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知止知足,可以长久
金童子:
尹喜问:照您这样说的柔弱和无为,那就默默无闻,既无名望也可能无收获,且功力按您说的也只能有细微的进展,这一般修道者可能都不理解呢。
老子答: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①?得与亡孰病②?甚爱必大费③,多藏必厚亡④。故知足不辱⑤,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释]
1、多:轻重的意思;货,财富。
2、得:指名利;亡,指丧失性命;病,有害。
3、甚爱必大费:过于爱名就必定要付出很大的耗费。
4、多藏必厚亡:丰厚的藏货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
5、知足不辱:今本没有“故”字,据帛书
(金童子)我的理解是:修道的人本来是不求名的,修道不是为了名和利。但很多人不这样,看那些显名的气功大师,虽然名动天下,利也多多,有几个能有好的结果呢。所以老子是反对出名的,更别说去为名了。就是道德经也是在尹喜的一再请求下而强为之。因为追求名利就有损耗,不利修道,也不合道。他说,名声和生命比谁重要?财利和身体比谁重要?道理虽然简单明了,但真正明白的又有几人呢。就是修道也一样,如果贪功急进也会适得其反,老子告诫说: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人在社会要知足,要知止,我们修练也要知足,更要知止。知足乃足,知止不殆。
笔者的理解:
《红楼梦》——《好了歌》
跛足道人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对于修炼的人来说,名利只是身外之物,是随缘而来,随缘而去。甚爱必大费,喜爱的太深,会花费太大的精力。心中有爱,不用深爱;心中有恨,不用太恨。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所以要想得道,就要时刻保持一颗清净心,对于名和利要随缘,自然,有则好,没有不贪求,不妄想。
多藏必厚亡,知足知止,可以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