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的英雄之旅与浮士德传奇(深度长文) | 社工漫谈
(ID:shegongke)
作者|潘琳
『社工客』原创专栏特邀作者
官方版:
潘琳,首批国家、天津市两级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社会工作硕士(MSW)研究生,师从陈钟林教授,社会工作师,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沙游治疗师,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沙游治疗师。从事社会工作十年,服务于项目管理、行政工作、教育督导、儿童、青少年、寄养家庭、志愿者管理等领域及群体。
私家版:
潘琳,流浪者、战士、魔法师原型主导的社工,喜欢阅读,什么都读,醉心瑜伽,没事就练,爱好茶道,不停地喝各种茶,喜欢沙游,天天实战,经常培训,现致力于社工沙游模式的推广与普及,近期与武汉某211、985高校社工系合作建构社工原型理论,时常希望与社工同行们聊聊。
本文大概
12865
字
读完共需
15
分钟
系列连载·总题
原型多棱镜:照出当代中国社工的心灵影像
镜子里装满了人
不为人所见的人,望着我们。
被人遗忘的人,记着我们。
我们看到自己,也看到了他们。
我们离去之时,它们是否也会离开。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2013)
原型心理学的多棱镜中装满了各色社工原型,
在不为人所见的无意识深处的他们,望着我们
服务过的人们和同路人,记着我们,
我们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他们。
无论走到何处,它们都会与我们不离不弃。
——潘琳
总序 | 社会转型期社工需要经历怎样的英雄旅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持续经历着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变迁。一方面,“经济成为社会主导观念和内在价值”(范时杰,2012),另一方面,社会流动持续增加,社会结构转型加速,社会分化日益加剧,大众思想观念解放与多元化发展明显(风笑天,2014)。
与社会变迁同步成长的社工必然经历一条打上变迁痕迹的社会化道路和心理发展历程,既面临着严峻的职业困境,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发展性需求。适应社会变迁,应经历怎样的人生与职业旅程,是每名社工必须面对的生命课题。
2015年,笔者曾尝试做一个社工原型故事的连载,以期全景展示当代中国社会的芸芸社工众生相,已发表3篇文章,即《“我们从哪来?我们是谁?我们往那里去?”——原型心理学魔镜下的社工生命之旅》、《LOST and FOUND:自性化旅程中社工的心灵朝圣——原型版社工心灵简史之流浪者/追寻者篇》、《最暗的夜,最亮的星——原型版社工心灵简史之孤儿篇》。
原型是“潜在的模型”,包含了所有可能性,是所有生命的根源与目标,是心灵体验的基本形式,既吸引能量也发挥能量(Barbara A.Turner,2016)。詹姆斯·希尔曼继承发展了荣格原型学说,指出原型是最深层次的心灵运作方式,是掌控自我认知和世界认知的灵魂根源,类似于其他领域不证自明的公理、模型或范式(Carol S. Pearson,2015)。
在继承荣格和希尔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卡罗尔·S·皮尔森拓展了原型的概念内涵,增加了社会化层面的探索,赋予原型更多操作性元素。她指出原型是心灵和社会系统的深层结构,类似于自然界的深层结构“分形”(fractal),同时是个体内在潜能与随时可以求助的同盟、向导(Carol S. Pearson,2015)。
潘琳(2015)也曾撰文指出,心理原型的功能与社工职业精神颇多相通之处,社会角色和心理原型之间存在一条无形的纽带。社会化层面,原型是我们在社会剧场上扮演角色的好搭档,在心灵层面,原型是我们心灵深处的灯塔和能量库,指引我们在无意识的海洋中遨游而不迷失方向。
“虚弥纳芥子、芥子藏虚弥”,原型仿佛混沌未开的世界,而它又超越了时空,幻化为神话、梦境、宗教、艺术,成为一本记录人类集体记忆的永恒而神秘的相册。无论是个体、家庭、企业、社会组织、社区成员在社会和心理层面的探索旅程都离不开原型的指引,每一种原型都代表一种人格,负责不同的人生历程,社工的职业人生同样可以从原型中汲取智慧、能量与营养。
皮尔森在研究和实践中解读了孤儿、流浪者、战士、利他主义者、天真者、魔法师(Orphan、Wanderer、Warrior、Altruist、Innocent、Magician)6种原型在文化、社会、心理中的种种表现及在各领域的运用。
在实战中,原型更像一个装有人生地图、指南针与使用说明书的工具包。在皮尔森看来,人生不过是每个生命个体自编自导自演电影的集锦。大多数人在意识和无意识层面撰写自己生命故事的脚本,这项工作可能更多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个体的人生轨迹经常为这些私人故事中的情节主线所定义。
当觉知自己是按照剧本中预设的情节表演的一刻,个体才开始获得真正的自由。6类原型电影恰如六个“样板戏”,具有特定结构,个体则在不同类型的电影中粉墨登场,穿梭忙碌。
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透过原型理论的多棱镜解构当代中国社工的电影故事,有助于赋予这些故事全新的意义,为社工今后职业与人生旅程提供有益借鉴。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社工大戏必须完成英雄之旅,6种原型在英雄之旅的各个阶段发挥主导作用。英雄之旅就是发现和表达真实自我,为世界作出真正贡献的过程。
正如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皮尔森原型理论认为6名原型演员也是按顺序出场,依次完成特定阶段的人生任务,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我们都是天真者相信自己会享受无微不至的照料,眼中所见皆是世界的美好。
很快,我们就被迫离开伊甸园,告别无忧无虑的生活,成为孤儿,不得不直面痛苦与失望,在苦难尽头,我们变得现实,学会判断,能够分清指引与诱惑。在困境中生存是孤儿的必修课。
随着年龄增大,我们感觉在各种条条框框中呼吸不畅,于是,踏上旅途,寻找真我和生命宝藏。成年后,不是成为战士,就是成为利他主义者,作为战士,我们必须变得勇敢自律,掌握安生立命的各种技能,向世界证明自身价值。
作为利他主义者,我们甘愿奉献,慷慨付出,赋予生命崭新的意义。接着,再次成为天真者回归,收获真正的幸福,重树人生信仰。
最后,作为魔法师,我们有能力改变生活,掌控命运,使自己的王国欣欣向荣。英雄之路,大家都会走过,但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走法。
作为一名由流浪者、战士和魔法师原型主导的社工,站在职业人生的第十一年,重新记录当代社工的原型故事是一件意兴盎然的事情,六种原型角色袅袅悠悠的影像再次活跃在眼前,此时此刻,《天堂电影院》结尾的经典镜头也在头脑中再次闪现,与前者相映成趣。影片中已成为名导演的多多重返小镇,参加老朋友艾费多的葬礼后,在电影院中,观看这位老朋友留下的珍贵礼物——被镇检查员勒令剪掉的吻戏胶片镜头,瞬间热泪盈眶。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在那里,回顾生命中的华彩是一种享受,感悟这些电影中原型启示,带着宝贵的礼物,重新上路,自编自导自演新的人生大片,最终成为自己心目中的真正英雄。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多·加莱亚诺.镜子: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范时杰.现代化社会视域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念及应对[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2(8)
[3]风笑天.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Barbara A.Turner 著,陈莹,姚晓东译.沙盘游戏疗法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5]Carol S. Pearson.(2015).The Hero Within: Six Archetypes We Live By.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6]潘琳.“我们从哪来?我们是谁?我们往那里去?”——原型心理学魔镜下的社工生命之旅.社工观察,2015.12.1
标题 | 社工英雄之旅与浮士德传奇——社工原型故事之探索者篇
内容摘要:本文从原型心理学视角出发,全景式回溯了国内外社工的极简探索史,展现社工真实的职业人生,在此基础上,特写般展示社工探索者(explorer)英雄之旅的九个阶段,以浮士德与靡非斯特两位最佳形象代言人诠释该原型的史诗传奇。时代呼唤社工“千面英雄”闪亮登场,带头踏上英雄旅程,陪伴服务对象在社会变迁中演绎精彩的生命故事。
关键词:社工、原型、探索者
题记:We have not even to risk the adventure alone, for the heroes of alltime have gone before us. The labyrinth is thoroughly known. We haveonly to follow the thread of the hero path, and where we had thought tofind an abomination, we shall find a god. And where we had thought toslay another, we shall slay ourselves. Where we had thought to traveloutward, we will come to the center of our own existence. And wherewe had thought to be alone, we will be with all the world.
—Joseph Campbell,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我们从来不是独自历险,之前有过许许多多的英雄,迷宫的奥秘已经被彻底解开,我们只需要跟随英雄的麻线前行。在本以为会发现可憎之物的地方,我们看到了神祗;在本以为会杀死另一个人的地方,我们杀死了自己;在本以为会向外远游的地方,我们来到了自我存在的核心;在本以为会孑然一身的地方,我们却与全世界在一起。
——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黄珏苹译)
坎贝尔笔下的英雄之旅充满了不确定性,同样,在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工的成长之路也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美国资深沙游大咖Betty Jackson(2008)指出普通旅程与原型旅程的根本区别在于目标,前者是社会性、娱乐性或教育性的(social, recreational, or educational),后者是转化性的(transformative),英雄们在内在世界的旅途中必定走过一段心灵和精神的死亡与重生(psychological and spiritual death and rebirth)的艰难通道,伴随此过程,在外部世界他们也将经历一系列探险与发现。本质上,这是一段庄严神圣且充满挑战的奥德赛之旅,英雄们不仅为了自己的福利,更为了大众的福祉。诸位社工勇士们,Are you ready to take the journey?
Betty Jackson(2008)建构了一个圆状模型将沙游历程嵌入英雄之旅(见图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模型亦可视为社工探索者的社会化与自性化轨迹。听到召唤,社工探索者们选择是否回应(Hearing the Call, Answering the Call or not),承诺(Commitment),做好准备、接受超自然的帮助(Preparation and Receiving Supernatural Aid),跨过阈限(Crossing the Threshold),随后,踏上试炼之旅(Road of Trial),相遇神圣(Encounter with the Divine),踏上返程试炼之旅(Return Road of Trial),跨过返程阈限(Crossing the Return Threshold),最后,回归社会(Return to the Community)。
一、社工探索者素描
渴望探索是人类心灵的永恒召唤,我们总会感到无法满足,疏离受限,空虚寂寞,尽管这种失落感很难命名,但探索者始终在寻觅更加精彩的世界与美好的未来。这是一股向上、向外的驱力,推动我们建构心中梦之蓝图。
同样,探索、追寻是全球社工共同的精神基因。社工时刻被社会和心灵召唤,这些召唤可能来来社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倾诉,可能来自服务对象受伤心灵的呢喃,也可能是社工职业精神在呐喊,鼓励我们坚持,鼓励我们行动。每当社工感觉到召唤的声音中充满了某种失落(LOST)时,我们就开始探索、发现(FOUND)新的路径,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友善,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潘琳,2015)。
(一)极简社工探索史
社工的职业发展历程,在某种程度上审视就是一部探索史,无数扮演社工角色的先驱和真正的社工前辈在社会各个舞台不断登场,苦苦追寻着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探索社工公平、正义的实现之途。从伊丽莎白《济贫法》到睦邻运动、慈善组织会社,从个案、小组、社区到后现代思潮、社工全球化,这种探索行为从未停息,探索精神已经融入社工的血液里。
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同样留下无数社工探索者的足迹。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许多官员、学者“统一口径”,宣称社工春天的来临。笔者观点,与其说社工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不如说社工刚告别了漫长的寒冬。从那时起,中国大地上的社工儿女不再四处流浪,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社工开始闪亮登场,当然也开拓了许多工作处女地,尽管可能那时这些地上“建筑物”暂时无法通过许多内行人的“工程验收”。时至今日,许多业内明眼人依然心底雪亮,中国社工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许多探索可能刚刚起步。每当那些社工“天之骄子”抱怨在人才市场上频频遭遇“寒流”时,笔者总会调侃他们,爆料在我毕业之际,社工就业市场就是“荒原”,那是连“寒流”都吹不到的地方,此时心情五味杂陈,你懂的。
(二)社工真实的职业人生
每个生命个体自出生起就开始在两个世界踏上两段旅程。在现实世界,社会化之路上,我们在社会舞台上彩排不同的人格面具、社会角色。在心灵世界,自性化之路上,我们对话原型,在无意识海洋畅游,拥抱阴影、体验异质(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寻找自性(Self),发现无意识的能量宝库,最终找到真我。两段旅程的关系不是平行线,而是两条螺旋线交叉盘旋通向更高层次,这才是真实的社工人生。
作为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的专业人员,社工更应吸收原型理论的智慧与实战经验,勇敢地探索两段旅程,努力成为解决社会、心理两个维度层出不穷的问题的专家,成为与心理原型进行创造性合作的艺术家,更应成为服务对象的好搭档,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陪伴他们踏上探索之旅,适时激活所需的原型,迈上社会化、自性化两段旅程的快车道,全面挖掘资源与能量,建构全新的生命故事,实现持续成长。在社会层面的各类社会剧场中对各种社会角色进行模拟彩排,激活创造性,在心理层面,点燃心灵深处的灯塔,开发心理潜能的能量矿,推动自性化,实现内心的平衡与社会的适应,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积极人格品质。
二、社工探索者的英雄
皮尔森(2015a)指出只有当我们变得真实,直至诞生真实自我(True selves)之后,才能最终满足内心渴望。超越自我界限,推动自我与灵魂合作,建构新的现实,才会最终停止在外在世界寻找天堂乐土,为此,我们必须回应内在召唤,开启英雄之旅。
(一)听到召唤、决定是否回应(Hearing the call, Answering it or not)
神圣的召唤或飘然而至或姗姗来迟,既可能源自内在,也可能来自外在,前者包括灵感乍现、一时冲动,后者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或介于二者之间。但无论如何是,此类召唤往往与新的尝试相关,也意味着我们即将偏离现有标准。
收到召唤后,社工、服务对象将面临选择,应对还是忽视,这是英雄之旅开启前的第一个十字路口,选择放弃,可能是心理尚未做好充分准备,或心理能量不足,但唯有选择应对才会迈出坚实的行动步伐。
(二)承诺(Commitment)
皮尔森(2015b)将承诺作为区分流浪者与追寻者原型的主要标志,指出当流浪者做出真正的承诺后,才有资格成为追寻者,追寻的深度、高度也将会与以往迥然不同。
社工探索者同样要对自己的人生、职业,特别是专业理想和价值观做出承诺,唯有如此,才不会成为飘荡的柳絮,迷失方向。社工探索者追寻的目标是重塑自我,建构更加亲民的社会环境,不忘初衷,矢志不渝,才会砥砺前行,有所作为。
在工作中,Betty Jackson(2008)发现在沙游作品中,许多来访者往往会在沙盘上留下手印,这表示“我真的在这里,我的工作将留下持续的痕迹。”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准备出发,接受超自然力量的协助(Preparation and receiving supernatural aid)
英雄之旅通常会经历一段意义非凡,成果丰硕的“下潜”,无意识的海洋可能表面波澜不惊,但深层暗潮汹涌,此时,社工建构自身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也应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确保积极、支持性的移情。同时,社工应摒弃孤儿原型的阴影,主动接受来自大自然及社会系统的支持与帮助,为即将开启的旅程储备能量。
(四)跨越阈限(Crossing the threshold)
跨越意识的阈限之门,前往无意识的世界,这道门口可能有危险的怪兽守护,没有做好准备的社工与服务对象无法通过。同样,无意识之路恰似蜿蜒不尽的迷宫,充满无数岔路,下一个转弯处可能柳暗花明,也有可能杀机四伏,这需要社工探索者以敬畏之心小心走过,以感恩之心推动意识与无意识进行持续性对话。
(五)试炼之路(Road of trials)
皮尔森认为整个人格呈金字塔结构分布,自我(Ego)是人格的基座,社工必须精心建造,确保外部结构稳定,内部空间宽敞,以满足自我的“宜居”需求,同时迎接灵魂(Soul)降临。社工踏上试炼之路,将遭遇无数考验。试探自我的建筑是否稳固,试探自我四原型(即天真者、孤儿、战士和照顾者)是否发展成熟。
天真者和孤儿原型教导社工学会适应与分辨,在盲目乐观和孤独悲观两种职业态度之间取得平衡,扬弃幻想,找到指引,明确在人生、职场、工作关系中的定位和坐标。战士原型训练社工有勇气面对风云变幻的工作场景与形形色色的服务对象,策略灵活地处理价值观冲突与伦理困境,照顾者原型使社工具有悲天悯人的职业情怀,“润物细无声”地陪伴服务对象,推动社会进步。通过以上试炼后,社工将搭建起稳固的人格结构,基本明确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社工,这个形象在我们内心逐渐清晰,陪伴开启灵魂探索之旅。
另外,无意识层面,荆棘丛生,障碍遍布,社工必定遭遇许多艰难险阻,这是英雄之旅的重头戏,防御机制正式启动,情结开始显现,阴影也会如影随形社工沮丧、绝望是家常便饭,必须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坚毅,才有可能蓦然回首,与自性原型相会在灯火阑珊处。在这里,笔者分享曾仕强教授对此古语的解读,即朝夕相对,阴阳也,以前的错误譬如昨日死,然后重新做人。
(六)相遇神圣(Encounter with the divine)
英雄之旅充满无限可能,社工往往与神圣不期而遇,而神圣往往与自性原型相连,自性是核心原型,包括所有其他原型,构建个体过去、现在与未来所有的经历。朝圣自性是与自身的神性相逢,在沙游作品中,自性经常与曼荼罗结构或出生主题相关。Betty Jackson(2008)之总结至为精彩,此阶段的最大特点是欢乐的庆祝与无眠的谨慎(joyous celebration and wakeful caution)。
(七)返程试炼之路(Return road of trials)
此试炼之路非彼试炼之路也,区别在于社工是依据自性行动,还是基于残破、受伤的自我生活。此阶段,对立的心理内容开始整合,固着的情结能量亦得以释放。
(八)跨越回程阈限(Crossing the return threshold)
旅程阈限意味着“下潜”,回程阈限意味着“上升”,此时社工如芭蕾舞蹈演员翩翩起舞,即将从内在返回外在,从私人空间回归公共场域,开始有所贡献。
(九)重返社会(Return to the community)
返回社会的社工将分享他们在英雄旅程中发现的宝藏——崭新的生命意义与人生感悟,与支持系统建立更加亲密、熟稔的新型关系,也许,社工会突然归来后,大家更喜欢现在的你,至此一轮的旅程终于画上句号。
但世间事皆为曲成,最快之路往往通向错误之地。一如《易经》末卦未济的启示,我们面对的永远是没有终点的人生旅程。社工英雄们千万要牢记德川家康的家训“人生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随时准备踏上新的行程。
三、探索者最佳形象代言人浮士德之心灵史诗
经典名著最亮的闪光之处不在于编织太多华丽的辞藻,而在于是否留给读者深邃的启示与发散性思考。德国文化巨擘歌德的《浮士德》显然符合上述标准,这是笔者钟爱的作品,每一次阅读同样的文字,但都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这部诗剧的伟大成就在于塑造了浮士德和梅非斯特两个不朽的经典人物,他们留给我们无尽的畅想,他们是笔者心目中探索者原型最佳的形象代言人。在原型心理学视角下,《浮士德》这部诗剧可以看作是二者在不同的舞台上博弈,不断解构、重构自我的故事,这无疑能为社工社会化与自性化之旅提供诸多借鉴参考。
在出发前,我们先介绍一些二位同行者:浮士德、梅非斯托,角色定位:浮士德≈探索者积极面,梅非斯托≈探索者阴影。在原型多棱镜中,这两个经典角色将呈现怎样的崭新角色呢?读者们,下面请随笔者踏上浮士德版的探索之旅。
(一)浮士德的探索之路
1、人性的赌注
《浮士德》的全部情节是通过两次打赌来展开的。
(1)第一场:上帝PK梅非斯托
在“天上序幕”中,上帝和梅非斯托打赌。
上帝认为“善良人就在迷惘中挣扎,也终会悟出一条正路”(歌德,1993)(注:以下诗句皆引自樊修章译本)。这条“正路”可以理解为社会化与自性化之路,但此路必须依靠社工自己去寻找,并且不断靠悟性明确方向。但感谢上帝已经将自性的种子种在我们无意识土壤的深处。
梅非斯托则认为人类“像长腿促织”,因为有了理性反而“落得比兽性更为兽性”。如果将梅非斯托看成是探索者阴影的话则不难理解,如果在社会化与自性化的过程中,用自我(Ego)过度去压抑阴影,那么被压抑的阴影将会变本加厉地反扑,直至吞噬自我,主宰人格。
(2)第二场:浮士德PK梅非斯托
天界的打赌又引出了人间浮士德与梅非斯托的第二次打赌。
梅非斯托认为人的追求是有限的,容易满足;而浮士德则坚信自己不会被感官的、物质的享受“哄得游手好闲”,认为人性永远上升。浮士德之所以如此自信地与魔鬼击掌,因为他认为自己拥有必胜的法宝——“不息地行动”。
2、浮士德的探索魂
(1)浮士德宣言
浮士德最让人感动的可能是他对社会化与自性化的态度,其一生的座右铭是“不息地行动”,这也是他对人性所下的赌注。
浮士德人性最大的闪光之处在于他永远在探索心灵、完善自我、超越自性,完成一轮行程后,马上开始踏上新一轮的探险。
正如他与魔鬼订约时所发出的豪情壮语:
“让我们投进时代的轰隆,
让我们投进事件的滚动!
无论是顺利还是烦恼,
无论是欢乐还是悲痛,
任随这一切变换交叉,
大丈夫只是不惜地行动。”
每当阅读或背诵这段诗句时,探索者主导的笔者内心总会充满一股正在燃烧的能量,这种感觉会在观看《圣斗士》动画片、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作品中经常体验到。
(2)我们要做自性化旅程中的行动家
在翻译《圣经》时,浮士德由“太初有言”改为“太初有思”,再改为“太初有力”,终于改定为“太初有为”。
社会化、自性化之路最终是靠我们社工自己的行动来实现的,社会化、自性化的答案也是靠我们自己去寻找,不可能copy别人现成的,不存在拾人牙慧的捷径。在社会化与自性化的马拉松跑道上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只有实践家、空想家、空谈者的角色差异。社会化、自性化靠空谈终将在原地踏步,靠感觉也会痴人说梦,靠力量可能找不到着力点,社会是真实的,社会化是真实的,心灵是真实的,自性化也是真实的,所以,行动才是第一推动力。
社会化、自性化是社工一生永恒的主题,虽然目标可能远在生命的彼岸,但自性原型却始终如一座灯塔在我们无意识的核心之处照亮社会化与自性化旅途的全貌。我们一生不懈努力过,即使最终无法达到目的地,我们也无怨无悔。
3、知识、爱、入仕、美的旅程
在接下来的故事中,为了实现人生的终极目标,浮士德上天入地,经历了知识、爱、入仕、美、理想五大悲剧,人格不断跃上更高的层面,Ego也逐渐变得丰满。
在知识的悲剧中,他主动与魔鬼订约,决心借助魔鬼的力量,启动探索者阴影面,开启崭新旅途。
在爱的悲剧中,他在阴影邪恶力量的驱使下毁掉了葛瑞琛,但最终没有被阴影所吞噬,而是遁入大自然,去寻求新的支点与起点。
在入仕的悲剧中,浮士德实际扮演“不带弄臣名号的弄臣”(樊修章,1993)的角色,最后借助魔鬼的力量召唤出海伦的灵魂,在爆炸中昏死。在霍门库鲁斯的带领下参加“古典的瓦普几斯夜会”,寻找海伦,寻找古典美,寻找心目中的阿尼玛原型。
但从荣格分析心理学视角审视,葛瑞琛实际上只是阿尼玛的第二阶段中的海伦,而剧中的海伦其实是阿尼玛的最后一个阶段索菲亚,即创造的智慧与源泉,可见浮士德在与阿尼玛原型的互动中最终达到了最高阶段。
在美的悲剧中,浮士德与海伦结合,生子欧富良,欧富良追求无限上升摔死后,海伦随着消失,其衣物托起浮士德飘回北方,此时浮士德感到余味悠然,可见他在社会化与自性化的进程中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回顾浮士德在四大悲剧中走过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化与自性化的明显轨迹,自性化首先面对的是“阴影”(Shadow),其次是接触原型意象中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那么如果说到此为止,浮士德已经完成了社会化与自性化的前两个阶段,那么在与自性接触的最后阶段中,浮士德最后理想如何实现?浮士德为什么在生命终点获得救赎?他又给我们的社会化、自性化旅程提供哪些宝贵的启示呢?列位看官,请继续阅读。
4、最后的考验:浮士德VS忧愁
经历了四大悲剧后,浮士德人格经过原型的分化、平衡和统一后,其自我(Ego)终于在无意识的土壤中拔地而起,在生活的地基上也找到新的立足点。
此次此刻,他的社会化与自性化之路还要接受最后的考验才能画上一个短暂的句号。这个考验的执行者是带有哲理寓意的人物“忧愁”。
“忧愁”与浮士德一开始过招就自诩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浮士德则嗤之以鼻:“你忧愁纵有潜渗的威力,我对这威力却并不承认”。然而,忧愁毕竟是无孔不入、无坚不摧的,浮士德还是被她吹得失明了。
这也为我们这些自信快要完成自性化之旅的人们敲响了最后的警钟,人类自性化的过程是清醒的,也是盲目的。正如Betty Jackson(2008)的友情提示:面对自性,只是一个中点(mid-point),而非终点(end-point)。
尽管无意识深处有自性明灯的指引,但太多的无意识原型的迷雾可能随时袭来,我们随时有可能因盲目而陷入无意识的泥沼中无法自拔。所以社工们应该随时保持与不同原型的互动交流,内观它们是否正在发挥应有的作用,彼此之间是否平衡。
正因为有自性原型引路,失明后的浮士德并没有惊慌失措,更没有从自性化进程中“脱轨”。此时此刻,他内心依然雪亮,行动的脚步也并未停息:
“黑夜逼过来像越来越暗,
我内心却照得明光闪闪;
已经规划的要立即做好,
让大胆的设想终于实现! ”
5、最后的乐园
在邻近生命的终点,浮士德做出了最后结论:
“愚人才目光向彼岸闪烁,
想象着有同类住在天国;
有为者岿然看定四周,
这世界对他几曾沉默!
他何须去到永恒中漫步,
认识到了的就径直抓住。
他只踏住这一世光阴,
任魔怪现形,我行我素。
前进中会有苦乐悲欢,
他任何时候也不满足。”
有为者岿然看定四周,这世界对他几曾沉默!这是浮士德探索精神的终极概括。
在围海造田的工程基本完成后,浮士德倒地而亡,他留下了最后的感言:
“得时时去把住生活与自由,
对生活与自由才配享受。
这是智慧的最终结论,
我信奉这精神无所保留。
这里由艰危四周围定,
老少会消度勤奋的春秋。
我愿意看到人群辐辏,
在自由的土地上享受自由。
到这个时刻我就要说了:
你是真美呀,请稍稍停留!
我一世光阴抛留的脚印,
就万古千秋永不消泯。
我已预感到崇高的幸福,
正在享受那至美的时辰。”
浮士德在理想的悲剧中已经实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化、自性化历程。这个乐园可以看做浮士德一生Ego的最终结晶,此轮的社会化、自性化之旅可以暂时画上一个句号。但社会化、自性化的路线是螺旋上升的,是可以轮回的,百岁的浮士德满足了,但社会化、自性化的接力棒已经传递给新一代的浮士德手上,他们依然不会感到满足。因为“这里有艰危四周围定”,阴影等无意识的狂涛还会反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下一阶段的自性化、自性化之旅必定继续开启。
“得时时刻刻去拥抱自性与阴影,对灵性与神性的生活才配享受。”这是对社会化、自性化历程的一个结论。每一代社工在职业生命的终点都应喊出“你是真美呀,请稍稍停留”,虽然社会化、自性化的天堂我们可能无法到达,但是社工时时刻刻去追寻我们内心的天堂,沐浴在自性的阳光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社会化、自性化的大道上,足矣!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浮士德才会“用灵智去领悟至高至深,把人类的哀乐集于一身,小我便扩入人类的大我,和人类一样也最后消尽”。所以浮士德后灵魂并没有被梅非斯托捉住,而是被天使救上天堂。
笔者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心灵中涌现出的意象是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食人岛,那个白天诗情画意,如世外桃源的仙境,夜幕降临,则步步惊心,如人间地狱,阴气逼人,那种感觉好像是从三十三重天,跌落到十八层地狱,我想派曾经可能体验到这种感觉。如果把食人岛看做意识,大海象征着无意识,那么岛中央的酸性湖则是二者的连接,从湖水中涌现的无意识内容随时会将意识吞噬得干干净净。可能社会化、自性化的下一站就是食人岛,我们的意识必须时刻睁开第三只眼,在无意识中遵循自性灯塔的指引,才不会被包裹着美丽面纱的无意识内容所吞没。
(二)梅非斯托的两张面孔
终于开始分析梅非斯托了。在重读原著之后,梅非斯托的面容总是萦绕在笔者眼前,我总思忖他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他敢于和上帝打赌,心甘情愿地担任浮士德的仆从,引导他游历千姿百态的三界画卷,乐此不疲地将其引向堕落。魔鬼与天使界限本就模糊,心魔即魔,信佛即佛。正如在“天上序幕”中上帝就曾指出:“人们的活动很容易松弛,一来就贪恋绝对的安适,因此我送去做伴的恶魔、去诱惑挑逗,做些坏事。”可见上帝从一开始就在利用梅非斯托,明明结局早已内定,但还是允许魔鬼下界走一遭。难怪最终梅非斯托顿悟了,被忽悠了。然而,在被忽悠的日子里,梅非斯托戏里戏外都很义无反顾。
1、玄妙的阴影
如果在无意识世界的影坛举办奥斯卡颁奖晚会的话,那么扮演阴影的梅非斯托肯定会荣获最佳男主角的殊荣。
荣格用阴影(shadow)来描述我们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或无意识的心理层面。阴影的组成或是由于意识自我的压抑,或是意识自我从未认识到的部分,但大都是让我们的意识自我觉得蒙羞或难堪的内容。阴影是最重要的原型之一,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为黑色系的无意识(申荷永,2012)。阴影中包含着许多本能的内容及其力量,原始与幼稚的心理特点,以及阴暗之中的玄妙,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正如梅非斯托在自我介绍时说:
“我是永在否定的精灵!
一切事物只要它生成,
理所当然就要毁灭,
所以还不如无所发生,
你们管这叫做破坏、罪行,
简单扼要说就叫做恶,
这就是我本质的属性。”
从分析心理学的视角审视,我们不妨将“否定”看做阴影顽强和韧性的特质。阴影一旦成为无意识世界的王者,必将不可避免地吞噬自我ego,正如樊修章(1993)教授的精彩分析“永远否定,就势必否定一切;一切都不被承认有存在的权利,主体意识自然也就会多余了。主题意识失落了,他也就想不到要把自己提升到人的层面上加以肯定,自然也就不能从人的层面上去肯定别人,于是对一切都从最坏的视角来看,把白看黑,把黑看透。”
但阴中有阳,所以,梅非斯托有两张面孔,另一张白色面孔也会绽放出迷人的微笑,我们不应忽视阴影中蕴含着巨大的创造性能量,一旦将其释放,生命的夜空将繁星璀璨,我们应该给阴影恰当的机会使其获得个性化。否定旧有的人格结构,即是在更高层面上对新的人格结构的建设和肯定,之后在否定再肯定,不断螺旋上升。在此过程中,人格的房屋会越来越宜居,内部结构会越来越协调、统一,同时打上个性印记。
2、拥抱阴影——自性化的first stage
在浮士德与梅非斯托“对抗和合作”的博弈中,浮士德的态度如川剧般不断“变脸”。从开始时的主动呼唤恶魔,到对恶魔又鄙视又离不开,到痛恨恶魔,再到彻底摆脱魔法,这反映了他的灵性经历了一个逐渐进化、逐渐升高的过程。从心理分析的视角审视,浮士德与阴影的互动过程是从主动拥抱、到认识阴影,到痛恨阴影,再到试图摆脱阴影,最后超越阴影。
浮士德一开始就选择主动拥抱阴影的积极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无疑是深刻的。如果我们没有勇气去接近阴影,如何去看清它?如何了解它对我们的心理发生作用?所以我们在每一轮社会化、自性化之路迈出的第一步要学会与阴影做朋友,也许这个朋友你不喜欢,但是它如影随形,与我们不离不弃,这就是真实的阴影,你可以鄙视他,但是离不开它。每名社工探索者与服务对象都是一个太极,阴影也可以看做一个太极,当你恨她恨到极点时,也就是将太极图中的“阴鱼”推到“阳鱼”的临界点,此时此刻就看你有没有悟性去“破我执”,去迎接“转化”的曙光了。过了这一关,就可以超越低层面的阴影与更高层面的阴影互动。
但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与阴影共舞就好比踩在钢丝绳上,因为如果完全投入阴影的怀抱就有被阴影吞噬的危险,也就无法超越阴影了,毕竟阴影的力量过于强大。
感谢梅非斯托,感谢阴影,使社工、服务对象生活充满阳光。
最后,笔者以坎贝尔的两句名言作结:
第一,每个人都拥有他自己蕴藏强大能量的梦中的万神殿。
第二,俄狄浦斯的变体正站在第五大道和四十二街的交口处等红绿灯,准备谱写下一个美女与野兽的故事。
心灵世界蕴藏着无限能量,探索者是连接意识与无意识的原型使者,社会化、自性化之路有迹可循,但社工英雄的脸谱需要自己用心上色,每个个体的原型分布不同,每张脸谱必然迥异,但都很精彩,另外,任凭脸谱千变万化,探索与追寻都是社工永恒的主题。这个时代应该高声呼唤社工“千面英雄”闪亮登场,带头踏上英雄旅程,陪伴服务对象在心理、社会多个层面积极探索,整合资源,挖掘潜能,激活治愈力,开发创造性,在社会变迁中演绎精彩的生命故事。
社工同行们,你们感觉这段探索之旅如何,今天你们社会化了吗、自性化了吗?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导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陈钟林教授、吴帆教授、刚刚离世的杨伶教授及各位教师与普天之下坚守社工信念的同行。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坎贝尔著,黄珏苹译. 千面英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2]Harriet S. Friedman,Rie Rogers Mitchell.(2008)Supervision of Sandplay Therapy.Routledge Taloy &Francis Group
[3]潘琳. LOST and FOUND:自性化旅程中社工的心灵朝圣——原型版社工心灵简史之流浪者/追寻者篇. 社工观察,2015.12.6
[4]Carol S. Pearson.(2015a).The Hero Within: Six Archetypes We Live By.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5]Carol S. Pearson. (2015b). Awakening the Heroes Within: Twelve Archetypes to Help Us Find Ourselves and Transform Our World.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6]歌德著,樊修章译.浮士德[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
[7]申荷永. 荣格分析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声明:本人承诺该系列文章为原创,授权公众号社工客首发。
【社工漫谈已发布文章】
未经授权转载的文章将不能完整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