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不漂亮的小楷,该如何欣赏?

傅山楷书宗法魏晋,八九岁时即从钟繇入手,继而学王羲之、颜真卿,至二十岁左右,已“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无所不临”。其书重骨力,参以钟王意趣,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中年以前已得时誉。

其对楷书见解独到,主张写字要正极奇生,归于大巧若拙,并针对当时媚俗的时风,提出作书要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他说:“楷书不自篆、隶、八分来,即奴态不足观矣。”
楷书是从篆、隶书演化而来,增加楷书中篆隶的笔意,可具有厚重古朴的气息。
高效学书法

海量书法教学视频,收录数万幅历代碑帖,孤本珍本。历届国家级书法展全集,五千集百家讲坛,最专业的书法学习号。
1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傅山小楷,朴实古拙,笔力浑厚,表现出一种端庄严肃的意境。其以理法为基础,追求小楷的意趣,意近庄重,以意趣为尚者,意近飘逸,在用笔质地上保持着汉魏质朴的遗意。
其小楷笔势之美,在书法的表现上,是其遵循与主体的生命意识相对的客体性的东西,其不把汉字作为单纯的汉字,而是视为一种结构、一种关系,加以配合、控制,来表现他心目之中的美的理想形式。
其落笔因势利导,随机生发,自然笔态横生,姿韵迭出,汩乎其来,有沛然不可阻遏之势,达到心手相应的审美自由之境。
傅山小楷《心经》写的很静。可以想象到其抄写《心经》时,沐手焚香,心静如水,全神贯注。从字里行间可看出,有一种若不经意、平静细致的美,它摒弃了一切剑拔弩张、锋芒毕露的表现,在不激不厉中达到一种平和自然的含蓄空灵之美。
傅山小楷《心经》是一部佛学经典与书法经典珠联璧合的艺术精品。笔法功力之深和笔法之妙,在严谨的楷则中能见指腕虚和、灵动飘逸的气质。《心经》点画圆润,呼应巧妙,浑然天成。
其小楷《心经》之所以典雅高古,是因为其点画与结字在形态上,因势生形,因势利导,自然成文,无心而有态,它的每一个点画都被安排在恰当的位置上,合乎情理,能合乎自然。
从章法层面而言:通篇楷法精绝,清逸出尘,有晋唐遗风。采取竖有行、横无列的传统小楷章法。字距排列紧密,字与字之间高矮相间,宽窄成趣,轻重互生,收放得势。左右行之间通过笔画伸展揖让又保持联系,如银线穿珠,满目琳琅。此作整体透出一种平和简静,如老儒捋髯,款款而行,静穆隽永。
傅山在顺治十一年(1654)六月因受宋谦谋反案所牵连,在太原被捕入狱,即所谓的”朱衣道人案”。傅山在狱中曾手书《金刚经》,时年四十八岁。
傅山小楷《金刚经》,格调疏逸隽永,精严素朴,是其小楷书法的经典之作。写得笔笔精到,以顺势起笔为主,笔锋入纸之角度随势而为,笔画方圆并用。字体端正凝重,点画超逸典雅,生动古拙。章法布局率性随意,行距疏朗,字距紧密,稳中有变。可知其法乳钟繇、、王羲之、颜真卿诸家,在古拗而浑朴的格调中感受到有一种如古井沉潭、老袖坐禅、闭门悟道的浓浓禅意。
傅山小楷《金刚经》把观赏者带到了庄严肃穆的清静佛地,如同听他向我们娓娓动听地朗读佛家经典,使我们屏住气息,体会到心灵的震撼。整幅作品笔势劲健,精气内敛,达到了天人合一、人书合一的艺术境界。
傅山书法审美崇尚”朴素””自然”,反对过分雕琢。其强调”拙”,但拙亦需自然为之,所以他说:  “拙不必藏,亦不必见。杜工部曰用拙存古道。内有所守,而后外有所用,皆无心者也。藏与见,皆有心者也。有心则貌拙而实巧,巧则多营,多营则虽有所得而失随之,究之得不偿失。’”
其书学思想强调”自然”而摈弃”人工”,老子讲”道法自然”,道之美即自然之美,而妙真经说”自然者,道之真也”,道之美即自然风格之美,即”真”,”真”即本性的,不加修饰的美。
其小楷《心经》《金刚经》洋溢着一种质朴天真、自然平淡的气息,朴素而不浓艳,深沉而不恣狂,含蓄而不恢奇,它不事雕凿,表现出一种朴素自然,平淡率真,浑然天成的审美境界。
其小楷《金刚经》,有笔趣,有墨趣,有意趣,有古趣,有天趣,有雅趣。所谓墨趣是指墨中有韵,所谓意趣是指风神性情,所谓奇趣是指姿态生动,所谓古趣是指质朴自然,所谓天趣是指真率醇朴,所谓机趣是指因势变化,所谓雅趣是指平淡简静。
其小楷古雅之中天趣溢发,朴实之中富有异趣,不著一点色相,不带丝毫做作,意味醇厚。其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精神意态,其所产生的美感,能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
原题:《傅山小楷<心经><金刚经>审美意蕴》
作者:杨天才(本文节选自《中国书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