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化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动机等心理状态及心理状态与行为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并据此解释和预测行为的能力。这一概念是心理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黑猩猩的认知能力时首次提出的。研究者认为,个体能够对自我、他人或其他物种的心理状态进行归因,这种推断系统之所以被视为一种理论,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内部状态无法被直接观察,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推断系统可用于解释和预测行为。

40多年来,来自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人类学领域的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和解释心理理论的认知机制和演化渊源。这一重要的心理能力是否为人类独有?如果不是,不同的物种在这一能力上的表现有何差异?差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的差异能够揭示什么演化秘密?到底是复杂的社会塑造了这样的能力,还是这样的能力导致了复杂社会的产生?

我们常常通过两条路径理解科学问题:一是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寻找科学问题的近因, 比如探讨心理能力的发展过程和认知机制;二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寻找科学问题的远因,比如探讨心理能力的功能,即某种心理能力在演化历程中为何被保留,它到底具有什么独特的适应意义。

探索心理理论的内在认知机制

愿望(Desire)和信念(Belief)是心理理论研究中常会涉及的两类心理状态。愿望指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意图或者目标,信念则指个体在从事某种活动时依据自己当前经验所形成的认识。比如,想要吃水果的“想要”是愿望,而认为水果放在哪里的“认为”则是信念,通过对个体的愿望和信念的理解,我们就能够判断个体会去哪里拿水果。

人类婴儿在9个月时就可以理解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愿望,到了18个月大的时候,开始能够理解他人可以有和自己不一致的愿望或者偏好。动物也同样具有这样的能力——雄性欧亚松鸦在繁殖季节会积极地向雌性求偶,它们求偶的方式是把自己找来的食物献给雌性。实验者通过操纵实验程序使雌性欧亚松鸦更加喜欢某一种食物(假定为食物A)(这一过程可以被雄性欧亚松鸦看到),而后给雄性欧亚松鸦两种食物(假定为食物A和食物B)并让其自由选择,结果发现雄性会更多地选择食物A 献给雌性。

有关信念理解的研究证据则更加复杂多样。人类研究表明,在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中, 儿童通常要到4岁左右才能比较好地理解他人可能持有对这个世界的错误信念。但是这种任务会涉及言语、执行功能和记忆等多种心理能力。儿童在其中的表现可能是多种心理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心理理解能力。如果儿童的心理理解能力水平足够支持他们作出正确判断,但由于执行功能不足而不能抑制自己表达所知道的真相,那么就会在上述任务中失败。因此,后来的研究会排除其他心理能力的干扰,在动物研究中也是如此。研究者在大猿(黑猩猩、倭黑猩猩和黄猩猩)的研究中,让大猿观看由人扮演的山地大猩猩“金刚”的录像片段,并采用眼动技术记录其注视模式,即排除了执行功能等心理能力的干扰之后,发现大猿不仅可以理解录像片段中的大猩猩个体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经验,还能理解它们基于这些知识经验而形成的信念。

人类和动物研究在方法和结果上的异同表现在:一方面,通过非言语任务这样一些精巧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发现了人类和某些动物都具有心理理论;另一方面,人类和动物在心理理论的表现上存在差异。人类的心理理论随个体发展逐渐成熟,最终表现出复杂高级的心理理解能力,而动物研究的相关证据提示,动物表现出来的最好的心理理解能力也远不及人类成年个体。这样的共性和差异性提示我们,心理理论在生命早期显现,并随着个体发展而成熟。这种能力并非人类独有,其可能会受到语言发展、教育、文化等因素的促进,但这些因素并不是其产生的根源机制。跨物种的一致性揭示了心理理解能力可能具有独特适应意义,为探究其到底具有何种意义,则需要到演化历程中去探寻,进而揭开这种能力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

心理理论具有独特适应意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不断和他人进行社会交互,而社会交互中所必备的一种心理能力就是心理理论。可能我们自己常常意识不到,但心理理论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心理能力到底有怎样的独特之处?或许我们可以从动物研究中获得一些解释。

早期的一些研究发现,我们的近亲黑猩猩在合作情境中会忽视实验者提供的社会线索, 但在竞争情境中却能更充分地使用社会线索获取食物;而倭黑猩猩在合作情境中的表现则强于黑猩猩。基于以上证据,我们可以推测心理理论的获得可能与社会交互中的合作和竞争有关,由于生存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差异,某些物种内部的竞争更为关键,而另外一些物种内部的合作则更为关键,因此心理理论在不同情境下的差异就表现出来了。

也有研究者批评上述研究缺乏生态效度,即实验情境和黑猩猩等动物的真实生活场景相差太大。实验者所提供的社会线索很可能是黑猩猩在日常生活中完全不会用的(比如手势语)。因此,后来的研究者在改进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合作情境下不同物种动物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大猿(如黑猩猩、猩猩和大猩猩等)、猕猴、狗以及部分鸟类在合作情境下都能表现出对其他个体心理状态的理解。

我们和其他动物在心理理论上表现出的差异可能是独特而复杂的人类文化形成的关键。在人类与黑猩猩分化前,我们的共同祖先可能已经具有基本的心理理论,而在分化过程中,现代智人在演化历程中获得了更为复杂的心理理论。我们更加注重社会交互中对共享意图(Shared intentionality)的理解,促进了个体之间的合作行为;而由于生存环境中资源分布特点以及社会结构的差异,黑猩猩在社会交互中则更加关注竞争,因此在不同研究范式中的表现会有差异。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不同物种在表现出心理理论时的动机差异,比如竞争情境能促进黑猩猩的心理理论表现,而合作情境则能促进人类和倭黑猩猩的心理理论表现。不同的行为表现反映了不同的动机,不同的动机则意味着不同物种所面临的选择压力不同,可能具有竞争性的黑猩猩更具有生存优势,而具有合作性的人类和倭黑猩猩则更具有生存优势。强烈的亲社会倾向(合作行为)很可能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心理理论概念从动物研究中提出,随后一直持续的动物研究证据不仅揭示了心理理论的内在认知机制,而且能帮助我们理解演化历程中这种能力的适应意义,特别是对人类社会形成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灵长目动物大多表现出对其他个体心理状态的理解,但是某些鸟类也表现出了相应的心理理论。鸟类的大脑结构与人类有很大差异,在生理结构存在巨大差异的条件下,却表现出了类似的心理理解能力,说明其所依赖的生理基础和认知机制是非常基本的,也许这种能力的获得不需要经过后天长期的学习。这一差异也说明心理理论在种系发生的早期就已经出现。

基于现有的研究证据,未来的相关研究可聚焦于新物种、新技术、新范式等方面,新技术和新范式可以为研究心理理论提供更为精细、精准的条件,而新物种的探索则会为揭示心理理论演化发生的奥秘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高精尖的计算机技术和复杂的数学物理方法固然重要,但我们要借用机器复现人类高超且复杂多变的智能,就要从根源上探寻人类智力的起源与发展机制,动物研究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和革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正如日本京都大学松泽哲郎教授所言,如果说神经科学、生理学、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致力于理解现在人类大脑的结构与功能,那么动物与人类的比较心理学研究就是在探索人类大脑演化为现在这样的原因。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