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旁观的课堂
那天,我在首师大附小听课,校长和几位教师一同参与了听课。那是一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开始的时候,我们坐在教室的后面,与孩子保持一定距离。随着教学的进行,我发现有几个孩子,总是管不住自己,一会左瞧瞧,一会右看看。老师正在讲课,只能用眼神提醒他们,但他们根本没有看老师。老师很为难,是停下来纠正这几个孩子,还是继续讲课?还有几个孩子,似乎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想求助教师,小手举得高高的,但老师正在辅导其他孩子,无暇顾及他们,他们就自己玩了起来。
看到这些孩子游离于学习之外,我就建议校长,我们这些听课的人,闲着也是闲着,能否参与到学生中间,做一些管理和辅导工作?——课堂上没有旁观者。校长非常支持的我想法,于是我们分别进入到各个学习小组,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校长参与的小组有个小男孩,看样子是个调皮的家伙,听课情况一直不好,但此时却非常投入的和校长学了起来,还积极举手发言,和全班同学分享他的学习成果。其他教师似乎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介入,或是以何种方式介入,因为平时听课,大家习惯了做旁观者。
旁观者?是的,旁观者——在我们的课堂上,确实存在着旁观者。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孩子积极表现,逐渐掌握了话语权,小组的其他成员就变成了旁观者;还比如,在小组成员向全班同学展示时,有些孩子对他们展示的东西不感兴趣,于是他们就变成了旁观者;还比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指定某一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觉得这个问题与自己无关,于是就成为旁观者;还比如,教师纠正某一同学的错误,其他没有存在这个错误的同学,就可能变成旁观者……这样仔细一想,在我们的课堂上,旁观者还真的不少。
中国有句俗语,叫“旁观者清”。事实上,真的能够做到看清楚、想明白的旁观者,其实并不是旁观者。表面看,他们是旁观,实际上,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深度介入。真旁观,只以看客的身份出现,毫无疑问会越看越糊涂。在一节英语课上,我和坐在身边的一位教师交流对这节课的看法。这位教师说:“你看,前面的孩子学习状态多好。一边听着上面的同学读,一边认真看书。”果真如此吗?我凑过去看,发现这个孩子正在看的课文,与台上孩子读的课文,竟然不是同一篇课文。经我提示,孩子才找到台上同学读的课文(幸亏是小学英语课,要是高中英语课,我也不知道他看到的到底是啥)。在听课时,教师如果只做旁观者,就不能发现真实的问题;在学习中,孩子如果成为旁观者,学习就不能真实的发生。
基于此,“生命课堂”提出没有旁观的课堂。每一个进入课堂的人,无论他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参与者和实践者,都要投身到学习活动之中,都是贡献者——为集体智慧的形成贡献自己的力量,也都是受益者——从集体智慧中汲取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营养。
“其他同学在干什么?”当教师把展示的机会给一个孩子或一个小组的时候,最好问一问这个问题。如果不做出相应安排或提出相关要求,极有可能让其他孩子沦为旁观者——对他们而言,这是不公平的,更可怕的是,让一部分孩子养成旁观的习惯。所以,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提出一个观点——没有展示的课堂。过于钟情展示,就会造就一批爱表演的孩子,还会培养一批爱旁观的孩子。表演和旁观,都不是“生命课堂”所提倡的。
“可以让其他同学评价、补充呀,这样不就能够避免旁观了吗?”理论上讲确实如此,但事实上,孩子们的评价大多是泛泛而谈,空话、套话居多。我经常听到孩子们像经验丰富的领导和专家一样评价其他同学,戴很高的帽子,说很空洞的话,比如,“他的发言很精彩”“他的观点很新颖”“他的表现很突出”等等,缺乏实质性内容,缺少事实的描述和过程的分析。所以,我在一篇文章中又提出了一个观点:没有定论的评价。
我们还会听到孩子这样说:“对他的观点我没有什么问题了,我想补充一些……”而他们想要补充的,其实正是自己想要展示的。这就像旁观者说的风凉话一样,与具体的问题无关,只是在表现自己。
课堂是什么?“生命课堂”认为,课堂是师生共建共享的“生命共同体”,课堂不仅仅是孩子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场所,更是存在于课堂上的每一个人——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还包括校长、家长、研究者等非连续性进入课堂的群体,是他们相互激发、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生命场。即使做个旁观者,也能收获到知识和能力,但决不能实现生命的成长,原因很简单,因为生命的成长,无人可以替代,只能自己完成。所以,“生命课堂”提出——没有旁观的课堂!
实现没有旁观的课堂,希望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教师是否在进行大段的独白?
教师是否有意或无意间成为了权威?
教学活动或任务是否面向全体?
课堂是否充满了展示?
那些坐在角落的孩子们在干什么?
那些举手的孩子想干什么?
那些没有举手的孩子在干什么?
那些坐在教室里听课的教师他们在干什么?
怎么知道孩子是否在听、在想?
……
没有旁观的课堂,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参与讨论,欢迎转发,邀请更多的朋友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