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摩山谷》 | 在生命之河上点燃烛火
2012年,我开始读庆山的文字。读她的第一本书是《素年锦时》。我是比较晚的时间才开始接触庆山的书。然后,我看完了她之前写过的文字。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与世界相处,更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相处。那时候我十六岁,她还叫安妮宝贝。
时间飞逝。六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这六年里,一切都在变化。我从高中到大学、从少年到青年,人生也有了不同的际遇。她也从安妮宝贝到庆山。唯一不变的是,她的书我一直在读。她一直写,我也一直读,这是广阔宇宙里珍贵的缘分。是她的文字始终陪伴在我身边,给予温暖、安慰和启发。我也从她的文字中汲取能量,一步步行进,渐渐也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这其中有很多煎熬和破碎的时刻,如果没有她的文字,我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
庆山
我们的生命好像一条无尽的河流,此生不过是河流上的一朵浪花。这条河流看不到起点和终点,又布满茫茫黑暗。而写作是一种记录,记录我们在这条生命之河上的起心动念,它承载了我们一个阶段的生命状态和心境。一个个记录,就是一个个时间节点。这些时间节点如同一盏盏烛火,被我们亲手点亮。放逐在人生的河流之上,让它们顺水漂流。当有一天我们回望,那些写下的文字,铭记的场景,点燃的烛火,早已经汇成一条温暖、明亮的河流。
这不仅照亮和温暖我们自己,同时也照亮和温暖他人的生命之河。
庆山写下的这些文字,如同她一路走来所标注的记号。这些标记承载了她当时的生命状态和心境。这些年来,她一直在写,在记录,在思考,在修行。小说、散文、随笔、访谈、摄影集。这些书是她在自己的生命之河上点燃的心灯,而后让它们在这个世间流转。因此,有了更多的遇见,也温暖和照亮了更多的生命之河。
而今,她再一次点燃烛火——《夏摩山谷》。
我花了一周的时间读完这本书,读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受。内心很平静,像得到一次净化。很多之前未想通的,未思考过的在这里得到新的启发。然后我在想,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物质还是为了精神。直到写下这些文字的一个刹那,我才明白,我们活着是为了爱。这个“爱”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爱,这个“爱”是更广阔,更慈悲的爱。
无论是之前的安妮宝贝,还是现在的庆山。她所关注的,所写的一直都是比较边缘的人,与社会主流有一定距离。这些人是《彼岸花》里的林南生、林和平、乔、森、小至。是《二三事》里的苏良生、尹莲安、宋盈年、苏恩和、宋暖煦。是《告别微安》里的七月、安生、家明、乔、薇安、小森。是《莲花》里的内河、善生、庆昭。是《素年锦时》里的重光、宋清佑。是《春宴》里的周庆长、沈信得、许清池、庄一同、贞谅、琴药。也是《夏摩山谷》里的远音、如真、净湖、仁美、慈诚、雀缇、春泽。是她们,是他们。也是我们。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质——追寻自己的内心以及学会爱。
从《彼岸花》到《夏摩山谷》,从安妮宝贝到庆山。一路走来,庆山的人生境地变得更加开阔和明朗。这个写作的过程,也是修行的过程,更是深入内心的过程。安妮宝贝和庆山仿佛一座山的阴坡和阳坡。阴坡与阳坡是无二无别的,它的存在并不影响山的一丝一毫。我们看山时,仍然能感受到它的庄重与美丽。更何况阴与阳是无时无刻相互转化的。《夏摩山谷》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庆山和安妮宝贝有了真正的融合,浑然一体。是一座坚毅、欢喜、充满灵光的高山。
《夏摩山谷》这本书探讨了很多方面,关于生命的实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寻内心、以及在生命的旅途中学会爱。最终是一个人内心的圆满。
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的成长来源于自身的实践。所有的道理和外境都是外求,如果没有真正的去实践,去经历和感受,让心得到历练和考验,就不可能有所成长。先去体验有染污的情感,当我们在有染污的情感中所受的苦足够,磨练得足够,自然就会渴望出离。然后才能意识到,去学习,去改变。
我们的生活是无常的,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快乐不会永久存在,痛苦也是如此。也正是因为有“无常”的存在,才使一切都在发生改变。没有好与不好,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能够承担到这件事情能够在“无常”里发生转变。也许给予足够的时间,它回报我们的可能就是礼物和花朵。
远音、如真、雀缇她们都坦然接受所有的发生。不抱怨,不排斥。坚毅,勇敢。承担所有的发生。远音接受自己的情感处境,如真接受自己身上发生的变故,雀缇接受无量的决定。无论生活给予什么,她们都接纳。像一面湖水。面对生活发生的种种,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纳。而不是逃避,逃避并不能解决事情。直面对境,会在其中得到历练。
我们在这个世间,与万事万物都存在联系。如果用显微镜不停的分析我们的身体,最终会发现,我们和自然来源于一体,密不可分。如果一个人一直深入自己的内心,其实是踏上了一条寻找自然真谛的道路。最终,会成为一个源泉,给予生生不息的“爱”。
正如第三章《诸神的宫殿》里面所写“在一朵花,一片叶子当中,包含着整个宇宙的信息和生命模式。人体也是一个宇宙。人们如果得病,大多因为业力或贪嗔痴三毒造成的污染和侵害。而一颗宁静、放松、善良、愉快的心,懂得原谅与接受的心,对我们身体有好处。”
在第四章《心咒》里也写到“人只能尝试做一个全心全意的人。有一天,我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全心全意。如果我爱一个人,我会以爱其他人的方式去爱。以爱这个人的方式去爱其他人,并没有所谓的特别的唯一的爱。所有人都是一样。以彼此的痛苦为痛苦,以彼此的快乐为快乐。爱一个人与爱很多人没有区别。爱并不在遥远的地方。但是我们为学习去爱,付出太多代价。最后才发现,爱在众生之中。”
一如远音、如真、雀缇、净湖为学习爱所经历的一切,我们也在爱的旅途中不断实践,长途跋涉。直到找到那个人,借由此确认自身的存在,并与彼此建立连接,最终将彼此之间的情爱升华为大的慈悲。明白所有人都一样,男人或者女人,异性恋或者同性恋,亦或其他,都是平凡的肉身,有着相同的感受,都是想要趋乐避苦,渴望得到真爱。
“他说,我知道你受过很多苦,所有的苦来自无明,来自我们内心的贪嗔痴。这些苦难让你翻山越岭,穿越地狱,浑身发出因为努力而闪耀的亮光。我看到的是你心中的亮光。你在追寻。如真。这一切磨砺应使你成为更为纯洁的人。”
这是看完这本书,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一段话。撼动心灵。二十二岁的我,也与人恋爱,又别离。反反复复,最终看到在关系中的自己,那是一颗拥有贪婪、嗔恨、痴迷,强烈我执的心。它无法承载真爱,是一个垢器。
当经历这些之后,我才明白,要让自己的心保持平衡和完整,洁净和明亮。如此才能够去爱。在苦痛中挣扎足够,然后才想要脱离。最终会生起一颗清明的心。苦痛是必要的。在《维摩诘经》里有“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这段经文。意思是说莲花是从淤泥中生长出来的,我们的清净与光明也是从染污和黑暗中生发出来的。它门在本质上无二无别。
这条生命之河没有起点和终点,黑暗茫茫无边。有一天我看到一盏顺水漂流而来的烛火,经过我身边。我在黑暗里跋涉太久,看到这明亮温暖的烛火欣喜不已。我捧起这盏烛火,脸庞被微微照亮。内心也与之相应,生发出微弱的火苗。我秉持这盏烛火,找到你。看到你在生命之河上点燃的烛火,这条生命之河因此变得温暖明亮而又壮阔。当你回首,你会看到,无数条生命之河上都闪烁着光辉。那些都是被你心中的烛火所点燃的。也微微照亮你的脸庞。
一次次遇见、交汇、产生连接。我看到你心中点燃的烛火,向你靠近。我们已经认识很久,我得以找到你,辨识出你。是我们曾积累过无数次善缘。
“有一年冬天你会来到夏摩山谷,你要记得与我相遇的意义所在。”
谢谢你,庆山。
这一世,我们相遇了。
文字:拟见
图片:公众号【庆山】
我们每个人
每件事物
每一刹那
都在呈现
这是一条必经之路
有一种微妙的因果
使万物殊途
有其归宿
END
关注随喜
见说归去应有路丨拟作闲人过此生
阅读 旅行 写作
分享 观照 慈悲
黄山学院在校学生
自媒体人
修心者
欢喜悦乐|离诸忧恼
心意柔软|诸根清凉
合作联系
微博: 拟见
微信: Padmameet
邮箱: 11159746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