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建筑的时候,我们到底想谈什么?|于若林·早茶夜读587

587| 读城记2020

👆一定要开音频👆
谈论建筑的时候,我们到底想谈什么?

文/ 于若林

80后,耐撕的思考者

最近,我跟一位新认识的朋友进行了数小时面对面的交流。那不能算是一次特别融洽的对谈,因为中间有很多次几乎无法进行下去,在对方看来,我总是会在聆听的过程中思索或者追问:What’s the point?

这个意外的“被发现”先是让我惊讶,然后忍不住抚掌大笑,也再次确证了苏格拉底忠告的智慧:人,认识你自己吧——无论与外界发生怎样的交互与碰撞,我们都可以在其中对自己有新的发现。

作者到底想说什么?亚历山大为什么会这么想?阅读《建筑的永恒之道》的过程中,我心里也时不时会冒出这两个问题。

书一开头就提出了玄之又玄的关键词:“特质”。它不可被命名,只能用“有生气”“完整”“舒适”“自由”“准确”“无我”“永恒”这些抽象却力有未逮的词语来形容。随后,作者用类似蒙太奇的手法把多个具体而生动的生活场景拼贴在一起去解释:

特质出现于我们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时候:也许是在一群朋友中间装个怪样,或游向大海,或简单的散步,或深夜同朋友们聚在桌边,嘴唇上黏着香烟,眼睛疲倦却热切,专注地努力完成某件事。

这段不甚通顺(略有改动)的译文反而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是)从体验知道了自己的这种特质的感受。因此,当这一特质在建筑中出现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认出它”。所以,对亚历山大来说,人是最重要的,“建筑”“城市”本身就像一种语言、一面镜子,是他理解、关怀和构建生机勃勃的人及其生活的映照。

抛开具体内容和系统的理论,《建筑的永恒之道》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一处表述是“观看世界流衍”,建筑作为事件发生的场所,能帮助人们的活动向公共空间敞开,又把所有生气置于时间的河流中,这让每个具体场景都有了向死永恒的诗意。

和多位书友一样,一提起建筑,我首先想到的也是公共空间。4月3日夜读公号转过一篇文章,名为《作为意识形态的瑞幸咖啡》,我把它发给了一位好朋友,她在大学期间曾经详细调查过武汉市内多家咖啡馆的经营状况。然后我们聊起来为何连锁品牌之外的小咖啡馆在国内存活这么艰难,最后得出结论,这不是原料成本昂贵或冲泡技术不过关的问题,根本原因是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弱,咖啡馆容易沦为异国情调或网红打卡的代名词,无法像国外那样,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在共同的空间里获到放松和自由交流的舒适感。——当然了,咖啡馆做不到,茶馆或豆浆馆同样做不到,喝什么饮品可不是关键。

然而,从小就学会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我们,真的不需要公共空间吗?我们需要怎样的公共空间?我们如何构建自己想要的公共空间?包括线下的和线上的?这些都是书本之外我感兴趣的话题。

关于建筑,你想谈的到底又是什么呢?

今晚二条

宅家两个月,一口气画了58个书房

看看别人家的书房

希望大家看完了,觉得不错的,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吧。

往期

TAN

回顾

“附近”在何处永恒?| 话说利索了,理想的精神栖息地还会远吗?| 人人都爱菜市场| 三座博物馆,带你认识北京城| 说说我家门前的日常公共空间是如何消逝的| 打开“无名特质”的一把钥匙| 哪家实体店,你们最不希望它倒闭?| 能坐坐的广场,才是好广场| 我在富顺县城关镇正街上读到了什么| 邂逅是一种刚需| 一场驱逐恐惧训练的点滴收获| 带着扬·盖尔的书去跑个步| 横着胡同竖着楼| 南门街读小人书往事| “最吸引人的,恰恰就是其他人”| 城市孩子去哪里野?| 驻足在涂鸦墙前| 家住长河边| 是人造了建筑,还是建筑影响了人?| “阅读”的公共空间| 如何在方寸之地舒服地过一小段时光?|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