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医生结合病例解读《方剂学》之:桑菊饮1
为大家结合病例解读《方剂学》《方剂学》是中医学的核心课程,在过去叫汤头。本系列科普文章,适用于在校大学生,青年中医师及自学中医者,广大病患友切勿自己开方治病,有病,我还是主张找医生面诊,因为对于中医而言,脉诊是极其重要的,这个思想,我会贯穿我科普文章的全部,大家可以慢慢体会,脉诊对于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性。
好,今为大家解读第一个方剂:桑菊饮。组成:桑叶 菊花 桔梗 杏仁 连翘 芦根 炙甘草 薄荷
下面是一个运用桑菊饮的病例:刘某,女,28岁。1965年8月30日初诊。昨日受凉后,出现鼻流清涕、喷嚏、头痛、头晕、微恶风寒,咽痒,舌苔薄白浮黄,脉细数。证属太阳阳明合病。予桑菊饮加石膏。处方:芦根五钱,桑叶三钱,菊花三钱,连翘三钱,薄荷二钱,杏仁二钱,炙甘草二钱,生石膏一两半。上药服2剂,症已。(冯世纶.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谢医生解读:首先,是一位年轻女性,季节是夏季,夏季多风热。鼻流清涕、微恶风寒,咽痒、喷嚏,这些都是风邪的表现,但风重于热。因为“寒伤阳”,恶寒越重,阳气越受损严重,本例为微恶风寒。舌苔薄白浮黄,舌苔已经泛出黄色,但比较浮浅,为浮黄,说明内有热;脉细数,本脉一般主:阴虚,脉道赖血充盈,细数脉主阴虚内热。以上四诊合参,辩证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合病,立法:疏风清热,内清理热。处方如下:芦根15g,桑叶9g,菊花9g,连翘9g,薄荷6g,杏仁6g,炙甘草6g,生石膏45g。
本处方为桑菊饮加生石膏组成,桑菊饮用于疏风清热,祛除在表之风邪,生石膏用于清阳明经热,去掉桔梗,因为无明显的咳嗽、咳痰。本病例,如果舌苔没有呈现黄色,是不能够用石膏的。可见,四诊合参的重要性。另外,本病例,解表药药量不宜过大,因为脉细数,汗出过多伤阴,会进一步加重阴伤,而且,服用汤药也不宜时间过长,本病例,二副药,就已经痊愈,如果服用时间过长,会加剧阴伤。
好,下一次,继续为大家讲解桑菊饮的临床病例。
医生简介:谢勇医师,大同大学医学院肿瘤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