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容不下肉身,故乡装不下灵魂
年关将至,一年一度全球最大的人口迁移即将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演。也许你已经买好了回家的车票和飞机票,但是依然有众多背井离乡在大城市打工的人群望着故乡的方向一声叹息,他们抢不到瞬间即售空的火车票,买不起动辄千元以上的飞机票,他们一年358天在异乡打拼,每年仅仅期盼着有7天的春节假期和家人团聚,然而,这样的愿望也在大多数人心中成为一种奢望。
而买到票回家的游子们,坐在拥挤不堪的火车里,无心观赏窗外的风景,只盼着能够早点回家看到父母妻儿和年幼的儿女。
在这条连接故乡和异乡的千里道路上,正如北上广深容不下肉身,三四线城市装不下灵魂一样,一边是装不下灵魂的故乡,一边是容不下肉身的异乡。
据国家卫计委日前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2016年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占总人口的约六分之一。虽然6年来,流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有升有降,但仍保持较大比重。
报告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呈持续上升趋势,从2011年的27.3岁升至2016年的29.8岁。
为了寻求更好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故乡,在另一个陌生的城市落脚、生根。
每次回到贫瘠的故乡,看到的都是越来越多荒废的土地,没有年轻劳力种植庄稼,老人和孩子相守度日,期盼着每年的春节合家团聚。
一个家在陕西农村的同事,因为山路车行不便,每年回家来回路上的行程就要耽误将近4天,在家完整的日子也就三天而已。其实对很多异乡打工者来说,也就是七天的假期,总是感觉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完了!
即使这样,该走的时候还得走,但是他们内心的不舍又有谁知道?留在家里的孩子有多么不想让爸爸妈妈走,但是为了生存,他们并没有过多的在意这些,应该说根本没有精力,因为他们需要打工挣钱,先把孩子们养活,这才是主要的!毕竟能活下去,才能做其他的事。
认识一个武汉大学毕业的朋友,当时毕业后收到了家乡一个五线城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录用通知,但是他却毅然选择留在武汉这座他心中的大城市的一家不大不小的网络公司,从最基础的技术员做起。
很多亲朋不理解他的选择,都说回到老家工作多好啊,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和家人离得更近,而且小城市的生活轻松悠哉,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为什么偏要留在人才济济的大城市干着一份普通的工作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呢?
他后来在一次聊天时说,“我理解父母亲朋的想法,但是如果当时我压根没来武汉上学,我一定会很满意老家的生活。并不是说大城市就一定比小城市强,而是说,大城市给你的眼界,有时候会让你难以忍受小城市的格局。”
很多时候,故乡只是埋藏在心底,故乡之所以回不去,不在于空间上的距离,而在于内心的距离。
最近有一篇在朋友圈广泛传播的文章《我卖掉北京500万的房产,在老家生活的这两年……》,作者财四爷在文中讲述了大学毕业后,在北京的一家国企工作多年,并有幸拿到了北京的户口。2005年,看到有朋友开始买房,于是也鬼使神差地在北京西南三环买了一套116平米的3居的商品房。当时房价是4000多一平,总价40多万。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因为当时的工资也不过4000元。
买房时拿着家里的资助和自己多年攒下的几万块钱,首付了15万,贷款25万,10年期,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买下来了。
然而,5年后,作者还清了房贷。10年后的2016年初,又以495万的价格把房子卖了。
至于卖房的原因,一是当时工作上的不如意;二是家里年迈的老人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三是老家亲戚朋友的各种劝说;而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判断,北京房价已到顶,随时可能崩盘。于是,我以惊人的魄力把它卖了,同时也辞去了北京的工作。
手握500万巨款,像打完胜仗的将军一样凯旋,回到生我养我的老家——一个十八线农村。
于是,花了30多万,迅速把自家的破房推倒,重盖了一个三层小洋楼,给父母住。自己又花了40多万,在市中心里买了一套120平米的大三居。加上装修、买车,以及“借”给亲戚朋友、父母兄弟姐妹的赞助费,手里还剩个300来万,分别存了定期、余额宝,还买了理财和保险,坐收利息。
就这样,他梦想中的赛神仙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文中最后,有很多网友质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有人指责其没有长远眼光,小农意识,各种打击。
最终,现实也给了作者沉重的一击。
一年后,卖出的房子已经涨到了870万,涨了近400万。作者开始有了些许的不爽。更让他开始对故乡生活产生厌倦的是,生活中充满了天天打麻将、说话跟吵架一样、一下雨就满脚泥泞、一进村充满各种肥料气息的生活。
这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神仙生活。
想去上班,才发现这里根本找不到适合我的企业,甚至这里根本就没有互联网行业。 最终找到了一家和互联网沾边的工作,拿着2000块钱的工资也就算了,几天后才知道居然是做网管,还要修电脑。
一个在北京生活了10多年的外地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后,各种不适应。最终在遭遇种种打击后,决定杀回北京。
然而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当初相同户型的房价已经是900多万了,相对于我兜里的300万来说,仍然是遥不可及。于是,七拼八凑到了350万,付了首付,在同小区又买了一套近600万的小两居,70多平米。托关系又回到了原来的公司。
当然,这样的逃避并不是说不爱自己的故乡,也不是想要真正逃离,而是因为故乡已经装不下自己的灵魂,哪怕这个灵魂在高高在上的北上广深一样的大城市几乎是一文不值。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直在飞速发展,可是很多身居其中的人,一边为第二故乡的进步自豪,一边隐隐感觉,机会可能是留给了其他人,这种繁华,和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异乡之所以吸引无数的青年前赴后继,只是因为他有着相对公平的资源、有着全国最高的工资,有着数不清的工作机会,有着最好的商业、医疗、教育资源,有着承载灵魂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一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是一定更接近诗和远方。
电影《战争之王》中说:“人生的悲剧只有两种,一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二是得到了你不想要的东西。”
这就好比是你对待故乡和异乡的态度。得到了故乡却不想要,得不到异乡却极力想要融入。
《搏击俱乐部》中说,“广告诱惑我们买车子,衣服,于是拼命工作买不需要的东西,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没有目的,没有地位,没有世界大战,没有经济大恐慌,我们的大战只是心灵之战,我们的恐慌只是我们的生活。我们从小看电视,相信有一天会成为富翁,明星或摇滚巨星,但是,我们不会。那是我们逐渐面对着的现实,所以我们非常非常的愤怒。”
这种恐慌和愤怒真正的困苦其实永远都和钱有关系,都和我们基本的生存,吃喝拉撒,温饱有关系。更和我们所在的故乡与异乡有关。
之前某机构评选出了中国一二三四线城市排行榜引发集体讨论,其中提到了最有竞争力的二线城市,杭州比武汉、重庆等二线城市优越的地方在于,互联网产业在这里已经成了闻名全国的特色产业。就像上个世纪一提大庆人们都能想到油田,现在一提杭州,人们除了西湖还会想到阿里巴巴和网易等知名企业;提到武汉,人们想到的只是樱花和长江大桥;提到重庆,人们想到只是火锅。但是谁会为了火锅或樱花留在一座城市工作呢?
这其实就是一座城市的定位与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原著居民来说,一座城市其实无所谓好坏,因为从出生到老去,故乡的血液都已经融入了他们所在的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但是,对于从故乡到异乡的人来说,这种血液是流动的,只有流动的才是更新鲜和更具活力的。
异乡容不下肉身,但是能让我们的灵魂自由摆渡;故乡装不下灵魂,但是有我们无尽的思念。无论在异乡还是故乡,我们只是想生活的更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