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养成“巨婴”,家长就要学会适时放手!

【家教智慧 第682期】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懒婆娘,不会做饭,不会缝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中,一天到晚什么也不做。这一回,丈夫有事出门,要好几天才能回来,懒婆娘吃饭怎么办?丈夫想啊想啊,终于有了主意。

丈夫做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饼,在中间掏了一个圆圈套在懒婆娘的脖子上。他想,这张饼,足够懒婆娘吃到他回来。

多日之后,丈夫办完事,急急忙忙往回赶。回家开门一看,懒婆娘还是饿死了——原来,她只是把嘴巴下的一处饼吃了,其他部分纹丝未动!

故事当然是编的,是用来教育人的。可是,故事也是来源于现实的,而当下我们的现实中,这样的故事好像越来越多了。

近日,据新京报报道:一个叫晨宇(化名)的男生,从小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18岁出国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元,却连预科都没毕业,回国后到大专院校求学,不到两个月就弃学回家,与游戏为伴,吃饭还要家人喂,仅剩下的交流就是向家人要钱……连吃饭自己都不能自助的晨宇,并非是个例,人们送给他们一个好听的名字——巨婴,特指年龄已是成年,心理和生活能力仍停留在婴儿水平的人。

巨婴是家长的过度溺爱的产物,每一个“巨婴”,都是“父母爱之洪水泛滥”的结果。

晨宇也不例外。据报道,晨宇是单亲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由于工作忙,再加之随后又各自组建了新家庭,因此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这使得他只好与游戏为伴,久而久之,小晨宇便失去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父母离异后,年幼的晨宇被寄养在奶奶家里,奶奶自然是将其视为自己的“心肝”,照顾的周到,用“无微不至”来形容那是再确切不过了。老人从不让乖孙子受丁点儿委屈,吃饭都是要亲自喂。

再就是父母离异后,总觉得对不起孩子,双方对晨宇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只要是儿子想要的东西,双方都会无条件地满足。在国外留学期间,不管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只要通话,第一句话总是问:“有钱没?”经济上,晨宇从来不懂什么是拮据,因为全家人都会咬紧牙关,满足晨宇的一切需要。

“再穷不能穷孩子”表达的是一种对孩子的关爱理念,这固然没有错,但是这个“不能穷”却并非毫无原则、永无止境的满足孩子的一切欲望,而让孩子失去“花钱概念”,将花钱视为“理所应当”“天然如此”,此种情况下,他们何能谈得上去体会父母赚钱的辛苦,金钱的来之不易呢?

父母爱孩子没错,希望孩子成功成才也没错,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也没错,但是,凡事皆有度,如果爱过了头,花钱没了数,那所有的爱就变成了害,所有的钱就变成了毒,就会使孩子成长为巨婴,不仅成不了龙,飞不了凤,连自己吃饭就都不会了!到最后,一旦没有了家长的照顾,就算把饼挂在他们脖子上,也难逃被饿死的命运!

不让孩子养成“巨婴”,家长就要学会适时放手!但愿巨婴晨宇,能惊醒那些还在“用爱养育”巨婴的家长朋友们!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