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光—卡拉瓦乔
首发于留学内参
上帝之光—卡拉瓦乔 留哔 留哔我只是恰好经历了一些你想要经历的。“除了米开朗琪罗,没有任何一个意大利画家有如此大的影响。”1986年,德国导演德吕克·贾曼公开自己是同性恋患者,在保守的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他说,“我一生都在力争活得坦白、明了、被人接受,有时,竟发现自己周围的人都那么恐惧、不幸福,他们公开生活的真相。所以,我这样做是为我自己,为了自尊。”而促使他这样做的是他的一部广受好评的电影和其主人公——《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海报和自画像《创世纪》中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而如果把一个艺术时代堪称一次“重生”,那么十七世纪巴洛克中,“上帝之光”就是卡拉瓦乔。关于他,有太多定语可以形容:亵渎上帝的杀手;晕素不忌的杂交狂;易怒残暴的酗酒鬼;整日酗酒,剑不离手,惹事生非的家伙…但同时他也被颂扬有博学浩瀚的神学知识;有虔诚的灵魂,永远站在贫穷的一方,欺骗权贵达等…总之,他是17世纪罗马艺术圈的“焦点之王”,那么真实的他呢?
光明还是黑暗?卡拉瓦乔作品1. 第二个米开朗基罗:据艺术之都米兰30多公里有一个叫卡拉瓦乔小镇,1571年的一天,建筑师梅里西有了自己第一个孩子,对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崇敬不已的他给这个“宝贝儿”取了大师的名字,而姓就是卡拉瓦乔。后来结果证明,这个孩子在艺术上的确可以和大师齐名,且同样遗传了大师的臭脾气。所以,他全名就是: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德·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
米开朗基罗《大卫》和卡拉瓦乔《大卫》一位文艺复兴大师,一位巴洛克之王;一位光明如阿波罗,一位阴暗如哈迪斯;但他们同样才华横溢,同样傲视规则,同样得到权贵赏识,也同样不同于世俗态度;不同的是,米开朗基罗是荣耀一生的大师,在世时就满身荣誉;而卡拉瓦乔仿佛是时代的“弃儿”一般,鼠窜于各个角落,最终 “他没有好死,就像他从未好活”——传记作家巴格利翁2. 从Native到阴暗的Criminall 青年,单纯的爱:没有人生来就是罪恶的,也没有人一眼就能洞悉罪恶。1593年之前的卡拉瓦乔是个热爱艺术的年轻人,师从威尼斯画派大师——西蒙·彼得扎诺(据自己说)。此时卡拉瓦乔作品中的阴暗面并不多,更多体现的是其对年轻男孩的爱恋和对肉欲的追求。
卡拉瓦乔早期的作品1593年以前,卡拉瓦乔的作品中从来没有女性出现。所有的模特都是男孩:高挺的鼻子,大大的眼睛,并不突出的喉结,半裸的上身以及特定的光线处处都显示出艺术家对模特由衷的爱。l 中年,信仰的怀疑:卡拉瓦乔写实和肉欲的画风和当时的欧洲盛行的是矫饰主义空洞扭曲的审美并不符合;而见过米开朗基罗和吉奥乔尼(文艺复兴早期画家)朴素,大气作品的卡拉瓦乔最这种现状是不满意的。于是,他辗转罗马(可能原因)。
矫饰主义和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品贫穷,丑陋,现实,冷酷的巴黎给22岁的卡拉瓦乔上了严肃的一课。他虔诚的信仰开始被现实逐渐打破和消磨。渐渐的,画家开始拷问自己:——天国是否真的存在?——上帝是否真的存在?——如果有神圣的爱,苦痛的圣殇;有对信仰的考验;有对众生的关心…那么所有这些都应该在平凡的生命里。
《算命的女人》和《纸牌作弊老手》而他惯常用的模特,也从精致英俊的男孩子变成了随处可见的酒鬼小贩赌徒流浪汉…他宁可让自己的画面粗糙笨拙,也不愿意画出虚假的优雅和精美。因为他知道,这才是真实的社会,如果上帝存在,他就应该看到!
《砍下荷罗孚尼头颅的犹大》等成熟时期的作品l 中晚年,阴暗的罪犯:卡拉瓦乔个人的“疯狂/堕落”伴随着他的成名逐渐加重。读他的传记,笔者甚至觉得他是再用外在的叛逆去掩盖对宗教的怀疑。他酗酒,嫖妓,打架,甚至杀人(不确定),而这些性情上的暴躁也反映在其作品中。——《圣母之死》用妓女做圣母的模特;——《胜利的爱神》将原本应该是小男孩的爱神用青年男孩子表示;——《作弊者》等表现底层社会阴暗…类似不被世俗和教会允许的内容在他的作品中比比皆是
胜利的爱神(左)和圣母之死(右)l 无声的死去:
《圣乌苏勒的殉难》,那不勒斯波迪蒙特美术馆《圣女乌苏勒殉难》是他生前最后一件作品。那年是1610年,他39岁。作品中圣女低着头,正走向刑场,走向圣洁。这个影像仿佛是卡拉瓦乔生命的写照,我注定圣洁,我拥有虔诚的内心,哪怕通向圣洁的路是如此坎坷,但毕竟都属于我。“林中草丛水岸边,天光和煦,圣方济各接受天光,躺卧失去知觉,双目比起,那是神的昭示。一位面貌纯美的少年天使,低垂眼帘,抚慰着圣方济各。他的一双翅膀有力而广阔,温善而动人有加。”这是1595年卡拉瓦乔第一件宗教题材作品(头图)。有人说,这才是真正巴洛克绘画的开始。
《圣方济各烙印》康涅狄克州 Hartford美术馆收藏这位光线与明暗掌控的意大利绘画天才,用自己的拳头与画笔度过了短暂的39年。他迷人,危险而传奇的一生让他本人和作品一样令后人唏嘘;而孤注一掷的性格和对假面信仰的冷嘲热讽,标志着现代绘画的开端,也是无数后来勇于革新的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诸多领域的杰出人才的灵感源泉。但到现在都还有人对他的信仰和虔诚出言诋毁。事实如何,我们从作品说起:
《逃亡埃及过程中休息》,《圣马太和天使》再来两幅:
《圣方济各和圣劳伦斯在场的基督诞生图》,《圣托马斯的怀疑》宗教主题的作品我们从中世纪一路开来,从浮雕,壁画,祭坛作品,油画等一直看过来,我们会发现:l 真正的信仰在作品中是可发现,无法掩盖的:虽然我们未必都是基督的“羔羊”,但我们了解一颗虔诚面对上帝,真诚面信仰的人是无法抑制和压制自己对上帝的感情的。所有优秀的宗教作品以及作品复杂的情绪,都必然来自一种真诚的信仰。这种情感,在拉斐尔的圣母,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在达芬奇的作品中都看得到…
(左)拉斐尔作品;(右):达芬奇作品l 对信仰的怀疑和拷问也出现在作品中,但这种怀疑是宗教性质的,是反思不是背叛。这在贝尼尼作品中的肉欲,达芬奇作品中的阴暗都存在,但这都是对信仰的一种拷问。
(左)《岩间圣母》达芬奇;(右)《圣特雷萨的沉迷》,贝尔尼尼了解这些后,我们举例看卡拉瓦乔的作品:l 《逃亡埃及图中休息》:这是《新约》中传统题材,1596到1597年,卡拉瓦乔完成这件作品中,诟病无数。
逃亡埃及图中休息1) 认为圣母头倾向前方,而不直视,缺乏圣洁意味。动作太像普通妇女;2) 认为红发太过放荡;3) 拉琴的天使太多肉欲,本来应该是小男孩的,现在变成了一个比例合适,英俊美丽的年轻男子…
《逃亡埃及过程中休息》局部和很多艺术大师一样,卡拉瓦乔拒绝承认这些指控并拒绝修改作品。因为在他看来:以平凡的现实生活人物为模特,描绘了神圣的宗教题材是合理的,因为他体会到了平凡人的痛苦,这是圣母,圣子感知到的痛苦;现实生活中他认为美丽的女子是红发,美丽的男子是青年,那么这些美丽的宗教形象就应该如此。l 《圣母玛利亚升天》这也是一件备受争议的作品:因为表现圣母的模特居然是个“妓女”!她的姿势居然这么不合圣母的圣洁姿势!
《圣母玛利亚升天》然而,让我们来细致看这幅放置真正信仰的作品是多么完美!1) 这是一个真正缅怀圣人死亡的场景:卡拉瓦乔无视旨意,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学原则来创作这个圣洁悲痛的场面:破烂农舍小台子上,躺着久病无钱医治的中年妇女,她头发蓬乱,面容憔悴,死时连一双鞋袜都没有,赤着一双脚——这就是圣母!这就是普通穷苦家庭每天会遇到的悲剧。2) 周围人真正的痛苦:前景垂首哭泣的少女像失去母亲般地伤心——圣徒抹大拉;亲朋友邻,个个掩面落泪——这是使徒。画家毫无顾忌地将普通劳苦贫民请进了神圣的艺术天地。作品中既没有假想,没有臆造,没有虚构,朴素得就像是生活本身,困难的就是生活本身。
《升天图》局部自大的教会当然拒收这件“粗鲁的作品”,但曼都亚公爵买下这幅画(还是在鲁本斯的劝说下)。当今天我们回看这件作品,对比所谓正统的教诲认可的作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布鲁诺曾说过,宗教根本不能算作真理,一切都应该去大胆怀疑和探索。卡拉瓦乔和他的画就是这种怀疑的反映,也是真正探求真理的反映——这才是“圣徒”发布于 2018-12-17艺术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留学内参留学动态与观点自由分享推荐阅读
ART | 黑暗中的卡拉瓦乔韦坤劼 站在悬崖上的天才:卡拉瓦乔iamnothere 卡拉瓦乔——暗光下的黑翼Zyql 如何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竹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