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点滴】课间十分钟的小讨论
课间十分钟的小讨论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昨天晚自习下课,喝口水正准备离开时,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向我走来。她叫宋毓,粉白的小脸上是一双扑闪的大眼睛,很是漂亮。每喊她的名字,我总想起“钟灵毓秀”这个词,的确,这正是个有灵气的女孩子。
她向我陈述了课堂上的学习困惑。上午上课时,借助教材上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专题文章,我带领大家对所学的诗歌单元进行了一个脉络复习,并鼓励同学们自己画一画知识导图,梳理一下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脉络。上课的时间很紧,在课堂上画出导图的同学寥寥无几,留给我在黑板上作展示的时间也比较紧张,这个问题只好留给大家课下去自行完成了。但我知道,对于理科班的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几乎全部凭借的“义务”,主动性太低了。可这个女孩子却主动得向我询问她的困惑——梳理脉络时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没了思路。
见她问的诚恳,我便放下了手中的包,翻出教材,一点点地讲给她我的建议。一方面,我们需要理出一条时间线,一方面,我们需要清楚诗歌的发展。在这两条主线的交织中,把相应的代表诗人及作品标注进去,基本脉络就出来了。
跟她说的同时,一个男孩子在旁听得认真,之后也表达了他的疑惑。这还是他第一次向我提问呢。然后我就又接着跟他俩讲了一会儿,并且举例我才读过的杜甫的《月夜》,告诉他们所谓的风格只是主要风格或影响较大的风格,但这绝不代表诗人的诗歌只有一种或几种样子,诗人的作品一定是全面而丰富的,根据不同背景要做不同的理解和积累。这样,才可以对一个诗人有更全面的理解。同样,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也是这样的,虽然在发展在创新,但以前的种种精华也依然在传承,影响至今。
不知不觉间,课间十分钟便过去了。和他们沟通,是我在讲,但我也感觉到是我在听,是我在学。这十分钟虽然过得很快,但这十分钟的小讨论含金量却很高。语文的学习,正是这样,既要有广阔如海的积累,还要有自主思考的总结,学与思结合起来,才可以学到精妙,并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学生有心,老师开心,学生勤奋,老师更有力量!真希望这样勤学善思的学生能再多一点!
2020年12月8日星期二
后记
昨天,那个男孩子又问了一点关于绘制导图的问题,当时他已经写了三页了。今天上午,李国增把他做好的导图拿给我看,满满6页,清晰且有序,真是太棒了!
我拿着这六页导图给同事看,同事连连称赞,说“师不必贤于弟子”。
是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重复感叹着,也思索着,以后要花更多的心思在启发引导学生上呢。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