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治病思路:抄近路打击

形成脑血管畸形的病因非常复杂,从现代医学上看,这种病症即不好做出诊断,又没有更好的方法医治,应属于难病的范畴。中医学认为,“脾主肌肉。”肌肉包括平滑肌,脑血管畸形应与管腔内平滑肌舒缩异常有关,另据脉象观察,病因也在脾脏,因此这种病症的病因在脾,由于脾长期转运功能失调,脑部血管内平滑肌舒缩功能受限,才导致脑血管畸形,所以,治疗当以治脾为主。

病因确定之后,每天坚持以治脾论治,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情发生转机,但头痛仍然时好时坏,病症说明单靠治脾的力量不足,应从其它脏腑给予补充。

补充肾气先从调整胸锁乳突肌入手。胸锁乳突肌附着颈椎周围与脊椎相交,两侧胸锁乳突肌的一侧出现不平衡,必然造成脊椎偏离原位,使头部供血不足,调整胸锁乳突肌,保持两侧胸锁乳突肌的平衡,是保持保持通往头部气血通畅的关键。

以上叙述的治疗思路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人体的运转规律呢?还要靠最后的效果验证。

开始先在崴伤及崴伤的上下部位检查,并没有发现失衡点,说明伤痛病因没在脚踝部,及脚踝的上下部位,那么,脚踝的临近部位在哪?脚部的气血是由下肢传递过来的,崴伤的部位没有发现失衡点,只有考虑到脚部上端的小腿,应在小腿上查找治疗点,小腿应是脚踝崴伤的真实病因。

通过脚踝扭伤的治疗,使我们得到一点启示,脚踝崴伤后,在脚踝部喷涂药物,在脚踝周围舟状骨上扭掰,以此达到复位的方法是不正确的,是违背人体规律的。

《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内外,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成为脏腑提供气血的主要通路。

经筋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经筋具有联络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明.张介宾提出:'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盛之处,则唯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筋属木,其华在爪,故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而后盛于辅骨,结于肘腕,系于关节,联于肌肉,上于颈项,终于头面,此人身经筋之大略也。'

经络和经筋是人体运行的两大网络体系,通过传输和调整气血,维持各项生理活动,当外邪入侵或脏腑功能失调,可在经络、经筋运行通路上产生瘀滞,在肌肤表面的高低、软硬等不同形态上凸显出来,出现一系列病理上的反应,以此告知人体开始患病了。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中医讲究阴阳,经络也应如此。

近期将要发表的文章:
《人体最诡异的地方,也是治大病的地方》

《各种炎症、内脏异常、疼痛,都要先调这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