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轻装泅渡,唯独耿飚犯难:旱鸭子不会水,没把握
文:老街巷口
1932年3月中旬,主席在会议上提出,红军不应以夺取大、中型城市为目标,而是应当集中兵力,向赣东北、浙西、闽北、苏南等蒋军防守薄弱区突破,借此扩大苏区。当这项提议被上级否决后,他又建议部队经闽南进攻,夺下龙岩、漳州,扩大影响力,最终获得批准。
4月16日,负责进攻的红军各部抵达马山。这里位于漳州城西北,距当地还有20多公里。主席亲自组织各部干部深入前沿侦察敌情,确定了进攻方案。
根据战前部署,红9师负责对天保山发起进攻。战前,耿飚与政委朱良才召开作战会议,向各级下达作战指示后,全师向九龙江东溪进发。可当红9师赶到东溪后,却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河水上涨了不少。
东溪河不算大,平日里仅有百十米宽,水浅时人甚至可以徒步跋涉过去。可连日来一直下暴雨,导致东溪一夜间就进入了盛水期。河面不仅被拓宽不少,还不时掀起急流奔腾而下,根本无法徒涉。
【耿飚】
【油画:红军出征】
红9师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东溪一带的船只早已被蒋军收走,倘若架设浮桥,必会影响行军速度,使部队无法及时抵达目的地。就连扎木筏这一条,也被耿飚否决了。因为这附近只有些许荔枝、香蕉树,木材强度根本不够。
眼看规定的时间迫在眉睫,耿飚与朱政委最终决定:轻装泅渡!
红9师的战士多数来自南方,习水性,所以泅渡并不是难事。奈何耿飚却是个“旱鸭子”,普通战士找块木板,趴着就能泅渡过去,他却始终没把握。好在他事先派人询问了附近的民情,得知小镇上有个修车铺,向老板买了个旧车轮的内胎,打完气以后找块木板以便渡河。
17日凌晨,红9师开始分批渡河。耿飚把硕大的“救生圈”套上,一手扶着木板,一手高举“盒子炮”,瞪水向着对岸游去。师部一行人抵达河中心时,防守对岸的蒋军开了火。由于距离过远,这些子弹多数盲目地落入水中。先期渡河的侦察连立即发起反击,将这批守卫河岸的蒋军一举击溃。
东溪这里接上了火,下游的保林桥也打得不可开交。趁着友军牵制守敌之际,红9师立即沿东岸向蒋军逼近,打了几场小规模的遭遇战,将东岸地域的小股蒋军扫清。
4月19日,连日的大雨终于停了。天刚蒙蒙亮,红军对天保山的总攻就打响了。红9师先从峰苍岭突破,在拿下支撑点后扩大战果,很快就攻下了天保山。
战斗中,耿飚领着通信排与战士们一道推进,此时的蒋军已乱作一团,毫无斗志。另一边,红15军(军长左权)在突破榕子岭的防线后,率部拿下了南靖县。
随后,红军集中3个军,近万人的实力,对天宝山南麓的天宝镇发动总攻。面对来势汹汹的红军,蒋军根本无力招架。仅用几十分钟的时间,天宝镇就被红军攻克,守敌全灭。
【红军架梯攻城】
【红军攻下漳州后,还缴获蒋军飞机】
拿下天宝镇后,“东路军”总部命红15军原地留守,红3、4军继续乘胜进攻漳州。战斗中,红军采用分段合击的战术。红3军位于城东,经石亭向漳州北门进攻;红4军位于城西,沿九龙江继续向南攻击前进,经茶铺直逼漳州西门。两路大军的红军健儿,纷纷大踏步向前迈进,只为赢得最终的胜利。
听闻红军压境,负责防守漳州城的蒋军张贞部慌了:漳州地处闽南,但并无城墙保护。城前是一大块平原,毫无地利。此时驻守漳州的仅有蒋军的几支“直属部队”与地方民团,根本无法挡住红军。眼看大势已去,张贞连夜收拾行囊,向着闽粤边陲的诏安逃去。
4月20日清晨,红3军部队从漳州城北入城,与红4军胜利会师。防守当地的蒋军民团胡乱地放了几枪后,乖乖缴械当了俘虏。
漳州之战,红军共歼敌2个旅、1个独立团以及多个地方民团,缴获弹药无数。此战的胜利,同时也证明了主席“主动打出外线”“跳出敌军重围”策略的正确性,也是我军历史上辉煌的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