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道《道德经》第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注释]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②毂:音gu,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
④埏植:埏,和;植,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
⑤户牖: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
[解析]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以上老子列举了三个例子,说明了什么是“有”,什么是“无”。轮毂中空的“无”和辐条,轮子的“有”构成了“车”,使其能发挥“车”的作用;陶土制成器皿,器皿中间的“空”被称为“无”,器皿的外壳被成为“有”;房屋的四壁被称为“有”,房屋中间的空的地方和门窗被称为“无”,正因为房屋的门窗和中空,才能住人,发挥房子的作用。那么人的身体若空了,住什么呢?当然是人的精神,载营魄抱一能不离乎,精神和肉体是不要分离的。平常人平时总是想着别人,实际上你的精神灵魂就总是在别人身上。所以修行的人,和常人做事都是相反,就要经常返观内视自己,“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就提出了“无”和“有”这个对立又统一的概念。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老子把万事万物都分为两个方面,一般说来,实的东西被称为“有”,虚的,空的东西被称为“无”,衍生出去,看得见摸得着的、向上的、明亮的、硬的、前面的、快的、男的、私有的、人的身体、五脏(实心)等等都属于“有”。那么看不见莫不着的、向下的、阴暗的、软的、后面的、慢的、女的、公有的、人的精神、六腑(空心)等等属于“无”的范畴。“无”和“有”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缺一不可,互相依存。比如,男人、女人;白天、黑夜;太阳、月亮;公有制、私有制;身体、精神;五脏、六腑。后来把“无”和“有”变成了“阴”和“阳”,演化成了阴阳学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阳极生阴,阴极生阳;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的东西给人以便利;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中空的东西发挥作用。
所以,只要放空我们的身心,把我们的位置放低,“道”就会像水一样源源不断地进入我们的体内。怎么样放空身心呢?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与人为善,守信重义,处理好政事,做好自己的工作,待时而动。心里没有什么忧愁的事情。然后用这颗平常心来观照自身,你慢慢就会发现身体空了,没了,这时你就证得了心经里面说的“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