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滑坡群现场初探

某中高山草原区自然斜坡的自然坡度约10~30°,呈现前部平缓,后部较陡的凹形地形,前部河流对斜坡冲刷严重,多形成高约10~20m的陡倾岸坡。坡体由巨厚层碎、块石土构成,含水量高,地下水位距地表约8m以内(十月份),后部有多处滑坡湖分布,坡体上泉水多处发育。区内陆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具有频度高,活动强度大,基本设防烈度为Ⅷ度,是我国内陆的主要地震活动区,近百年来,区内共发生了18次5级以上地震。
从现场看,在整个长约9.5km的斜坡范围内分布有三处大~巨型滑坡,滑坡之间由稳定突出的山脊分割,共同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滑坡群,且每个滑坡都具有多层、多级、多区的大型复杂滑坡特征。三个大型滑坡主轴分别长约500~1800m,滑坡总体积约3.4亿方。
一、滑坡识别
滑坡圈椅状、滑坡湖、滑坡湿地、醉汉林、地下泉、拉陷槽、多级平台.....

图1 滑坡湖

图2 滑坡湿地
图3 醉汉林
图4 滑坡后缘
图5 滑坡上的局部滑动拉陷槽
二、各区滑坡初步特征
1、左侧巨型:滑坡体积粗估约2.2亿方,呈现宽扁形特征,滑坡的坡面呈现波浪状起伏状态,呈堆积扇形成散落于斜坡前部。滑坡主轴长约1800m,宽约2500m。滑坡富水,可以明显的分为多个滑区,多层和多级滑动的特点。且各个滑坡单元之间稳定度差异较大。
图1 左侧体积约2.2亿方的巨型滑坡
2、中部滑坡:段滑坡体积粗估约2000万方。“滑坡呈现典型的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状”,滑坡从后部山体滑动时经过原滑坡剪出口部位的基岩“瓶颈”段,呈堆积扇形成散落于斜坡前部。原滑坡主轴长约700m,最大宽度约600m。滑动后的距离约1000m,呈典型的富水碎屑流状态。滑坡“流动”的痕迹明显,滑坡滑移后的原位山体呈现典型的凹槽状。
图2 中部体积约2000万方的巨型滑坡
3、右侧滑坡:该段滑坡体积粗估约1亿方。滑坡呈现典型的“宽扁形”形态,滑坡的后缘基本位于中部滑坡原位坡体的剪出口一线,即位于中部滑坡滑动时经过的基岩“瓶颈”一线。滑坡后部多有较为古老的错台,呈典型的老滑坡形态。原滑坡主轴长约1000m,横向宽约2000m,滑动的距离明显较小,基本呈现在原位的蠕滑状态,滑坡富水。
图3 右侧体积约1亿方的巨型滑坡
三、滑坡成因
1、滑体为易于渗水的大型冰水堆积体和相对隔水的泥岩、泥质显粉砂岩等共同组成,形成了易于滑坡的地层。
2、下部河流冲刷严重,形成了高度不等且不断坍塌的冲刷岸坡,不断的降低坡体稳定性,极易诱发滑坡。
3、区内陆质构造活跃,地震强烈,极易诱发滑坡的形成。其中在2012年6月区内发生6.6级地震时就诱发了左侧滑坡之中一个大型滑坡滑动。
4、区内降雨量800mm以上,且地形上具有很好的汇水区,草原区坡体富水,使坡体具有易滑的地质环境。
5、从地形地貌上看,滑坡后部存在断层通过的迹象。断层使坡体地层破碎,并成为滑坡发育的后缘。从整个大的滑坡群形态上看,长9500m的范围内发育如此大规模的滑坡是与区内发育的大断裂和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作为基础的。
从现场看,右侧滑坡后部山体多呈“三角面”形态,远处的山体呈现明显的“凹形”,结合区内陆质构造来看,该滑坡群应是依附于大断裂发育而成的(即可能为那拉提断裂或其次级断裂),这也是大型滑坡或滑坡群发育的常见形态,这是区内滑坡群形成的是最主要因素之一。
图4 滑坡后缘的断层三角面和远眺看到的凹形山体地貌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在地形较陡的高山、峡谷地区如果突然发现有相对较为平缓的地形出现时,一定要慎重考虑该平缓地形是否为大型滑坡滑动后所致。而当坡体后部出现圈椅状地貌、滑坡拉陷槽与滑坡湿地或滑坡湖和地下水位丰富与泉水多有出露时,该类地形地貌就恐怕多是滑坡所为。切不可久旱逢甘霖般见到平缓地貌就把自己投入到滑坡的怀抱。

四、滑坡稳定性分析

1,左侧和右侧各上亿方的滑坡,坡面整体上呈现波浪状,这是典型的滑坡欠稳定而难以形成宽大平台的特征,这说明左侧、右侧滑坡整体上处于蠕滑状态。且坡体由于富水而浅层变形较强,地表多有新发的滑坡后缘、长大拉裂缝等变形迹象。

图5 新近发生的局部滑坡

2、左侧、右侧滑坡受下部河流常年冲刷严重,岸坡变形强烈,因此,坡体的稳定性会进一步下降。

图6 河流冲刷坍岸严重

3、中部滑坡在地震作用下形成远程碎屑流滑坡后,滑坡的滑移距离大,虽然滑坡前缘被河流冲刷严重,但由于滑坡前缘呈现非常宽大的平台状抗滑段,故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滑坡中后部自然坡度较陡部位,由于滑体富水,坡体存在浅层蠕滑变形的情况,这与河流冲刷造成岸坡不断坍塌形成边坡问题一样,是滑坡的局部稳定性问题,目前来看,对滑坡的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小。

4、坡体地下水相当丰富,随着岩土体时间效应积累,尤其是区内陆震烈度高而频率大,坡体存在进一步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局部或整体复活的可能。
5、从目前来看,在该滑坡群如果布置填挖工程,将可能对滑坡产生较大扰动,这会进一步加剧左侧、右侧滑坡的变形速率。
综上,该滑坡群除中部较小的碎屑流滑坡整体上处于稳定以外,左侧和右侧的巨型滑坡整体和局部都处于欠稳定状态。即该滑坡场地不适宜开展工程活动,而应进行绕避。且绕避工程一定要考虑不利工况下滑坡变形对河流和对绕避工程的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