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莫曲解了教师劝孩子“买书”的良苦用心

【家教智慧 第753期】

近段时间,一则书店被“挤爆”的新闻刷屏,称开学第一天,某地一家书店挤满了前来买书的小学生和家长,书店门外也排起了长龙,而旁边的几家书店却很清静。据其中一位学生家长称,他们买的课外书只有这一家书店有。

此后,该地纪委监委、教育行政、公安、税务等部门立即组成调查组,到书店、学校了解情况,同时要求各学校要严格遵守教育部关于教辅资料管理的相关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教育部早有规定,禁止学校强迫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但每年开学季总会曝出类似新闻。这说明在不少地方,部分学校或老师受利益驱使,不惜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到指定地点买书,以达到谋取不当利益的目的。学校或老师指定购买教学辅导用书,不仅侵犯了学生和家长的自主选择权,破坏了市场交易的公平竞争秩序,而且违反了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甚至涉嫌通过职务行为谋取不当利益,显然不妥。

但是,就像炒菜要加佐料一样,学生的学习除了课本外,还是需要一些课外辅导资料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当下,各种辅导类材料名目繁多,鱼目混珠,哪一种、哪一本对学生学习更有价值,我想,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是难以分清的,还当依赖于“专业”的教师指导,因此,教师让学生“买书”,并非都是唯利是图, 我们不能因个别教师的违规行为,就曲解了所有教师一心为学生的良苦用心。

诚然,学校教师不能为区区蝇头小利就沦为书店的“帮凶”,但是,如果家长和媒体一听说孩子买资料是“教师说的”,就群起而攻之,相关部门见到有“投诉”,不分清红皂白,就进行“批评”、“警告”,就要“严肃处理”,也会凉了教师的一片热心,就会让教师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从而“独善其身”,不再“操闲心”——不再为对学生和家长的“买书”进行指导。如此情况下,就可能使家长钱不少花,买得“书”却质量低劣、实用价值不大,甚至误导孩子,花了冤枉钱!

有鉴于此,我觉得对“学校教师让孩子买书”事件当区别对待,如果确系学校教师利欲熏心,恶意让孩子买书,自当严肃处理,如果是凭职业良心,真心为了孩子学习,我觉得不仅不能“处理”,还当鼓励!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