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成为自己的学生
让教师成为自己的学生
作者:李广生
“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提出让人们眼前一亮。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神经科学研究的支持下,相关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提出一整套练习策略,名之为“黄金定律”,人们看到由来已久的“天才梦”有了梦想成真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既是修正也是发展还是进一步应用“刻意练习”理论,有人又提出“坚毅”这个概念和相关的实施原则。它们之所以迅速“走红”,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是契合了早已深入人心的“天才出自勤奋”的观念,并对它进行了科学的解释;二是迎合了人们的“天才梦”,这梦想薪火相传越烧越旺。
坚毅的品格和刻意的练习毫无疑问是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取得学业的成就还是取得人生的成就,无论是提高成绩还是提高技能,这两样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前面我们讨论了体验的价值(作为教学目标的体验)、体验的丰富性、体验的独特性和深度体验,下面要讨论的话题是如何让体验转化为看得见的进步。《可见的学习》是一项严肃和严谨的研究,它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师的价值所在,而教师自己通常对此含含糊糊。
“生命课堂”提出建设有体验的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快乐(虽然这很重要),不仅仅是享受课堂(这也非常重要),还要让他们体验到实实在在的进步。有体验的课堂最担心的一件事是,有体验而无发展。
但是,不能把发展定义的过于狭隘,知识量的增加、技能更加熟练等具体的收获是发展,学习策略的优化、意志品质的修炼、专注度和参与度的提升、社会情感的建立等隐性的收获也是发展。让这些隐性的发展变成看得见的进步,是教师的高超艺术。事实上让孩子越来越喜欢学习、越来越专注学习、越来越会学习,是更为重要的发展。
“刻意练习”经常被误解为“机械训练”。表面上二者似乎没有区别,一个伏在课桌上认真演算的孩子,你很难断定他是在进行“刻意练习”还是进行“机械训练”。教师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包括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也许是出于“刻意练习”的良好初衷,但也许会被学生当成枯燥乏味的“机械训练”。
“刻意练习”和“机械训练”的本质区别在学习者的心理体验。教师需要转变立场,从学习者的角度,把自己当成自己的学生审视这些任务,试着感受完成这些任务的心理体验,才会知道它是“刻意练习”还是“机械训练”。
“把本课的生字每个抄写五遍。”“完成课后习题1--9题。”“背诵课文第五段。”“完成作文一篇。”教师经常性的、习惯性的这样布置任务,他们相信(自以为)通过大量的练习孩子对知识的掌握将更加扎实、能力会得到提升。好啦,让我们转变一下立场,把自己变成自己的学生。你会理解教师的一片好心,也懂得爱拼才会赢的道理,可是你要面对的不是一个教师好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所有的教师都向你展示他们的好心,堆积如山的任务压得你喘过不气来,你无可奈何又焦虑万分即将崩溃,那么你还会以为这是好心吗,你还会专注的刻意练习吗?你会逃避、你会抱怨、你会糊弄、你会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随着激情的消退坚毅也不再是你的追求。这不就是“机械训练”导致的恶果吗?
让教师成为自己的学生,他就会对自己进行这样的追问:教师设计的这个活动或任务,目的究竟何在?通过这种方式真的能够实现目的吗?教师针对的是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究竟是什么?有何证据证明这些问题真的存在?这些练习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这本来就是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但我们长期立足于教,在教的封闭世界里自得其乐,就把这些问题忽视了。
教师对学生说:“你的作文语言没文采,叙述不生动,说理不充分,你再改一改,重新写一篇。”孩子一脸茫然,他嘴上没说,但心里想:怎么就没文采了,什么叫有文采?怎么就不生动了,怎样才能生动?怎么就不充分了,怎样才能充分?可想而知,在这种状态下,他不要说再写一篇,就是再写十篇,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当然,也不能排除在写作过程中孩子自己悟出了某些技巧,水平得到迅速提升。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是孩子自己的功劳,教师的价值或是教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语文教学有的教师只关注字词的训练,数学教学有的教师只关注习题的训练,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在题海中挣扎,成绩提高说是教师的功劳,成绩没提高却让孩子承担责任。这不公平。
有目的、有计划、有标准、有评价、有干预、有反馈,让体验成为一个闭环回路,体验才能变成可见的发展和进步。也就是说,教师不能稀里糊涂的教,学生不能稀里糊涂的学,盲人为盲人指路,成功的几率很小。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个封闭的回路固然可以提高体验的效度,但也可能造成对学生的限制,养成他们的一种惰性,从而过分依赖教师。“教是为了不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众多教师不知道如何把它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前面曾讨论过越教越傻的问题,实践中还存在着越教越懒的问题。离开教师学生不知道怎么学了,甚至不学了,必须依靠作业和具体的任务才能保证学习的延续。这更是教育的失败。
对话是突围这种困境的有效途径。师生、生生就学习项目、学习任务展开平等的、安全的、开放的、投入的对话,让学生参与到路径的规划中。不是教师为他们设置的路径,而是和教师、同学一起共同研讨制定的路径。学生不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学习,而是为了达成自己的愿望而学习。让他们承担起学习的责任,他们就会成为自己的老师。刻意练习因此而成为自主的、自动的、自觉的学习,避免陷入机械训练的误区。
让教师成为自己的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的教师,多么美妙的体验,这正是“生命课堂”的追求。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