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用茯苓概要
《伤寒论》用茯苓概要
茯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平,归心、脾、肺经,具有渗利水湿、补益脾胃、和中止呕、宁心益智、降冲逆之气、养阴生津等作用。《伤寒论》中运用茯苓之方剂条文多达20条,兹简要归纳如下:
渗湿利水 第71条云:“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太阳表证不解,循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水道失调,邪水互结于下,以致小便不利,“烦渴”,乃至“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诸证皆由于邪水互结,不得下行所致,治以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渗湿。茯苓有渗利水湿之功,直达下焦,与泽泻相须为用,导水下行;桂枝温阳化气,化气又可助其行水。诸如水气内停,小便不利者,亦加茯苓以利之。
温阳化气行水 第73条云:“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汗出是表证未解,口渴源于水停下焦,气化不利,津液不得四布;不渴是由于水停胃脘,胃阳不足。治当通阳化气,温胃行水,方用茯苓甘草汤,方中茯苓配桂枝温阳化气行气,使水饮能有去路。
健脾利湿 第28条云:“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此乃表证未解,水饮内停。方中茯苓配白术健脾补中,脾气健运,转输功能恢复,水湿自然可去,里水得利,表亦可解。
宁心安神 第11条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方中以小柴胡加桂枝使内陷之邪从外而达,加大黄以清热和胃。少阳之邪得解,胃热可清,已断其致病之源,龙牡配茯苓重镇安神以宁心,既可行三焦停留之水,使小便自利,又可使烦惊、谵语等自愈。
益阴生津 第69条云:“发汗,若下之,病人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汗下后阴阳两虚,故既用干姜、附子扶其阳,复用人参、茯苓益其阴,加甘草调和诸药而补益中气。世人多知茯苓有导水下行之力,而益阴之功却常常忽视。《名医别录》中云:“茯苓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茯苓配人参,阴阳双补,正如成无己注曰:“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时乐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类方讲伤寒》--理中类方之二
大家好。今晚我们接着学习三个方: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桂枝3 白术3 甘草2 茯苓4)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桂枝4 甘草2 大枣15 茯苓8)
茯苓甘草汤 (桂枝2 生姜3 甘草1 茯苓2)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子。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炙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它的条文有:
144、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伤寒论类编补遗》
312、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宋67) 《伤寒论类编补遗》
144、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伤寒论类编补遗》
43、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金匮要略增补》
我们先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水饮一般都是由虚寒造成的,那么心下有痰饮,就是说心下胃脘部这里有虚寒,水饮停留这里。由于中焦虚寒或者中焦胃气津液亏虚,不能制约水饮,水饮就会上逆,根据冲逆的部位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上逆凌射胸中——会表现为咳嗽、心悸;
上逆到头——轻的表现为头晕目眩,重的就恶心呕吐;上逆到胸胁——胸胁支满、两胁腋下都会胀满,胸闷。气不通畅气短。这条的病证了主要是上逆与胸胁头部。表现出的是胸胁头部的水饮症状同时也会伴有,舌淡胖,苔白滑,买沉弦等水饮症状。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这条了是伤寒表证用了汗法,一下子没好。不解后给用了吐法、下法。于是产生了变证。其变证规律一般是,如果身体强壮的人,容易传变为少阳、阳明。
如果是体质差的人,容易传变到三阴。要是有水饮的人就会引发水饮上逆。这条就是本有水饮,出现伤寒表证后发汗不解,然后给予吐法、下法伤了中焦胃气,导致中焦不能制约水饮,出现水饮逆冲上焦,表现出心下胀满,头晕目眩的症状。
虽然给了发汗,但汗不得法,因此表证还在,外有表证,内有水饮,这时如果再给予发汗,那么问题就进一步发展了。吐下法伤了中焦,里虚了。再发汗那么肌表津液也不足了。内外都虚,经脉失养就会肢体震颤成痉病。同时发汗后里虚更重了,水饮上逆就更厉害了。
因此这个水饮上逆,可有吐下引发,也可由发汗解表引发。吐下会伤了中焦胃气,使它不能制约上逆的水饮。发汗不得法伤津液,可引发体内津液向上向体表调动,内里空虚水饮就上逆。
因此要时刻注意固护中焦胃气,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有表证兼水饮的病证,需先利水,再解表。或者表里双解。不然容易引发变证。那么这个证既然出现了水饮上逆的症状,就只有降逆水饮,温化寒饮才能解决,处方就是苓桂术甘汤。
接下里我们用【刘志杰经方解析法】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
以辛温的阳性药,佐以甘滋甘淡的平性药,方子以桂枝为君,量大性辛温甘滋,既能解表也能降逆温化水饮,还能滋养津液。
桂枝 温 辛甘滋
《神农本草经》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桂枝的降逆是通过发越实现的,使气得旁流,上冲之力就得到缓解,因势利导而不硬降。能很好的解决支满的问题。同时还能解决余下的表证。
白术 温 辛甘滋微苦
《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白术,为臣,辛温,能温化太阴水饮,消食健胃,还能轻微的补津液不足。
君臣同性共同温化降逆水饮。
茯苓 平 甘淡
《神农本草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茯苓性平,甘淡,是很好的渗湿药,能化水饮 利小便。还能降逆
甘草 平 甘滋
《神农本草经》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炙甘草,甘滋,平,固护胃气,补津液。方子共四味药,均有甘味,甘味都有一些制水的作用。这个处方是针对太阴水饮上逆的问题,虚寒还不严重。要是虚寒重了,肯定会增加温中的药。
临床上症状就比较复杂,这么单纯的水饮上逆比较少,多杂合他病。所以临床上多有合方治疗。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方子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 炙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条文有:
309、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伤寒论类编补遗》
4、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金匮要略增补》
现实中很多人都带有点太阴水饮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条文讲的这个病人本来就有太阴水饮,又有了外感表证,给予大发汗了后,中焦津液亏虚,表不解。那么水饮就要乘虚上逆,引发悸动。
表证发汗引发的水饮上逆机理有二:一个是表证本身未解,机体的津液卫气要外出抗邪,导致内里津液亏空,那么下焦的水饮就会自然的向上补充,引起上逆。
就算没有水饮,下焦的浊气也会向上冲的,也就是气逆。另一个是,发汗伤了中焦胃气,使的中焦这个太极-土不能制约下焦,引发水饮上逆。表证的汗法,必须是微微汗出,一旦大汗出,不但不会解表,还是伤津液,引发变证。那么这个水饮上逆,悸动的厉害,有发奔豚的架势,但还没发展到奔豚。情况有点急。
治疗了就是用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补津液,护胃气,泻水饮。
接下里我们用【刘志杰经方解析法】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
方子看中茯苓用了半斤,就是八两,用量好大啊,那么茯苓是不是君药了?疾病都有因为寒热虚实的阴阳偏性引起的,治疗也是要用药物的温热寒凉属性去纠正的,而茯苓用量虽然很大,但却是性平的药,因此无法成为君药。
看看茯苓的药症:
茯苓 平 甘淡
《神农本草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茯苓用量大只能是更好发挥降逆渗湿利小便的作用,起到辅助作用。而房子的桂枝,却是唯一的阳性药,
桂枝 温 辛甘滋
《神农本草经》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它性辛温,能温化水饮。能发越而降逆,能解参与的表证,还能微补津液。照顾的很全面。起到了立马横刀的决定性作用。而且桂枝质量轻,四两按15克换算就是60克,是很大的一堆的。
所以桂枝是这个方的君药。你们看桂枝加桂汤汤治疗的就是奔豚证,而本方治疗的水汽上逆的欲作奔豚,症状要轻多了。桂枝的发越作用,能很好的解决这个水气的上逆。其他三味药,性平,茯苓渗湿利小便,大枣、炙甘草固护胃气补津液,很好的填补了中焦的亏虚。
其甘滋,不但滋养津液,还能缓解欲作奔豚这个急症状态,甘能缓急啊。连煎药用的水都是用甘澜水。还是强调甘味补中焦胃气,使机体功能更好的恢复气化,以消除冲逆。
甘澜水,就是不停的扬水,把水从高处往下倒也可以,使水里溶解更多的氧气。表现出的现象是扬起的水珠能在水面滚动。而现在的自来水,都是加了漂白粉,质量本身就差多了。
这个方主要是针对中焦胃气津液不足的亏虚,而引起的上逆。而引起中焦津液不足得原因有很多,不一定都是表证引起的。这个方就是把苓桂术甘汤的白术变为大枣,也是为了加强中焦亏虚的津液的意思。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方子
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两 炙甘草一两 生姜三两 桂枝二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条文:
196、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伤寒论类编补遗》
266、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宋73)《伤寒论类编补遗》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伤寒表证内传了出现厥逆,心下悸动不安。是有水饮上逆的,一般心悸多有水饮参与。而表证还在。治疗了用茯苓甘草汤表里双解。
266、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宋73)《伤寒论类编补遗》
伤寒后出现两个变证,一个是有水饮还有阳明热参与的五苓散证。一个是单纯水饮参与,表现为表证加水饮上逆。用茯苓甘草汤治疗。一般水饮都是口不渴的,只有虚寒重了,不能化生津液,同时津液有伤的重,才会出现口渴不欲饮。
我们来解析方子:
方子还是以桂枝为君,解表有降逆。臣药生姜,加强了,解表的力度,同时又能温中。佐以茯苓利湿,炙甘草固护胃气。做到了表里双解。
比较三个方子: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桂枝3 白术3 甘草2 茯苓4)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桂枝4 大枣15 甘草2 茯苓8)
茯苓甘草汤 (桂枝2 生姜3 甘草1 茯苓2)
三个方子都要水饮上逆。根据侧重点不同而改变不同的药症。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重点是水饮多,水饮上逆的症状明显,因此加了白术,主要是加强其化水饮的作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把白术变为大枣,也是为了加强滋补中焦亏虚的津液的意思,也是加强中焦以镇上逆。这两个方针对的是上逆证,不一定要有表证参与。茯苓甘草汤,却是表里双解。表证里证都有。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周五讲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伤寒论》五苓散证治探讨
一、张仲景于五苓散方后有“多服暖水,汗出愈”之明言,这也是伤寒论中令多饮水以愈疾的唯一一方,“多服暖水”于该方证中的价值自然不应等闲视之。下面首先从伤寒论有关饮水的条文入手,分析五苓散证病机及治则:
《伤寒例》第102条: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也?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与之长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也。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第127条: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