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珠携疑问轩源,再论受体解基本
苑城回来又一周。周日清早,轩源打通了小珠的电话,约出来丰顺轩饮茶。
兴隆、小珠忙把需料理的家务搞定,匆匆赶到,轩源已开好茶位等着二人了。
隆珠二人向轩源问候,小珠问道:“师父,忙完了?可以出来打拳了?”
轩源笑笑说:“家里事多,又遇上放暑假,孙子放假报了培训班,他爸爸妈妈工作忙得很,我便负责接送小孙子上下课。师母身体需静养,不能操劳,我就脱不开身了。”
“虽然我来不了,但是我一直有关注你们的动态,最近大家练得如何了?”
小珠便讲讲金都、苑城之行,并打开釆录的打拳视频给轩源看。
轩源看了几个,连连点头:“不错!大家都有进步!这两个地方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小圈子,可以讨论交流,这样提高更快。”
“从这两个地方,可以看到大家打拳一些共性的优点或不足。现在大家都知道要安静地去打拳,精神也饱满,这是好的地方。比较明显的缺失,就是骨头动了,比如大椎、腰椎、肘、膝等。骨头至阴,是不可自己主动的,打拳时的动是因符合了太极球的运行规律。推手时的动是因对方推动而动的,也不是主动。”
“骨头与骨头之间,即骨节之间,永远是打开的,不能自己挤迫自己。一挤迫,就没有空间了,打拳时,要观照到自己所有骨节是饱满的,不动的,打开的。”
“骨髓里是空松饱满的,这不是人为主动地去做,是深深处的内里透发出来的。”
小珠想了想,说:“这次两地行,伟城师兄和小明、小余师兄对当地的师兄师姐进行了一些调整。在金都,针对的是他们被动作束缚着,太极球的外境不清晰。在苑城,则针对站桩和弓坐步的调整。调整后他们的拳架马上就不同了,整了、畅顺了。对于初学者,往往他们对自己的身心结构还不清楚,能流畅地把动作盘出来,能把弓坐步的虚实转换表达出来,已是一个大关了。”
“至于骨头不动……皮包肉,肉包骨,骨头看不见,这更是潜心感知,是一个静的功夫……静到可以感知骨的运行状态……”
轩源:“骨是最内在,最致密的,只不过是练习的层次不同而已。”
小珠:“这次和金都、苑城的师兄师姐聊拳,都提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对那个球的外境意境,不清晰。头脑中知道要建立一个太极球的模型,但行拳中只能小部分小范围的感知,通常脚下和身后的球的模型没有感觉,这想象与真实之间好像隔着一个玻璃屏。”
“我能理解他们的困惑。虽然我也和人家讲身轴、丹、太极球、无极球等等,我打拳也是这样去打,但是我的丹、我的太极球真的成立了?还是只在想象中?或者我的丹啊、太极球啊就是假的,不成立的,那我如何去改?去做?”
轩源:“看问题要放在一个大背景里去看,不能纠结于细枝末节上。关键是,你与天地的关系,确立没有?我之前有讲过,人是一个受体,天地是主体,人只是天地能量与信息而产生的一个果。”
“从受体的角度,就是真实地把天地的景象呈现出来。当一个人的心越清静,就越能清晰反应出主体的景像。如果以'我’为主体,'我’去表现什么,那就扭曲了真实,反应出来的东西是假的,虚幻的。”
“方法已提供了很多,大家抓着一个适合自己的去练,比如五点的打法,十一字诀的打法,五大法等等。”
小珠听着轩源说到此,恰触碰到兴隆的心结,便顺着话题说:“师父,您的理念我很认同,也按您的方法去做。比如打五点,我以为我是五点打的,但旁人一看,不是!打了很多点出来了,而且不是摸同一球壁的点,是突出了的点,或凹陷了的点,或硬实了的点……而且很多时,自己打多了或打少了的点,自己都不知道,那怎样才真正是打五点呢?”
“我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往往是在天地轴拉不紧,上下盘联不上,以致塌腰翘臀、斜轴没有支撑力、弓坐步的实脚主动前弓引致偏胯、实脚虚不了、虚脚委中撑不开、虚脚扣不上、压胯夹胯,胯没有浮意等等这些基础的东西,又要回头练。”
“但往回走,并不容易,因为见闻增加了,未必能静下心去找。但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成为打五点、十一字诀、或者五大法的障碍了。”
“即是说,在搭构载体这一层,我们还有许多的未练到或不知道,是不是有个阶段性的练习要求,该练轴时练轴,该练步时练步?该站时站,该坐时坐呢?”
轩源:“小珠,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可以要求自己这样去练,但不能强求别人都这样练的。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一门精深地去练,练的过程会有各种问题,感受到了,慢慢克服,慢慢走出来。每个人的情况和领悟力都不同的,不能僵化、机械化地要求,拳不是工业品,不可能个个一样的。你蒲师叔,我没有特别要求他怎么练,他三年不打拳以忘记旧有,再重新练……这是他自己选择的方法啊。”
“我就是不断地自问,反省,尝试,检验,这样走出来的,没有谁要求我一定要将身法步法练成如何如何,才升级去练所谓高级点的东西。小珠,你不要被一些世间法所迷。世间法没有错,但有局限。为什么不在天地中奔驰,寻找呢?”
小珠想想,也是!因见到大家的烦恼,就想找到解决烦恼的锁匙,但锁匙,在各人自己身上呀!
“师父,您这样说也是,还是要从个人身上看待,看他对拳的兴趣点和投入度,即他本人需不需要。再则是他能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回去能不能自我反思和克服……如果过分强调练轴和弓坐步等这些具体的方法,不一定就能达到想达到的效果。”
“但是如果这些基础的东西都不过关,又无以承载那打五点呀、五大法呀、十一字诀等等,真是矛盾。”
轩源:“连十一字诀、无极球、太极球这些都是假的,何况这身轴、丹、弓坐步呢?”
兴隆嘟哝地讲一句:“那么就是没有得练?练的什么都是假的,那还练什么?!”
小珠望了兴隆一眼,再向轩源问道:“师父,是不是这样理解:基础的身轴、弓坐步等,是练好拳需要的。但这些基本功,是为了符合太极球的旋转滚动状态,本来如此的。不要脱离这个大背景去练拳或基本功。”
“这样,我也明白兴隆为何纠结了。比如展指突掌,是本来就这个状态的,去做就可以了,不要找那么多注解、方法,离开了要达到的外境,法上求法,烦恼无穷啊……”小珠说罢,小心地望向兴隆。
轩源说:“是啊!太极球壁不是有球的弧面吗?展指突掌,只是手掌整个摸着球壁,摸到了自然就展指突掌的。”
兴隆有点着急,道:“我如果刻意去展指突掌,手、胳膊就会发硬、出力。这与拳理不符啊。但我找到一个参照点,就能将掌立起来了!”
轩源道:“其实是信的问题。如果信太极球,信摸着球壁内弧了,就做得到了。”
小珠点头道:“他对打拳时建立太极球这个外境,太极球被无极紧密包裏的这个模型未能理解,打拳还在空间上分别,或者在阴阳上分别,或者停留在身体的一些感觉上……”
轩源说道:“所以太极拳最难的地方,是转变思维方式。越有越好,越好越有的观念纵横世间,要看破、放下,真不容易。撼山易,撼心难啊!”
“兴隆,你喜欢有法在身,我也有教法,但不是你希望得到的法。我一直强调点点松,由始至终点点松。这一点才是需要执着去找的,而不是如何以法取人胜人,那些小技耽误心性,沉迷其中,远离初衷。”
“因为如果松不了,还挂着力的,那些法是没有用的!我所演绎,是松的效果、虚的效果、定的效果、空的效果,我以这样的效果,去引导大家往松空的方向走,明白松空了,这些效果才真正出来的。”
“以你现在的功力,你和别人玩,也能玩得起来。但是你还未明松空,一旦对方比你松,比你空,你的那些法是没有用的!兴隆,你的注意力还是回来自己的内在,不要外求,有求则苦啊!”
兴隆闻言,并无多话,起身再斟茶给轩源,不觉时间已过九点,匆匆埋单往练功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