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临诊逸闻

民国老中医开方,“重一味”、“进一味”、“退一味”。有时候,听听魔都前辈中医的逸闻故事,对自己临诊也蛮有启迪。

  金百川,兼浙医与吴门医派之长,曾参与中国红十字会创建。

  【重一味】犹太商人哈同患热证,延中西医诊治,方药杂投而病无起色。金氏应诊,见其壮热不解,烦躁不宁,脉现洪大滑实,舌干苔腻,谓曰:“此热郁不得泄耳,其人禀赋壮实、腠理致密,因而蕴积日深,医者徒事托邪透表,于清热解里,实感不足。此表里俱实之证,时历一周,里实已重于表,徒事祛表无益。今惟倍用大黄以达积重之邪,庶乎有济。”当时,在场有人认为病人虽嗜膏梁肥甘,但持筹握算,心力内耗,虑其可能不任重下。但金氏持论不移,力主攻下,乃于清热剂中用大黄一两许,一剂而安。

  【进一味】吴兴某商患久痢不已,固涩之剂,育阴之味,时已备尝,乃求诊于金氏。金氏曰:“久痢则伤阴诚然,其所以屡进固涩、育阴而未获显效者,徒以敛阴而未及升阳耳。日行数十行,孤阳随阴下注奔泄,宛如轻车熟路,升降之权尽失,固涩、育阴自难生效,加以升阳助之,则病瘳矣。原方无疵,但加升麻一味即可奏效。”果如其言而利止。

  【退一味】沪绅某,患久嗽,服数方不效。邀金氏视后认为:原方中取培土益金以运脾化湿,湿化则疾自运、嗽自止,意则甚佳。然内杂麦冬一味,性偏滋腻,虽裨于肺,但不适于脾。运脾化湿以治嗽,遭此掣肘,效故不显。去麦冬,则其效当立见也。依言立方而嗽遂止。

  有人说中医如德云社讲究说学逗唱,我不当此话是“贬语”,郭德纲说过:别以为会说话能说相声,这里面也有大学问。同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