴作品中,《第一小提琴奏鸣曲》无疑是最受欢迎的。1876年,年仅三十一岁的这位法国作曲家,创作了这部奏鸣曲。

这部四乐章的小提琴奏鸣曲,创作时间虽然很早,但却影响了德彪西和拉威尔后期印象主义的作品,唤起了法国独特的作曲风格。如果你喜欢这部《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这份榜单上法国作曲家创作的其他奏鸣曲,不妨试试比利时作曲家纪尧姆·勒克和法国作曲家普朗克的《小提琴奏鸣曲》。

拉威尔《第二小提琴奏鸣曲》

勃拉姆斯《A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00创作于1886年。因在风光明媚的瑞士托恩湖畔完成,该曲有一个别称“托恩奏鸣曲”。这首作品旋律格外优美,曲风简洁亲切,带给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渴望,使人内心深处感到由衷的安逸、平静和温暖。

如果你还想听哪位歌手的音乐,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让我们不断带来更优质的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