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家宝藏》新释《坤舆万国全图》

(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2018年2月4日,央视CCTV3《国家宝藏》有20分钟谈《坤舆万国全图》。

这段视频肯定了我对《坤舆万国全图》的分析和结论,有几个重点:

1,节目开始巧妙地说《坤舆万国全图》来自明代,联系了郑和七下西洋,但又不明言是郑和下西洋的产物。

2,《坤舆万国全图》体现明朝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龚良,南京博物院院长)

3,《坤舆万国全图》是当时世界上最全,最科学的世界地图(蔡琴,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

4,《坤舆万国全图》是文物(刘文涛,南京博物院副院长),意思是有断代根据的。

5,400年前没有测绘工具(张晨光,演员)

6,欧洲人称《坤舆万国全图》为“不可能的黑郁金香”

7,澳大利亚没有被发现(段晓明,湖南博物馆馆长)

8,《坤舆万国全图》是文献,上面有1114个地名,其中400多个是西方文献地图上不载的,包括美洲的地名,利用了当时中国存在的资料(高俊,中科院院士)。

不过,节目没有把重点连成线,大家可能还看不懂《坤舆万国全图》的玄虚。现在我就把这些点连成线,补充一些材料,让大家好理解。

明代中国具备测绘球形投影的世界地图

节目首先点出郑和下西洋是明代伟大的创举,接着说明代“没有测绘工具”,指的是没有现代的测绘工具。郑和时代没有航空摄影,卫星遥感测量,但是他们有其他大地与海洋的测量方法。坤舆万国全图(世界地图),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中国地图), Selden地图(海域地图)三种地图有大面积大地与海洋,全部用球形投影绘制法的形制。

卫匡国的中国地图集不可能是他个人测绘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单人匹马九年内测绘600万平方公里,还包括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海域,用球形投影表现。1500个以上的地名经纬度的坐标,精确到度与分,基本上与今天的测量值误差不到一度,没有实地测量绝对无法做到。如果原来的地图没有坐标,欧洲人无法还原为球形投影的地图。卫匡国只能是翻译中国原有的地图。就是说,1500多个地名,都是中国历代测量的成果。卫匡国带回欧洲的资料,除了《广舆图》,可能还有别的更详细的资料,这些资料,正如郑和时代的《坤舆万国全图》原本,已不存于中国。

Selden地图是中文标注的地图,主要是航海用的地图,包括从东海到印度洋的海域,方位与今天的地图几乎可以重叠。https://seldenmap.bodleian.ox.ac.uk/

以上两种地图提供了中国独立测绘《坤舆万国全图》大面积陆地与海域,绘制球形投影地图的证据。这三种地图是互证的。

所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欧洲人的说法。哥伦布是“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的欧洲人”,其实连欧洲人现在都不承认了。欧洲人是世界人种到达美洲的最后一个。黄种人,黑人,棕色人种,早就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队伍到了西半球。比郑和更早,一万多年前,亚洲人就迁徙到西半球,那时还远没有美洲America这名字,详细见拙著《宣德金牌启示录-- 明代开拓美洲》,国际也承认美洲原住民的基因主要来自亚洲,文化与华夏文明有关。

《坤舆万国全图》没有讲天圆地方

“天圆地方”一词在《坤舆万国全图》的所有序言和跋里都没有出现。相反,李之藻说:所言地是圆形,盖蔡邕释《周髀》已有天地各中高外下之说,《浑天仪注》亦言地如鸡子中黄,孤居天内。其言各处昼夜长短不同,则元人测景二十七所,亦已明载。

李之藻引用中国浑天说,表明中国古代已经知道地球的概念,不是外来的。

什么是不可能的黑郁金香?

最重要的解说词是高俊院士说的:“1114个地名,其中400多个,包括美洲的地名,没有在欧洲文献地图中记载”。他也提到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是利用了中国的文献,应该强调的是,这些美洲地名来自中国文献。中国文献包括美洲的地名,已经明示这些地理与地名是中国人实地测绘命名的,不是欧洲人测绘的。

欧洲人称之为“不可能的黑郁金香”,是因为全部中文标注的《坤舆万国全图》出现西方文献地图上没有的地名和地理,对欧洲人是“不可能”的,因为欧洲人还不知道这些地理,如何绘制在世界地图上?

《坤舆万国全图》的欧洲地理、地名是利玛窦出生1000年前的罗马时代的,美洲西部地理是欧洲人利玛窦死后200年才知道的。地图上中国的地名、地理却是郑和时代的。这是三个不可能:1. 欧洲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最新的地理地名,2. 欧洲人不可能知道200年以后才'发现’的美洲地理,3. 李之藻不可能不更新永乐宣德时代的地理地名。

《坤舆万国全图》有1116个地名

明代中国人测量美洲,命名地理。坤舆万国全图全部地名其实应该是1116个。另外两个没有被列入的是“沧溟宗”,“甘那托儿”。其中沧溟宗没有列在主图里,但是可见于南极分图里。甘那托儿在北美东部的地理叙述里,没有特别作为地名标示,容易被忽略。

明代中国知道所有海洋的位置和大小比例,西方地图乱套

沧溟宗是最重要的一个地名,意思是世界所有海洋的祖宗,是最大的海洋。明代中国知道这概念,必须已经渡过所有的海洋,才能比较大小,这是明代大航海环球的证明。欧洲不止从来没有沧溟宗这地名,而且把北海标注在南美南端(Ortelius1589年太平洋地图),南海标注在赤道以北(直到1750年代的欧洲地图还犯此错误),是南北不分。继利玛窦来华的艾儒略,1620年代绘制《万国全图》,把东洋与西洋混为一谈,是东西不分。唯一正确的是《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不可能抄自错误的欧洲地图而在中国更正。所以,《坤舆万国全图》本来就是中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不是来自欧洲。欧洲人抄自中国的地图,但是欧洲的位置与中国不同,因此东西南北全部混淆。《坤舆万国全图》本来就是中国地图,中国在中央,才有正确命名的海洋,不是利玛窦为了讨好中国人而把中国放在中央。

南方之地即澳大利亚

《坤舆万国全图》上注“南方之地”,与鹦哥地连在一起。今天澳洲人也自称澳洲为鹦鹉地。澳大利亚Australia的字源是拉丁文Australis,即南方之地的意思,所谓“澳大利亚”是从中文“南方之地”翻译为拉丁文的。今天大家讲“澳大利亚”,却不知道原来是中文,翻译为拉丁文。对欧洲人来说,荷兰人到达澳洲是1606年,比《坤舆万国全图》还晚4年,《坤舆万国全图》已经完成,郑和时代的中国人已经知道“南方之地”,绘在地图上了,欧洲人尚未“发现澳大利亚”。Mercator1569年地图, Ortelius1570年地图也有鹦哥地,但是欧洲人还没有发现,如何绘制在图上?这是欧洲人“不可能”绘制之一。唯一可能是西方地图抄自郑和时代的地图。不止《坤舆万国全图》是不可能,Ortelius和Mercator的世界地图也是“不可能”的。

不公平的“合作”

“中西文化交流”,“中西合作”这两句话不能算错,但是没有反映全部事实,甚至是误导。《坤舆万国全图》的原图是郑和时代测绘的,利玛窦把一些欧洲人命名的地名叫李之藻翻译,加到地图上,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坤舆万国全图》。这幅地图得以完成,中国的贡献是远航测量,需要的人力物力是测绘整个地图的99%以上,假使利玛窦有贡献,只是在中国原来测绘的地图上添加地名。利玛窦只需要动口,找人音译,占地图绘制的总能力不到1%。郑和大航海花了二十八年,牺牲了几万人的性命,测绘了《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花了有限时间,叫李之藻加上一些欧洲人命名的地名,找李之藻写了序言(注意:利玛窦的《中国扎记》根本没有记载序言),盖上利玛窦的图章,认为是中西交流合作是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明代官员心甘情愿把作者让给利玛窦?这比较长篇,绝对不能写进史书,详见论文#5。

其他

还有逗笑的小枝节,也随便提一下。万得福(Wonderful)是欧洲北部的语言,德语,英语,荷兰语。古英语wundor 来自原德语wundran,古撒克逊语wundar, 中古荷兰语 wonder,  古德语wuntar, 德语wunder, 古挪威语 undr. 利玛窦讲的是意大利语,拉丁语,可能会葡萄牙语,大概不讲万得福(Wonderful),他会用Miracula,Miracoloso,Maravilhoso(Miraculous)。Mamma Mia(我的妈呀!天呀!)是一句痞俗的意大利语,也是2008年一套外国喜剧的名字,2011年在中国上演的电影,相信不是16-17世纪意大利知识分子利玛窦的语言。

明代的官服颜色跟补子有非常严格规定。视频中,李之藻的补子是白鹇,属五品官,但红袍属一至四品。李之藻1598年中会试,在北京任职是三十岁左右,官职不可能一下子达到一品到四品,大概是工部营缮司员外郎,属五品,论补子差不多,五品应该穿青袍,用红袍是升级了。

参考《关于李之藻生平事迹的新史料》:

http://big.hi138.com/wenhua/lishixue/200812/51329.asp

不过,这些都是大醇小疵,无需苛求了。

总结:郑和下西洋环球航行,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是世界上第一个比较精确的世界地图。郑和下西洋是世界文化经济交流全球化的开始。所有证据,可以通过比较《坤舆万国全图》和其他中外地图得到答案。《国家宝藏》这节目为大家提供了确切的证据,可以说肯定了我过去十年来对郑和下西洋的研究。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这错误观点的形成,有西方强势文化压力,也牵涉思维因循的问题,积重太深,牵涉太广,问题太大。我花了十年,写了两本书,两百多篇博文,还是不能改变一些牢固的观点,甚至搞科学的人也无法克服思维障碍。央视已经尽力去提供新的信息和解释,二十分钟内要破译一段600年的悬案、错案是不可能的,需要全体人民长期反复打破过去陈旧的,自卑的历史观、文化观。

(0)

相关推荐

  • 谁绘制了中国第一张世界地图?当时南极未知,为何会在图上出现?

    <历史上今天系列20>--你知道谁绘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世界地图吗?你知道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时的反应吗?当时南极大陆还没有被发现,但为什么会在地图上绘制出来了呢? 这一个个疑问,今天 ...

  • 《坤舆万国全图》绘制于1602年,却画着两百年后发现的南极洲

    作者:鲁速 配图:鲁速 / 编辑:清懿 清朝从建立到灭亡,对外交流是一个从开放到封闭,再到被迫开放的一个过程,等到清朝灭亡的时候,清朝基本上已经被迫融入了世界体系,但是是一种被挨打被欺负的角色,其实康 ...

  • 看了明朝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才发现,清朝统治者落后到了什么地步

    中国的近代史,让人感到刻骨铭心,无论是制度还是科技,奉行闭关锁国的清朝,都已经和欧洲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实际上,早在明朝中后期,学者就发现,欧洲已经逐渐追上了中国的脚步,甚至在一些技术上进行超越,比如明 ...

  • [国家宝藏]坤舆万国全图 国宝守护人:张晨光

    [国家宝藏]坤舆万国全图 国宝守护人:张晨光 更新时间:2018-02-04 21:42 来源:央视网 视频简介:坤舆万国全图:它是一张世界地图,这张地图,长380.2厘米,宽168.7厘米,它首创性 ...

  • 国宝《坤舆万国全图》,看看明朝人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1922年,悦古斋老板韩懿轩年仅16岁的儿子韩博文,闲逛北京古玩集市时,以20块大洋的价格买下了一幅体量很大的地图.这幅地图透露出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中从未有过的地理.天文.人文信息. 经晚清进士金梁鉴定 ...

  • 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坤舆万国全图》,是他与利玛窦神父共同绘制

    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坤舆万国全图>,是他与利玛窦神父共同绘制 开明博学的科学家李之藻 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还有明朝的学者李之藻二人合力,共同绘制的世界上第一张世界地图.这张 ...

  • 《坤舆万国全图》为什么能成为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

    南京博物院馆藏:坤舆万国全图 汉宫秋月 赵晓霞 (请横屏观看) (点击查看大图) 1602年(万历三十年)坤舆万国全图 导语:南京博物院所藏<坤舆万国全图>,为明万历三十六年宫廷中的彩色摹 ...

  • 《坤舆万国全图》

    历史编撰法的问题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现实的考量,即今天的中国人为何要批评闭关锁国叙事.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总量即将超过美国的国家,19世纪的屈辱史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常态,放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来看不 ...

  • 《大明坤舆万国全图》的现存版本

    南京博物院所藏<坤舆万国全图>,为明万历三十六年宫廷中的彩色摹绘本,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摹绘版本.<坤舆万国全图>原图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是中国最早的彩 ...

  • 大明坤舆万国全图:400年前的世界

    <大明坤舆万国全图>,明万历壬寅年(1602)由意大利人M.利玛窦(1552-1610)在中国编绘的世界地图. <坤舆万国全图>通幅纵 168.7厘米,横380.2厘米.图首右 ...

  •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并流传开来

    转编按:对于[坤舆万国全图]的来历,争议不断,有人认为西方全球殖民前,没有能力发现其他大洲,因此根本不可能完全世界地图的绘制.而明朝中国人在具备远航能力,并多次有官方史载远航访问世界各地的记录.也有人 ...

  • 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的绘制流传

    [何新杂记] 16世纪明朝末年,公元157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乘帆船离开欧罗巴之葡萄牙里斯本港,绕过非洲好望角抵达印度果阿. 公元1582年,利玛窦从印度果阿出发,辗转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