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办的酒席,变味的人情

滥办的酒席,变味的人情

作者 蒙鹏

孔夫子两千多年前说过:“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人情往来,在日常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红白事情,自不必说。小时听父亲说,有位市长,考妣归冥,子娶女嫁,却常吃酒,破费甚巨。常思收回,苦无事由。一日路遇一乞丐婆,迎回家中,待若亲母。其妻万般不愿,奈市长坚持,也精心伺候。老太太享福两年,溘然仙去。市长大办,风光大葬,广延宾客,所得颇丰,其妻顿悟。市长也大得人心,善举广传。

璋弄玉之喜,亦属稀松平常。听说过一件事。某村喜待满月之酒,某户无添丁之喜,却经常被请,破费不菲,便思弄些事由,以衡收支。恰好母猪产仔,便也大宴相庆。从此村中满月酒之风遂息。

乔迁之喜,也是酒中大户。记得以前乔迁之喜,都是买几串鞭炮,在新家中置酒庆贺,算是烧了锅底,搬了新家。而今乔迁之喜,庆祝场所直接搬到餐馆里,庆祝方式也变为流水待客。新家的模样是见不着,但这并不减少喜庆的人气。某家从二楼搬到三楼,大肆请客,村民颇有微词。还有一家因着国家的危房款,自己“陪嫁”一点,盖起了两间砖瓦房,遍请亲友。他平时走动得少,去的人稀稀拉拉,饭菜剩下大半,时值三伏天,送邻人喂猪,成为村中一时笑柄。

每年的六七月,是餐馆中最高兴的时候,状元酒来了。虽曰状元酒,但不一定攀枝折桂才可请。考上名牌自不消说,重点可请,一般本科可请,专科可请。最不济的,提着行囊,揣着银行卡去读技校的也请。有人问吃酒回来的人孩子考取了什么学校,答曰:“问了,连他家的大人也不知道!”我想,大概是说不出口。

至于剃毛头(孩子出生后不用剃头刀刮发,至六周岁或十二周岁才剃,谓之毛头)、背新神(迷信活动)、跳菩萨(迷信活动)、迁阴宅等,更是不可胜举,未能尽述。

频繁办酒,让人们苦于人情。有人为了吃酒,变卖牲畜。有的因为手头一时紧,借钱吃酒。更有的找不到借处,贷款吃酒。吃酒的人情,已经变成了部分家庭严重的负担。听长辈说,某人苦于人情,便想知道往来之数。于是定下规矩:有人请吃,照去不误,却不随礼,该送多少都投入一盒中;自己办酒时,却不收礼。十余年间,开盒点验,有十几万之多。我不得不佩服此兄的毅力和魄力,也深知他的苦心。

办理酒席需要人帮忙。频繁办酒,给正常的生活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丧事呢,一办就是十来天。最少的结婚或是其他的酒席,也要两三天。族中一位在外打工的叔叔告诉我:“不是不想回家乡来发展,实在是不敢来。人家有事,不去帮忙不好。三天两头的请假帮人,单位肯定把你开除。还有,沾亲带故的,甚至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也要请你吃酒,哪点工资,养家糊口都困难,对于人情客往,实在是吃不消。”

更坏的是,滥办酒席,容易形成虚荣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你办,我也办。你有名目办,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无中生有也要办。你大办,我也大办。你送出去的人情多,想个法子也要捞出来。于是放假,多数人在吃酒,或是在去吃酒的路上。碰到几家撞日子的,一家几个人还要分配着去吃。滥办酒席,已让人们苦不堪言。

还好,针对滥办酒席的情况,政府早已出台了相关强制措施。规定只有本人结婚以及四大父母的酒席才能办理,喜事办理之前要进行申报,丧事办理之后要报备,且办理的酒席桌数,宴请的人群范围,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还畅通举报渠道,明确监管责任,注重正面引导。

目前,滥办酒席之风已经被刹住。但是,稍一不注意,又有反弹的趋势。因此,每到酒席办理的高峰期,有关部门都要出台通知,重申政策要求,时时提醒,处处警醒,让人们牢记酒席办理的范围,知晓滥办酒席的后果。

当然,除了政府出台的强制措施外,将酒席办理写入村规民约,正面引导人们合理办理酒席,文明办理酒席,也是不错的办法。同时,也要加强政策宣传,形成节俭办酒席为荣、滥办酒席为耻的社会风气。把人们从滥办酒席的牢笼中解脱出来,正常生活,抓好生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抵制,自己不滥办酒席,不吃违规的酒,不赴无聊的宴。

作者简介

蒙鹏,贵州纳雍人,生于1983年10月,爱好文学,偶有作品在报刊发表。现供职于纳雍某单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