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上天找卫星 下地寻铆钉







案例来源:上海审计

在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时进行的工程造价审计,作为一种事后审查监督,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料保存是否完整依赖程度较高,尤其是隱蔽工程和不形成工程实物的措施费用等,事后审查监督的难度更大。

在审计过程中遇到涉及隐蔽工程等的疑点,该如何理清事情的原委呢?可以采取一些什么方式和手段呢?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资料比较欠缺,且大多是文字资料,缺乏影像资料;施工监理和投资监理往往会忽视对一些签证和细节的审核。

在工程项目审计现场时,一般都会考虑该项目的真实造价还有多少水分可挤?

审计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创新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先后査出了虚假签证、虚报工程量、工程实物与工程结算内容及竣工图不符等问题。

上天找卫星

翻阅XX项目的审价报告时,发现以现场签证形式增加多次道路翻浇及土方挖运费用。经调阅现场签证原件査明系在某路口同一位置反复四次开挖造成,且监理、业主代表等签字手续齐全,相关开挖图示标注、工程量计算等附件均比较完整。根据签证编号和签证时间判断,这四次开挖时间处于2007年至2009年间。

审计人员X脑海里浮现“同一个位置为字啥开挖四次”的疑问,是施工工艺的要求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经初步询问,施工监理解释是由于交通组织和市政管线排布的需要,所以先后多次开挖。这个解释似乎合情合理,但就是这么一个正常的情况,X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那么如何去求证四次开挖的真实性呢?X突然想起来前几天偶然在网上看到,有人用谷歌地图把某国的同一个军用港口两个不同时期的照片对照,得出该军港已扩建为航母专用港口的结论。既然谷歌地图可以看到军港的过去和现在,是否也可以看见这个路面开挖位置的过去和现在呢?

该项目的签证单显示开挖规模应该较大。审计组长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继续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几次交通组织的方案和获得交警部门审批的文件,以及市政管线几次排布的施工验收记录等与签证事项相关的详细资料;另一路则通过谷歌地图、街景地图等信息技术手段,看能否获取施工期间该路口的卫星图或照片。

随着调査的深入,被审计单位除了提供内部的签证资料、会议记录等外,无法提供其他外部相关部门更有说服力的证据,且推说是过程资料保存的缺失。而此时,审计组在谷歌地图上有了重大突破。

虽然历史地图信息是静态的、时点的,但还是能通过对比分析找出端倪:在2007年至2009年间,该施工区域边缘有一排行道树,一直到2009年底的图像资料里才消失,而签证反映先后开挖四次均是发生在这段时间内。从施工组织和施工经验来分析,如果真的有大型施工的话,这排行道树肯定会被移植,待道路施工结束后再回搬。该项目在2010年竣工并投入了试运营。再调阅2010年的卫星图像,这排行道树又出现了,从而证实了X的分析,即道路开挖只有一次。

同时,另一路在查找交通组织方案、管线搬迁验收记录等资料的小组也有了结果,建设单位只能提供出一次调整交通组织方案的报批手续!

在这样的双重证据面前,被审计单位终于承认,在控制总价的前提下疏忽了对签证真实性的审查和相关资料的管理工作。虚假签征的事实完全浮出了水面,该签证涉及的工程结算金额共计约400万元。

下地寻铆钉

X带着项目竣工图来到B节点核对工程实物。先后查看了项目外立面、灯带用料、空调机组等内容,均与竣工图一致。在实地查看时,发现B节点的不锈钢防护栏杆由该点一直延伸进了地下通道,由于地下通道内光线不足,无法判断具体长度。这栏杆到底需要延伸多远呢?出于好奇,X展开装饰工程竣工图查看,图示防护栏杆一直延伸至地下通道口内侧约20米处的工具间,且在B节点多处都设有不锈钢防护栏杆,又分为有玻璃和无玻璃两种型号。同时X发现竣工图示上下楼梯为有玻璃栏杆,但现场实物并未装玻璃,怎么竣工图和工程实物会不一致呢?经询问,施工单位说最初是按原施工图施工的,并且已经装好了部分的栏杆和玻璃,但后来出于安全考虑进行了设计变更,便将已装好的部分栏杆及玻璃拆除了,竣工图可能是施工单位疏忽而没有修改。建设单位和投资监理都对这种说法给予了肯定,同时还进一步表示,当初改得很急,很多过程资料都没有保存下来,确实是工作失误,希望审计的同志能理解。

X将涉及变更栏杆的原施工图和竣工图进行对比,准确标注栏杆的位置,将审价报告中结算的栏杆数量、单价、金额全部统计出来;经过统计分析,发现B节点审价报告中结算的不镑钢栏杆的数量、型号与施工图、竣工图均不一致,与现场丈量的工程实物也不一致。结算数量约1300米,现场丈量仅有500多米,差异率达60%,且在丈量实际安装的500多米栏杆中,有约400米栏杆应为有玻璃的型号实际未装玻璃。而建设单位提供的栏杆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证明资料也无法证明结算数量的来源。同时在分析栏杆和玻璃的安装工艺发现:无论是栏杆还是玻璃,在安装过程中都会用到铆钉,而这会留下很好辨认的痕迹。准备妥当之后再去现场实地查看。

经仔细对比多个部位的多处栏杆和玻璃,均未找到拆除铆钉的痕迹。施工单位提出:'很多拆除是在B节点末端,延伸进地下通道了,且拆下来的部分玻璃还存放在工具间里面。但地下通道内光线不好,不便进入。”X却兴致勃勃地说:'没关系,手机自带电筒功能。”进人地下通道实地测量发现,竣工图标示应为20米的延伸实际仅做了15米,还有5米未安装栏杆也未见拆除痕迹,打开工具间,不但未见拆除的玻璃,而且发现内墙是混凝土墙面,而不是竣工图所显示的涂料墙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人员一脸的尴尬与无奈。

经过现场比对,实际情况和竣工图不一致是普遍现象,而栏杆和玻璃的拆除痕迹也只有很小一部分,与结算资料明显不符。经过现场勘察取证表明,施单位提出的曾经安装、后来拆除的情况并不存在,合同包干内容的部分未实施,相应费用共计400余万元予以了核减。

经验与体会

工程造价内容的审核,是建设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的重点和难点。而在审核工程造价时,最困难的还是对隐蔽工程和不形成工程实物的过程性施工内容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事后确认。

基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材料进行审计,首先要能甄别材料的真伪;其次要能从繁杂的数字和图形中发现线索;最后还要能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收集审计证据,得出审计结论。

现场查看、核对实物是审计的重要环节,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方式。在现场核对实物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实物现状、实物与图纸的一致性外,还可以从具体的施工工艺出发,寻找施工痕迹、发现审计疑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