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下臂部位 其正穴
【董师原文】
部位:在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六寸处。
主治:同其门穴。
取穴:在其门穴后四寸,即其角穴后二寸处取之。
手术:同其门穴。
运用:其门、其角、其正三穴同用(即一用三针)。
【诠解发挥】
穴名新释:穴名“其”,这也,所谓也。“正”,一则与正拳直刺有关,一则与附近之支正穴有关,即如同中白穴借用中渚穴而取名中白类似。中白与上白相去甚远,其“中”字实为借中渚之中而来。
定位及取穴:臂侧放,自其正向其角针斜刺,约与皮下平行,针人五分至一寸。
现代解剖:
肌肉:桡肱肌、短伸拇肌、外展拇长肌。
血管:后骨间动脉、桡掌骨动脉与静脉。
神经:桡骨神经、后肽下侧肱下神经。
维杰新用:顽固性便秘、小腹胀气。
【解说及发挥】
I.其门、其角、其正三穴均位于大肠经上。董师对此穴之原刺法是:臂侧放(此处之臂侧放则是指拳头直放,正拳之意,亦即三间及合谷穴在上),针斜刺约与皮下平行(即是用皮下针,是针对大肠经及肺经最常用的针法,所谓以皮治肺及大肠也)针人二至五分。我用此三穴有几种刺法如下:“针刺时采皮下刺,自其正透向其角,或其角透向其门。这就是皮下针法。另一刺法则系自大肠经向小肠经方向皮下横刺(也是皮下刺),皮下刺与肺应,能治大肠病。"
2.其门、其角夹偏历穴。在腕太极中,与肛门阴部部位对应。偏历与支沟、二白在同一水平上,亦皆与肛门阴部部位对应。支沟善治便秘,二白善治雀。又其角、其正夹温溜,温溜系大肠经郄穴,有调理气血之功,故能治,及脱肛。
3.治疗痔疮单用其门、其角、其正即能见效,但较费时,如于委中穴点后,再针此穴,效果尤其显著,可期迅速痊愈。余单川委中点刺出血,治疗焉飛一次而愈者,不乏其人。
4.本穴组对应肛周及阴部,在大肠经,透过肝与大肠通,能治妇科经脉不调及赤白带下,本穴组对顽固性便秘及小腹胀气亦有殊效。
5,董师以此治性冷淡十余次而愈。治疗范围仍不出腕太极,此处对应阴部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