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用茯苓概要

《伤寒论》用茯苓概要

茯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平,归心、脾、肺经,具有渗利水湿、补益脾胃、和中止呕、宁心益智、降冲逆之气、养阴生津等作用。《伤寒论》中运用茯苓之方剂条文多达20条,兹简要归纳如下:

渗湿利水 第71条云:“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太阳表证不解,循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水道失调,邪水互结于下,以致小便不利,“烦渴”,乃至“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诸证皆由于邪水互结,不得下行所致,治以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渗湿。茯苓有渗利水湿之功,直达下焦,与泽泻相须为用,导水下行;桂枝温阳化气,化气又可助其行水。诸如水气内停,小便不利者,亦加茯苓以利之。

温阳化气行水 第73条云:“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汗出是表证未解,口渴源于水停下焦,气化不利,津液不得四布;不渴是由于水停胃脘,胃阳不足。治当通阳化气,温胃行水,方用茯苓甘草汤,方中茯苓配桂枝温阳化气行气,使水饮能有去路。

健脾利湿 第28条云:“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此乃表证未解,水饮内停。方中茯苓配白术健脾补中,脾气健运,转输功能恢复,水湿自然可去,里水得利,表亦可解。

宁心安神 第11条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方中以小柴胡加桂枝使内陷之邪从外而达,加大黄以清热和胃。少阳之邪得解,胃热可清,已断其致病之源,龙牡配茯苓重镇安神以宁心,既可行三焦停留之水,使小便自利,又可使烦惊、谵语等自愈。

益阴生津 第69条云:“发汗,若下之,病人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汗下后阴阳两虚,故既用干姜、附子扶其阳,复用人参、茯苓益其阴,加甘草调和诸药而补益中气。世人多知茯苓有导水下行之力,而益阴之功却常常忽视。《名医别录》中云:“茯苓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茯苓配人参,阴阳双补,正如成无己注曰:“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时乐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类方讲伤寒》--理中类方之二

大家好。今晚我们接着学习三个方: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桂枝3 白术3 甘草2 茯苓4)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桂枝4 甘草2 大枣15 茯苓8)
茯苓甘草汤        (桂枝2 生姜3 甘草1 茯苓2)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子。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炙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它的条文有:
144、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伤寒论类编补遗》
312、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宋67) 《伤寒论类编补遗》

144、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伤寒论类编补遗》
43、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金匮要略增补》

我们先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水饮一般都是由虚寒造成的,那么心下有痰饮,就是说心下胃脘部这里有虚寒,水饮停留这里。由于中焦虚寒或者中焦胃气津液亏虚,不能制约水饮,水饮就会上逆,根据冲逆的部位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上逆凌射胸中——会表现为咳嗽、心悸;

上逆到头——轻的表现为头晕目眩,重的就恶心呕吐;上逆到胸胁——胸胁支满、两胁腋下都会胀满,胸闷。气不通畅气短。这条的病证了主要是上逆与胸胁头部。表现出的是胸胁头部的水饮症状同时也会伴有,舌淡胖,苔白滑,买沉弦等水饮症状。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这条了是伤寒表证用了汗法,一下子没好。不解后给用了吐法、下法。于是产生了变证。其变证规律一般是,如果身体强壮的人,容易传变为少阳、阳明。
如果是体质差的人,容易传变到三阴。要是有水饮的人就会引发水饮上逆。这条就是本有水饮,出现伤寒表证后发汗不解,然后给予吐法、下法伤了中焦胃气,导致中焦不能制约水饮,出现水饮逆冲上焦,表现出心下胀满,头晕目眩的症状。

虽然给了发汗,但汗不得法,因此表证还在,外有表证,内有水饮,这时如果再给予发汗,那么问题就进一步发展了。吐下法伤了中焦,里虚了。再发汗那么肌表津液也不足了。内外都虚,经脉失养就会肢体震颤成痉病。同时发汗后里虚更重了,水饮上逆就更厉害了。

因此这个水饮上逆,可有吐下引发,也可由发汗解表引发。吐下会伤了中焦胃气,使它不能制约上逆的水饮。发汗不得法伤津液,可引发体内津液向上向体表调动,内里空虚水饮就上逆。

因此要时刻注意固护中焦胃气,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有表证兼水饮的病证,需先利水,再解表。或者表里双解。不然容易引发变证。那么这个证既然出现了水饮上逆的症状,就只有降逆水饮,温化寒饮才能解决,处方就是苓桂术甘汤。

接下里我们用【刘志杰经方解析法】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

以辛温的阳性药,佐以甘滋甘淡的平性药,方子以桂枝为君,量大性辛温甘滋,既能解表也能降逆温化水饮,还能滋养津液。

桂枝 温 辛甘滋
《神农本草经》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桂枝的降逆是通过发越实现的,使气得旁流,上冲之力就得到缓解,因势利导而不硬降。能很好的解决支满的问题。同时还能解决余下的表证。

白术 温 辛甘滋微苦
《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白术,为臣,辛温,能温化太阴水饮,消食健胃,还能轻微的补津液不足。
君臣同性共同温化降逆水饮。

茯苓 平 甘淡
《神农本草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茯苓性平,甘淡,是很好的渗湿药,能化水饮 利小便。还能降逆

甘草 平 甘滋
《神农本草经》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炙甘草,甘滋,平,固护胃气,补津液。方子共四味药,均有甘味,甘味都有一些制水的作用。这个处方是针对太阴水饮上逆的问题,虚寒还不严重。要是虚寒重了,肯定会增加温中的药。

临床上症状就比较复杂,这么单纯的水饮上逆比较少,多杂合他病。所以临床上多有合方治疗。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方子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  炙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条文有:
309、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伤寒论类编补遗》
4、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金匮要略增补》

现实中很多人都带有点太阴水饮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条文讲的这个病人本来就有太阴水饮,又有了外感表证,给予大发汗了后,中焦津液亏虚,表不解。那么水饮就要乘虚上逆,引发悸动。

表证发汗引发的水饮上逆机理有二:一个是表证本身未解,机体的津液卫气要外出抗邪,导致内里津液亏空,那么下焦的水饮就会自然的向上补充,引起上逆。

就算没有水饮,下焦的浊气也会向上冲的,也就是气逆。另一个是,发汗伤了中焦胃气,使的中焦这个太极-土不能制约下焦,引发水饮上逆。表证的汗法,必须是微微汗出,一旦大汗出,不但不会解表,还是伤津液,引发变证。那么这个水饮上逆,悸动的厉害,有发奔豚的架势,但还没发展到奔豚。情况有点急。
治疗了就是用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补津液,护胃气,泻水饮。

接下里我们用【刘志杰经方解析法】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

方子看中茯苓用了半斤,就是八两,用量好大啊,那么茯苓是不是君药了?疾病都有因为寒热虚实的阴阳偏性引起的,治疗也是要用药物的温热寒凉属性去纠正的,而茯苓用量虽然很大,但却是性平的药,因此无法成为君药。

看看茯苓的药症:

茯苓 平 甘淡
《神农本草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茯苓用量大只能是更好发挥降逆渗湿利小便的作用,起到辅助作用。而房子的桂枝,却是唯一的阳性药,

桂枝 温 辛甘滋
《神农本草经》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它性辛温,能温化水饮。能发越而降逆,能解参与的表证,还能微补津液。照顾的很全面。起到了立马横刀的决定性作用。而且桂枝质量轻,四两按15克换算就是60克,是很大的一堆的。

所以桂枝是这个方的君药。你们看桂枝加桂汤汤治疗的就是奔豚证,而本方治疗的水汽上逆的欲作奔豚,症状要轻多了。桂枝的发越作用,能很好的解决这个水气的上逆。其他三味药,性平,茯苓渗湿利小便,大枣、炙甘草固护胃气补津液,很好的填补了中焦的亏虚。

其甘滋,不但滋养津液,还能缓解欲作奔豚这个急症状态,甘能缓急啊。连煎药用的水都是用甘澜水。还是强调甘味补中焦胃气,使机体功能更好的恢复气化,以消除冲逆。

甘澜水,就是不停的扬水,把水从高处往下倒也可以,使水里溶解更多的氧气。表现出的现象是扬起的水珠能在水面滚动。而现在的自来水,都是加了漂白粉,质量本身就差多了。

这个方主要是针对中焦胃气津液不足的亏虚,而引起的上逆。而引起中焦津液不足得原因有很多,不一定都是表证引起的。这个方就是把苓桂术甘汤的白术变为大枣,也是为了加强中焦亏虚的津液的意思。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方子
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两  炙甘草一两  生姜三两  桂枝二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条文:
196、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伤寒论类编补遗》
266、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宋73)《伤寒论类编补遗》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伤寒表证内传了出现厥逆,心下悸动不安。是有水饮上逆的,一般心悸多有水饮参与。而表证还在。治疗了用茯苓甘草汤表里双解。

266、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宋73)《伤寒论类编补遗》

伤寒后出现两个变证,一个是有水饮还有阳明热参与的五苓散证。一个是单纯水饮参与,表现为表证加水饮上逆。用茯苓甘草汤治疗。一般水饮都是口不渴的,只有虚寒重了,不能化生津液,同时津液有伤的重,才会出现口渴不欲饮。

我们来解析方子:

方子还是以桂枝为君,解表有降逆。臣药生姜,加强了,解表的力度,同时又能温中。佐以茯苓利湿,炙甘草固护胃气。做到了表里双解。

比较三个方子: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桂枝3  白术3   甘草2  茯苓4)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桂枝4  大枣15  甘草2  茯苓8)
茯苓甘草汤        (桂枝2  生姜3   甘草1  茯苓2)

三个方子都要水饮上逆。根据侧重点不同而改变不同的药症。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重点是水饮多,水饮上逆的症状明显,因此加了白术,主要是加强其化水饮的作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把白术变为大枣,也是为了加强滋补中焦亏虚的津液的意思,也是加强中焦以镇上逆。这两个方针对的是上逆证,不一定要有表证参与。茯苓甘草汤,却是表里双解。表证里证都有。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周五讲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伤寒论》五苓散证治探讨

近期学习《伤寒论》,对五苓散证定位及其功用有些新的体会:伤寒论中五苓散证并非都是蓄水证,缺水证占大部分;五苓散蓄水证的蓄水部位应在胃而不是在膀胱。下面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阐明如下:
伤寒论首次出现五苓散在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合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习惯认为,此条五苓散证病机为:表证未解,同时邪气入里,邪与水结在下焦成蓄水证。如此解释不免产生下面几个疑点,一:如为蓄水,当为渴欲饮水、渴而饮水不能多,如何能导致消渴?(它如猪苓汤阴虚水热互结证,亦言“渴欲饮水”,不言“消渴”。)二:观伤寒论治停水诸方多为汤剂:治阴虚水热互结小便不利用猪苓汤;治胃虚停水厥而心下悸(356条)、不渴(73条)用茯苓甘草汤;治脾阳虚水停心下,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用茯桂术甘汤;治水气内结,太阳经气不利,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少阴阳虚水泛用真武汤。五苓散证如为下焦蓄水,何以会用散剂“方寸匕”以“散”,而不是以汤剂以荡之? 十枣汤治悬饮饮停胸胁,名虽为汤,实则为散,从剂型分析,十枣汤之饮与五苓散之水当有其相类之处。三:方后注言“多服暖水汗出愈”精义何在?

一、张仲景于五苓散方后有“多服暖水,汗出愈”之明言,这也是伤寒论中令多饮水以愈疾的唯一一方,“多服暖水”于该方证中的价值自然不应等闲视之。下面首先从伤寒论有关饮水的条文入手,分析五苓散证病机及治则:

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合则愈。

《伤寒例》第102条: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也?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与之长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也。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第127条: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数条均言及汗后气阴不足不可多饮,否则水不能化则成停水,导致心下悸、水逆等症状。然而,如太阳病汗不如法,大汗出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而且阴津大耗而致大渴者,自然可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其病机可辨为阴津大耗、汗源不足、膀胱气化无源,故消渴、小便不利、表不能解。然此时表未解不可用白虎汤凉润之法,治则当为大剂补充水液以资汗源,使阴阳和,膀胱恢复正常气化,则有汗出自愈之机。如此分析,则71条五苓散证应为缺水之重证而非蓄水证,从而与该条前半部分所言之缺水轻证成鲜明对照:缺水轻者,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合则愈;缺水重者,则小便不利,微热消渴,非大剂补水不能解。如此则更体现出伤寒论行文之有机和严谨。此五苓散方或可言为“暖水方”,为大剂补水妙方,“方寸匕”之五苓散所化之水当为杯中之水,并非下焦有蓄水。此方可取多饮水之益而避其可能导致停水之弊,预防渴未解而水已停的出现;亦以预防矫枉过正,变热渴为寒湿,胃虚停水的茯苓甘草汤证。张仲景既然把治悬饮之散称为“十枣汤”,又何尝不可将大剂暖水命之为“五苓散”?因水位均高,二证均用散,其清扬透达之气锐,所以能散在上之水,此为异中有同。近代名家赵锡武言 :“五苓散为中焦淡渗健脾之剂,能恢复脾的功能,使脾阳振而吐泻止,而小便始利, 非小便利而后吐泻方止。多服暖水,是补充失去之津液”。
如此分析,则上述三点疑问均豁然明了:消渴者,津亏之重非少少与饮可解也;多服暖水汗出则愈者,汗源得到有效的补充,阴阳自和得愈也;用五苓散方寸匕者,行所饮之水以化为阴津,使水液代谢畅通,趋其利避其害,非以其治下焦停水也。
二、伤寒论五苓散方诸证的对比思考:
五苓散诸证,可分为已有停水和未有停水两大类
(一)未有停水者:
第71条:(见上);
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第244条:(见上);
第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第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前四条的共同特点是汗出多,表未解,中上焦阴津亏甚,阴不济阳,故烦渴欲多饮,且胃无津以上输心肺,则肺不能通调水道以下输膀胱,膀胱气化无源故小便不利,表亦不能得解,故此均为缺水重证,治疗则是多服暖水,同时服五苓散少许,使水入胃能散,水精四布、汗源充足,汗出小便利而表里双解。
第156条,习惯多以“水痞”解释,言蓄水之痞不能以泻心汤解。而三泻心汤后世多化裁以治湿热证,未必不能疗烦、热、渴、小便不利诸证,则“水痞”与生姜泻心汤证之痞挟水饮如何区分?产生混淆的原因在于印定五苓散专为蓄水而设。伤寒论痞证之形成源于误下,误下则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津亏。且痞证原有热痞与寒热错杂痞之分,治疗不容混同。如果错以半夏泻心汤等治疗热痞,则非但痞不能解,且半夏、干姜、芩、连等尚能再耗津液,加重烦、渴,甚至出现小便不利,变心下之热气痞为干热气痞。当此之时,复胃中津液当为急务,故多服暖水,并主以五苓散以布津散气,津液输布则小便利,小便利则阳气通,使阴阳合和而汗出,“其脉关上浮”之痞得从内外消解。如此分析,则津伤重之热痞,原不必等泻心汤不效后方才以五苓散补水。
第386条霍乱五苓散证最能说明问题,霍乱大吐泻,热多欲饮水,其阴津大耗,可谓缺水之最重者,充分补水是留人治病、内外消解的前提(此与现代医学的液体疗法相通),以五苓散补水之法诚不得已。且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亦说明此证内有津亏、外有表证不解,与前述五苓散证相同。如以蓄水解说此五苓散证则于理不通。
(二)已有停水者:
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汗后渴,饮不如法,则易伤脾胃阳气,导致津未复渴未解而胃中水停,水入则吐,成水逆证,如称此为蓄水证,则水蓄在胃而非下焦、膀胱。五苓散即可以散杯中饮入之水使滋补全身,自然也可以之追散胃内不化之水。脾胃运化功能恢复之后,方可多服暖水以滋全身阴津之匮乏,并继续佐以五苓散,直到渴止汗出小便利表里解。
五苓散水逆证与茯苓甘草汤证同为胃虚水停,但前者外有表证内有津亏烦渴小便不利,整体阳盛局部饮停;后者胃有寒饮阳气被郁不能外达而厥而心下悸,无津亏烦渴小便不利,一派阴盛阳衰表现,故治以桂、苓、姜、草温通化饮。
三.对“多饮暖水,汗出愈”的思考:
服五苓散多饮暖水可达到“汗出愈”的效果,而五苓散中桂枝用量不足总量的五分之一,且每次仅服“方寸匕”,如言服桂枝而使汗出表解未免费解。但是,如前所言,五苓散使所服之暖水得以正常输布,津液匮乏得到缓解,膀胱气化恢复正常,小便得通,足以使太阳阳气得以通达,从而达到阴阳和汗出愈的效果。此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有异曲同工之妙,反复玩味,自有所得。故服五苓散后之表解,乃因于津液补充的前提下小便利阳气通所致,所谓“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由此或可得叶香岩通阳利小便之渊源所自,亦帮助我们对五苓散证病机有进一步的了解。
四.与《金匮要略》猪苓散方证的对比思考: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猪苓散方: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病在膈上,膈间有痰饮也。后思水者,知饮已去,故曰欲解,即'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之义。夫饮邪已去,津液暴渴,而思得水,设不得,则津亡而气亦耗,故当急与。而呕吐之余,中气未复,不能胜水,设过与之,则旧饮方去,新饮复生,故宜用猪苓散以崇土而逐水也。”后世所见,与尤氏略同。则此猪苓散方证与彼五苓散方证何其相似也?所不同者,五苓散证为外感发汗后津乏消渴,猪苓散证为内伤呕后津亏思水。可见言五苓散为补水设不为臆断。
五.从药物组成简要说明五苓散方义:
泽泻:《神农本草经》(下称本经)言泽泻主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名医别录》(下称别录)言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泻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邹澍《本经疏证》言泽泻生于水中而上升,能起水阴之气上滋中土,能化未经输脾归肺之“生水”,引之使上而后下不失其常(此说可谓正得本经“能行水上”之意,)。陈世铎《本草新编》:“膀胱之水不能下通,本于寒者少,由于热者多。盖膀胱无火乃水闭,有火又水闭也。泽泻用之于五苓散中,虽泄水,实泄火也,因其为泄火之味,所以用之出奇。不然,二苓、白术泻水有余,又何必借重泽泻乎。”故五苓散之重用泽泻,除了因其能利小便外,更因为它还同时具备化“生水”为“熟水”、引水上升而后下降、泻膀胱之火等功用,恰合第71条五苓散证病机,故用量最重。
桂枝:邹澍《本经疏证》言“水者火之对,水不行由于火不化。是故饮入于胃,由脾肺升而降于三焦膀胱,不升者,心之火用不宣也;不降者,三焦膀胱之火用不宣也。桂枝能与阴中宣阳。故水道不利,为变非一,或当渗利、或当泄利、或当燥湿、或当决塞,唯决塞者不用桂枝,余则多籍其宣化,有汗出则病愈者,有小便利则病愈者,皆桂枝导引之功也。”故此五苓散之用桂枝其宜有二:其一,汗出不解,脉浮、微热,表证未解,用桂枝于理不悖。然而,“方寸匕”之五苓散中所含之桂枝甚少,言以之解表未免药轻。其二,以之助火用之宣、阳气之通达,使饮水得化,水精四布,上滋心肺,外达皮毛,助膀胱气化使小便得利、表证得解,而且预防水停导致心悸(第127、73条)、水逆(第74条)等证的出现,此当为五苓散用桂枝目的所在。诚如《得配本草》所言:桂枝得茯苓,御水气之上犯以保心。 亦如《药雅》所言:术与茯苓籍桂枝以逐湿。
白术:健脾气以化水,使脾土不为大量饮水所困,使中焦能以在大汗后津亏气耗的状况下担负“受气取汁,变化为赤,是为血”(《灵枢·决气》)的重任,预防水停中焦导致水停、水逆等。
茯苓:于五苓散之中有三方面作用,一为健脾化湿;二为色白入肺,使金气清降,宜水之上源;三为入肾、膀胱经以利水道。李时珍言其能体现《内经》所谓“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猪苓:入肾、膀胱经,功专于行水。陈世铎《本草新编》言猪苓用于阴虚而有水湿者,须“入于阴药中,阴既不虚,而湿亦自利”,故猪苓汤中用阿胶。而五苓散之多服暖水,借以行水使不于体内停滞。周岩《本草思辨录》言:“《本经》猪苓利水道,茯苓利小便,泽泻消水;《内经》三焦为水道,膀胱为水腑,肾为三焦膀胱之主。合二者观之,得非猪苓利三焦水,茯苓利膀胱水,泽泻利肾水乎?”
综合言之,五苓散通过五味药,协同作用于脾、心、肺、肾、膀胱五大藏腑,系统调节了水液代谢从饮入于胃到膀胱排出的全过程,“令”所服之水有所主,按正常的轨道输布,确保多服暖水以补阴津,未雨绸缪预防水停,既重津液之补充,又重阳气之通达,使阴得以配阳,阴阳合和汗出而愈。因水药同入、药以化水故用散且少量频服。不仅体现了伤寒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预见性、整体性辨治特点,而且体现了丸、散、汤剂各得其宜的用药特点。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演绎(上)

    太阳病篇 太阳病篇上 引: 中医诊病,自古有"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系统. 望.闻之法,是望神,望色泽.闻五声,从而对应于五藏之病的方法,主要是源于<易经>.& ...

  • 《伤寒论》太阳病中篇学习摘要

    辩太阳病脉症并治法 中篇 四十七.「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治病以脉证为重,时间再久,如果还是桂枝汤证,继续开桂枝汤.本条辩侧重外证未解,不论病了多久,尚无里有虚寒,全 ...

  • 《伤寒论》——茯苓甘草汤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两,桂枝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茯苓甘草汤方

    原文: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浅析:言渴与不渴辩证治法.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茯苓四逆汤方

    原文: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以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浅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四味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原文: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以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 ...

  • 【伤寒论】22条,【金匮】痉湿暍病脉证治1,【医案】恶寒桂枝汤加白术茯苓,【芳香开窍药】石菖蒲,【和...

    . 一城山水(正式版) Lunhui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导读]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茯苓甘草汤

    汗多不渴此方求,又治伤寒厥悸忧: 苓桂草姜合成剂,须知水汗共源流. 组成:茯苓.桂枝.炙甘草.生姜. 功效:温胃化饮,通阳利水. 主治:脾胃阳郁水气证.症见心下悸,或胃脘有振水声,口不渴,四肢不温,或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茯苓四逆汤

    烦躁反增汗下后,真阳扰越势难救: 四逆加参重茯苓.症类栀豉须互求. 组成:茯苓.人参.生附子.干姜.炙甘草. 功效:回阳益阴,兼伐水邪. 主治:肾阴阳俱虚烦躁证.症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烦躁,心悸,小 ...

  • 《伤寒论》中茯苓的六种功效

    仲景用茯苓者计35方,其中<伤寒论>11方,<金匮要略>24方.以茯苓名方者,<伤寒论>有5方,<金匮要略>有14方.经王贵淼[1]总结,发现茯苓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