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之殇,谁之错?

社工客
让连接产生美好
关注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裴静玮

    单位 | 山西医科大学

2017年也许是我难以忘记的一年,这一年备战考研,连带着对于社会问题的敏感度也直线上升,对于问题的思考不会那么肤浅了,对于实践的感受力也在接连不断的事件中愈发深刻,这一年里最让我痛心的是儿童侵害事件的发生,从保姆虐童案到红黄蓝,无一不让我发问:儿童之殇,谁之错?

儿童生活在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之中,无论哪个环境系统出现问题,其他系统也难辞其咎,没有人可以生活在割裂的环境之中,儿童也一样,他们生长于家庭,习得于校园,生活于社区,发展于社会,这是一个交叉相融的整合系统,彼此的联系本应该是密不可分的,却又为何这些系统彼此独立缺乏沟通联系?我想这些原因值得反思,和大家探讨的同时,也期待大家的思考。

无论学校还是社区变迁,儿童的父母始终不变,作为儿童的监护人,父母担负的责任比我们想象的的还要大,不仅是抚养儿童长大,还要护他们周全,避免受到伤害。可是父母们显然在这个社会环境下忽视了儿童保护的重要性,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在他们未曾察觉之时,已经有人把罪恶之手伸向了那一张张阳光灿烂的笑脸上,孩子们就如同枯萎的花儿,凋零……那也许是个可以预见的悲伤的故事吧。

最近几年儿童性侵沸沸扬扬,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对于儿童的性教育,然而当性教育教材,走入课堂走入校园,走近儿童时,父母们又反对,他们觉得这是教坏了孩子,这种文化不雅,以至于某学校的课程被迫叫停,而父母也难以启齿,中国文化里向来对于性文化是一种压抑的状态,很避讳公开讨论,这些知识很多时候是让孩子自己去摸索,以至于早孕,堕胎等乱象丛生,可是啊,父母们,你们想过吗?当孩子遇到侵害之时,如何辨别?如何保护自己?又如何告诉你们?这种压抑的结果就是对侵害的沉默文化,这即是对当事人的伤害也是对犯罪者的纵容,也无形中增加了受害人数量,这种恶性循环根源在哪里?可能父母要负主要责任。

我们经常抱怨是社会错,但是这样的抱怨有用吗?无论什么时候,社会上都会有恶人,都会有伤害,社会对于恶人的改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如更好的从源头上避免,让儿童认识到如何有效保护自己,因为确实我们无法做到时时刻刻守在孩子身边。抓住机会告诉孩子那些隐晦的话题吧,告诉孩子如果有什么异常,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告诉孩子无论什么时候爸爸妈妈都会陪着你,那些受到侵害的儿童很多时候是被二次伤害的,最让她们痛苦的不是侵害本身,而是侵害发生后父母的责怪和人们异样的眼光。

韩国有两部电影《素媛》《熔炉》,讲的都是儿童侵害事件,当时看完之后,觉得天都阴沉沉的,我们总说不要把世界想的太阴暗,可是有时世界就是那么阴暗,老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确实是我们应该遵循的,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

社会工作喜欢用生态系统理论来分析服务对象的处境,喜欢从微观、中观、宏观来提出建设性意见,可是我们在说,谁来做?谁来传达?显然实践受到了阻碍,我们作为社会工作者,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去推行,也算是略尽绵薄之力,告诉你的家人,你的亲人,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服务对象……希望你不放过任何机会传达这样一种理念,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有孩子会因此受益,只要有一个孩子,你所做的就够了。

我想,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用行动感染更多人,用我们的理念影响更多人,这些小天使就可以永远那么明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