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王阳明《传习录》
解 读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因其宽阔的胸怀,容纳了千万条河流,才成全了自身的磅礴和浩瀚。王阳明认为心胸狭窄是灾祸的根源,而心胸开阔则是通往人生幸福之路。因为心胸开阔的人能在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远的风景。
心胸开阔的人有着像诗仙李白那样“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落拓和洒脱,他们不拘泥于生活的苟且,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和瑰丽的梦想。他们的心很大,不仅仅关心今天的晚饭吃什么菜,也抬头仰望星空、热爱文化和大自然。他们在脚踏实地的生活中依然初心不改、向往着诗和远方。
《尚书·君陈》里说“有容,德乃大”,意思是一个人要有宽阔的胸怀,德行才能广大。心胸开阔的人,能容别人所不能容之事。他们在聊天讨论的时候,遇到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不是拼命争辩,试图去说服对方,而是能够安静的听完别人的发言,不急于打断,尊重对方的话语权。
明代的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则在著作《增广智囊补》中写道:“能容小人,方成君子”。心胸开阔的人,不会过分在意于鸡毛蒜皮的小事,不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和生意伙伴争红了眼,不和周围的亲人朋友斤斤计较每一件小事的利益得失,而是以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看待人际关系中的迎来送往,从而收获真正的友谊与亲情。
心胸开阔的人,能够原谅他人的过错,不会抓住别人的一个小失误不放、大做文章。《左传·宣公二年》里面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身而为人,我们都会犯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及时醒悟,认真改正,就值得被理解和被原谅。
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别,很多时候不是取决于智商和财富,而是一个人的格局和视野。人的一生就好像一座城堡,打开你的心就是打开人生这座城堡的大门。心胸狭窄的人一辈子都在城堡中画地为牢。心胸开阔的人才能从城堡中走出去,去拥抱大自然,去见识大千世界的精彩,在更大的格局中去观赏更远的风景。
出身教育世家、状元名门的王阳明,在祖父王伦、父亲王华的教育影响下,28岁起随父同朝为官,后因直谏宦官刘瑾之害被贬谪贵州龙场,历经“百死千难”之后,终于悟得“良知”学说,并开启了他平定西南的戎马一生。讨江西宁王之叛,平闽赣两广民寇之乱,次次都是临危受命,屡建奇功,用兵之神,无人能出其右。
王阳明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王阳明把“勤读书”放在了第一位,他在给弟子的一封家信中还专门提到:“像侄子正思这样的孩子从小无拘无束惯了,现在已经到了读书年龄,你们切不可予以放纵啊。”后来,当他获悉正思学业大有长进后竟然兴奋地夙夜未眠,当即又写了封信对其大加赞赏,认为王家书香之风继承有望了。
“读书学圣贤”是王阳明年少时立下的志向,他后来所说的“读书学道”,又叫读书穷理。道是什么?理是什么?王阳明主张心学,在他看来,心即理,心即道,心的本体是至善,是良知,“至善是心之本体”,“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圣贤与常人的区别就在于圣贤悟到了良知并按良知行事,因此,读书学道,就是通过读书悟到自己的良知,“如诵诗、读书、弹琴、习射之类,皆所以调习此心,使之熟于道也”。
第一重境界:读书的价值!
王阳明小的时候曾一度痴迷于象棋,以至到了规劝不止、学不思进的地步,父亲(王华)感到他有点玩物丧志,有一次一怒之下将棋子扔进了河里。从此以后,勤读书、戒游戏、做良士、成圣贤便成为王阳明毕生的追求。
王阳明幼年读私塾,他有一天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最完美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王阳明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第二重境界:背诵经典,开启智慧!
王阳明在一封家书中说道:“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
王阳明告诉我们:我们自己背诵经典、教育孩子背诵经典,不仅是为了开启他们的智慧,也是借此使他们在反复思索中存养他们的本心,在抑扬顿挫的朗诵中弘扬他们的志向。
第三重境界:以无心之心读书!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如读书时,良知知得强记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终日与圣贤印对,是个纯乎天理之心。任他读书,亦只是调摄此心而已,何累之有?”
意思是在读书的时候总是想着科考,怎么办?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总有累亦易觉,克之而已。王阳明认为,只要悟到了良知,读书与科举并不相妨,读书时心也不会为科考所累。
第四重境界:养不动心,随机而动!
《孟子》上记载,孟子自称“四十不动心”。王阳明也十分强调不动心的功夫:“孟子集义工夫,自是养得充满,并无馁歉;自是纵横自在,活泼泼地:此便是浩然之气。”
王阳明提出“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八字真言时,正值江西的宁王造反,而他作为当地的最高官员负责平叛。当时,他的一个下属抱着一腔爱国热情想与宁王奋不顾身地作战时,王阳明问,兵法的要义是什么?这个下属答不上来,而王阳明随即讲了他的兵法要义,就是这八字真言。
第五重境界:发明本心!
《传习录》上记载,一朋友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
王阳明回答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王阳明说“晓得”是第一义,“记得”的第二义,二者有境界高下之分。因为记得只是你记住了书中的话,晓得则是你从自心中发现了书中的那些道理,这就是读书以发明本心。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