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苍柏园——武汉随笔
(摄影均系原创)
东湖,武汉的一颗耀眼明珠,其湖光山色、旖旎景致,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可您知道吗?东湖的前身叫海光农圃,由一位叫周苍柏的爱国银行家创建。
11月2日,东湖苍柏园举行开园仪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亲手为父亲周苍柏的雕像揭幕。一个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东湖垦荒史,跨越近80年时空,重回江城百姓视野。东湖,武汉的一颗耀眼明珠,其湖光山色、旖旎景致,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可您知道吗?东湖的前身叫海光农圃,由一位叫周苍柏的爱国银行家创建。
前世
海光农圃,武汉最早的城市公园
1929年时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汉口分行行长的周苍柏,看到当时武汉鲜有游玩场所,许多市民沉溺于鸦片和赌博,十分焦虑。于是,他投入自己的绝大部分收入,在东湖西岸兴建了一个大农圃。在命名时,深谙传统文化并留学美国多年的周苍柏先生,用了一个传统且大气的名称——“海光农圃”,将东湖的景观赋予“海韵”,1930年对市民开放。 一个苗圃、一片桃林、一个专门观鱼的天鹅池以及一间米坊和一间香坊,面积约400亩,就是当年的“海光农圃”,以其出色的园艺和大气的风景很快闻名全国,也成为当时武汉市民最喜爱的“城市公园”。除了种植和养殖外,“海光农圃”还生产蚊烟香,在报纸上开辟“田间”专刊,进行农业生产科学普及、文学创作及抗战宣传。 后来,“海光农圃”范围扩大到东临东湖、西至老东湖路、南近双湖桥、北至海洋公园游泳场的大片地域,面积约3400千亩。1949年解放后,周苍柏主动将“海光农圃”献给国家,更名为东湖公园。为纪念周苍柏先生,如今修复后的“海光农圃”取名苍柏园,包括周苍柏纪念馆、雕像、周母桂花林等多处景点。当年的“海光农圃”已经分为东湖宾馆、听涛宾馆、听涛景区、翠柳宾馆、海洋世界、省博物馆。
今生
苍柏园,70余年后的惊艳转身 11月3日,苍柏园开放第二天。记者从东湖大门进人听涛景区,步行20分钟即到。穿过“海光农圃”牌坊,再往前行,周苍柏亲手所栽的7棵近90年树龄的桂花树华盖如云;2.3米高的三人雕像,是按照1937年周苍柏携带儿子周德佑、女儿周小燕看东湖的照片修建的,蔚然成景。走曲径,绕廊桥,水榭亭台边,“周苍柏纪念馆”掩映在一片浓荫花丛中。馆内陈列着80年前周苍柏生平事迹图片展及实物,展示了周苍柏的爱国情怀,以及他开锄拓荒东湖的艰辛历程。 馆外清香漫溢,馆内观者如潮,不少市民从三镇赶来参观。年过七旬的何昌亮老人是武汉仪表研究所的退休高工,他同老伴一大早从汉阳赶来,他们感叹道:在武汉生活了一辈子,到东湖游玩了无数次,可从不知道东湖还有这段历史,创建者周苍柏的一家还有这么多感人事迹,真不简单。 东湖风景区管委会宣传部部长何连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苍柏园长期免费向市民开放。挖掘纪念这样的城市历史文化名人非常有意义,不仅可以提升东湖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可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未来东湖风景区新规划出台后,这里将与新园融入一体。
寻访
陈勇,民间城市历史文化研究者,东湖风景区城管执法局的工作人员。他历时多年,四处寻访多方溯源,发掘出东湖前身鲜为人知的故事,如今周苍柏纪念馆的图文资料皆为他提供。他说:“这些历史遗迹,浓缩了东湖风景区的一段重要历史,更为我们留下一扇扇开启历史隧道的大门,未来还将成为闪耀着历史人文之光的景观。” 寻找“海光农圃”牌坊遗址 随着时光的流逝,“海光农圃”的遗存已经不多了,仅有一张模糊的牌坊老照片,却无法判断牌坊遗址具体在哪里。 在查访过程中,陈勇得知“海光农圃”牌坊的位置在东湖听涛景区南端的寓言园一带,进行多次实地寻访后,他发现了与老照片上排列相似的7棵桂花树。树的位置没变,通过与老照片对照比较,可以准确地判定牌坊的具体位置,就在寓言园“叶公好龙”雕塑正南方约15米处。 1930年以前,东湖西岸到处是乱石坟堆,从武昌城无路可通达。周苍柏开办“海光农圃”后,从武汉大学杨家湾湖边(今武汉大学凌波门一带),乘船过渡到听涛景区的老鼠尾,巧妙地解决了交通问题。“海光农圃”牌坊的位置,在今天看来是陆路交通的死角,当年却是进出“海光农圃”的唯一通道。 20世纪50年代中期,水果湖至东湖的乡村土路改造,改变了此前游客只能由水路进入东湖观光游览的状况,“海光农圃”的称呼及那座曾为东湖标志的牌坊,渐渐被人们遗忘。
“疑海听涛”清晰再现
以前对“疑海听涛”的记载只有一条,认为是上世纪50年代所建一个独立的牌坊。2006年底,陈勇在收集东湖历史图片时,发现一张较为清晰的“疑海听涛”牌坊风景照片,但其建筑风格不同于上世纪50年代东湖的其他建筑,牌坊身世难解成谜。 去年5月,陈勇在寻找“疑海听涛”牌坊时,幸运找到77岁的老人王民楷,他是东湖风景区历史上的首位专职摄影师。王老先生拿出一张珍藏了55年的老照片,激动地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1952年12月,年仅22岁的王民楷调到东湖风景区担任专职摄影师。次日下午,他转到“疑海听涛”景观牌坊前,这时胶卷显示已经用完。王民楷突然闪出一个念头,看能不能再抢拍一张,于是请一位游客给自己拍了一张。就这样,身着列宁冬装的王民楷保留下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 照片拍摄后不久牌坊被拆。半个世纪后,照片在进行放大处理后,牌坊包含的历史信息再现出来:牌坊落成时间为1931年,落款为“韵宣”,周苍柏的父亲。立于1931年前后的“海光农圃”牌坊,题写牌匾的也是周韵宣。对比证实,“疑海听涛”牌坊与“海光农圃”牌坊是同一个牌坊的正反两面。
七棵桂花树一片孝子心
在东湖听涛景区深处,有7棵茂盛的桂花树连成一片。这片桂花树树龄均在90年左右,高度达12米,树形优美、冠幅舒展,规则地分布在直径约七八米的圆圈上。是谁在当年把这些桂花树种成圆形,其中蕴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在东湖的早期资料里,没有这些桂花树的记录。陈勇曾辗转找到了一位当年“海光农圃”的见证人周松柏老人(周苍柏的远房堂弟),一段尘封的历史再次打开。 上个世纪30年代初,周苍柏先生的母亲驾鹤仙去,因其生前极爱东湖山水,于是周苍柏将母亲安葬在湖边的东端,隔着东湖与珞珈山遥遥相对。在墓的周围,周苍柏亲手种下了这一圈桂花树。 1958年前后“大跃进”期间,东湖要重新规划。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周苍柏将母亲的坟迁走,树下夷为平地,但这些桂花树侥幸存活下来。历经沧桑70余年之后,7棵树的树冠融为一体,又与东湖的山水浑然天成。中秋的湖畔,青山碧水中满眼金丝摇曳,幽香四溢的桂花让人疑为月中移来的仙树,成为东湖风景的一道奇观。
(文字来源:http://news.cnhubei.com/ctdsb/ctdsbsgk/ctdsb48/200811/t4871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