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还能“再现”童年时光吗?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发布2022年北京冬奥特别宣传片,许多童年经典动画角色来到了冰雪天地展现别样英姿,相信也有不少人直接被一句“俺老孙来也”整破防了。片中属于中国人的童年回忆被唤起,中国动画独有的风格也将中国文化和传统展现得淋漓尽致。
孙悟空、哪吒、阿凡提、葫芦娃、二郎神等齐上阵,很多网友直呼爷青回,可想而知他们是属于多少人的童年。
但如今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除了这几个经典的动画角色我们还能给中国儿童产生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为什么诺大的影视市场少见中国自己的动画作品?“中国动画怎么了?”这是多少关注国产动画发展的人发出的疑问。
一
动画片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程,1926年由万氏兄弟拍摄的第一部无声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的序幕。随后他们于1941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国内外曾引起广泛的影响,打响了中国动画片对外输出的第一炮。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动画进入“黄金时期”。当时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主,汇集了全国大量的优秀动画人才,创造了许多动画史上的经典作品。在“走民族风格之路”口号的激励下,艺术家们努力寻求动画片艺术风格的突破,一批借鉴京剧、剪纸、水墨画等艺术风格独特的动画片活跃在银幕上。以《三个和尚》《鹬蚌相争》《大闹天宫》等为代表的动画片多次在各种国际赛事上获奖,赢得了国际同行们的好评。
以动画片《大闹天宫》为例,它作为中国动画片的传世经典之作。其造型独特,兼收并蓄,包罗万象,挖掘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综合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融入中国传统戏曲精湛的表演艺术技巧,将家喻户晓的孙悟空形象跃然银幕,使得动画艺术完全达到一种审美的境界。
它的主题鲜明深刻,基调明朗昂扬,以独特的电影手法营造出变幻莫测的神话意境。片中展现出奇花异果的世外福地花果山和巨瀑飞流别有洞天的水帘洞,富丽堂皇,雾气升腾的天上世界以及地动山摇的仙界战场。奇幻多变的意境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紧密结合,亦真亦幻的神话氛围极大地感染了观众的情绪从而使其的艺术魅力倍增。国外评论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迪士尼作品的美感且造型艺术是迪士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它完全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国产动画片的里程碑之作。
随着市场的开放,大量有资本背景、市场运作经验和先进制作技术的外国动画公司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在国外早已成熟的动画运作模式和全新观念面前,仍然沿用传统运作机制和陈旧观念的中国动画业受到很大的打击和影响。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大量优秀国内动画制作人流失海外,使得本来就人才匮乏的中国动画雪上加霜。一批缺乏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一味跟风模仿外国的动画作品纷纷出笼。
中国动画如何纠正观念,保持优势,扭转劣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动画发展之路,重振中国动画昔日辉煌成为一个具有产业生存现实意义与长远的文化发展战略意义的紧迫命题。
二
首先,最重要的是观念问题。动画发展到今天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含义。从文化角度上看,它可以潜移默化地给人以教育、启迪、思考、希望和梦想,在文化层面上提升生活的品味和质量。从商业角度上看,动画以及动画带来的周边产业早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并拥有着不断发展扩大的市场。
美、日等动画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对动画这一特殊影像形式的定义与我国对动画的传统认识有着很大的落差。在我国,动画片仍然被视作为“小孩电视”,特指观众年龄层次在3到15岁左右的儿童少年电视或电影节目。将动画与幼稚、低龄等词语相联系,这种观念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我国动画业市场定位。但在许多动画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中,动画的定义远远超过我们的认识范围。他们认为动画不仅仅是属于孩子的。
“让3岁到80岁的人都有动漫看”是日本动漫界的口号。宫崎骏把成人童话做到极致,井上雄彦把《灌篮高手》传遍了大江南北。国外优秀的动画作品整体风格清晰细腻,背景华丽,人物性格丰富,表情生动,题材包罗万象,吸收运用了电影镜头画面视觉变化等手法,尤其注重细节描写,利用包括蒙太奇在内的电影叙事语言,其艺术效果丝毫不亚于真人影片。
其次是原创和故事文本的创意问题。在故事创作缺乏创意和幻想的同时人物角色造型也欠缺原创。传统的中国动画片依托的视觉艺术形式,有绘画、雕塑、建筑、服饰以及来自戏曲、民乐、剪纸、皮影和年画等传统艺术,民族传统艺术和动画的结合是中国动画片的传统和优势,也是兴盛辉煌的源泉。
国产动画发展的根本是具有中华文化丰厚底蕴的原创文本和具有民族审美特色的原创造型。
如《大闹天宫》中的动画造型具有中国京剧脸谱的符号,甚至还可以看到敦煌壁画和民间木刻的痕迹。独特的想象造型和表现形式构成了动画视觉表现风格的差异性和丰富性。然而自美日等动画进入中国市场后,在缺乏正确认识的引导和市场导向下,中国动画出现了以模仿代原创的行业现象,摒弃了优秀的文化传承与民族特色,逐渐与国产动画的初心南辕北辙。
三
最后谈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如厚德载物的胸怀、安贫乐道的精神、对自然的尊重、诗意的生活态度都显示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这些属于东方的文化精髓对动画的设计理念有着很大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1980年的国产动画《三个和尚》就从家喻户晓的谚语发展而来,“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讲述了三个和尚在一起,从有水吃到没水吃,最后在遇到危机时相互帮助,最终回到了有水吃的故事。影片一经问世就获得了极高的赞誉,片中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故事中展开,故事表达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人们的传统欣赏心理相符合。
日本动画家手冢治虫认为《三个和尚》是民主化的题材,国际化的表现手法,不用翻译也能够看懂。《三个和尚》《鹬蚌相争》等一批曾经蜚声海外影坛的动画片,都是成功地借鉴了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之后创作出来的具有传统艺术形式的动画作品,达到了从形式到内涵的高度统一。因此,当下的国产动画应积极吸收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创作出有思想有内涵的作品。
长期以来,一提到民族化、本土化,人们总是认为其要表达的意思是陈旧的、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还有些人认为对动画相关软件的成熟操作才是走在时代前沿的,这种普遍存在的观点是不全面的。技术的运用在动画创作中只起到辅助的作用,动画的质量最终还是取决于创作者的构思。从《大闹天宫》的成功中我们可以发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动画借鉴传统造型形象具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几千年形成充分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有着雄厚的受众群体。
四
我们或许可以借鉴国外动画的制作方式。将主要精力和资金放在故事剧本的编写和情节安排,动画人物性格塑造和人物造型的创作以及富有创意的主题表现场景画面上,尽力做到忠于原著,深化主题,再度创新;确切把握故事中人物的性格,使角色形象丰满生动;并且在音响效果包括角色对白配音上下足功夫,坚持标准,讲究实效。不要片面的追求配音演员的知名度而忽略其本身的声线音路是否与故事人物性格相符;加大对画面造型和故事情节的投入,满足观众的视听审美和艺术欣赏的标准才能产生理想的经济以及社会效应。
纵观国产动画这些年的发展道路,我们看到中国动画的诞生、发展和蜕变之路。国产动画的发展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要开创一条新的发展道路,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要将中国的一些传统元素和民族文化融入到动画中。与此同时还需借鉴外来符合我国国情的成功运作模式和优秀表现技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其他先进的文化要素对我国动画产业再次进行整体定位。
动画不仅是一种影视产业,也是一种文化推广,宣传的方式。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把握住动画产业发展的途径,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在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才能再创中国动画产业的辉煌。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