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静、意】如何体会放松、入静和意守?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分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和美太极
降伏虚阳虚火的惟一关窍是足底的涌泉穴。练习松静,是从头顶百会穴开始依次放松到涌泉穴。百会穴居人身最高处,乃阳气所会。内气从百会穴直贯涌泉穴后,身体内的虚阳虚火就会通过涌泉穴被地气化解而消逝。古人说:“真人息之以踵”,就是要求把气降至足底涌泉穴。
练习松静还要讲究手掌心的劳宫穴。练习到一定时候,当手臂和手腕、手掌放松后,劳宫穴就会有暖热感,而当下肢放松到足底,涌泉穴会有麻热感。劳宫穴能治心火上炎,清心安神;涌泉穴可退骨蒸热,引火下潜,如此,身体的阴阳水火就能互相交济而收到平衡的效果。
如何体会放松、入静和意守?
一、放松:放松是一种积极的锻练,决不是消极疲塌。“松”是指不紧张的状态,是一种练功中某些紧张状态能得到解除,身体趋于平衡的体会。就人体而言,身体长期受七情六欲的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时,都足以呈紧张状态,使体内阴阳、气血、脏腑的功能失调而致病。就功夫而言,只有松才能避免使气则竭,并气则伤的弊病。再就放松与内气运行的关系而言,只有放松才能避免武火烹炼过甚,造成走火偏差。
“松”可以分成下列三层来体会。〈一〉松弛:感到手足摆得很安稳,头部也感觉轻松,全身没有一处 感觉到不舒适。〈二〉松开:进一步放松到那一部位,便感觉到那一部位的肌肉好像在松开,骨头好像 也变软了,全身血流循环上,似乎可以感觉到在静静地流着。〈三〉松静:再进一步,全身好像溶化了一般,完全没有什么拘束,悠悠自在,杂念全无,感到一种轻安的舒适(飘飘然,如羽化而登仙)。
二、入静:入静指思维活动单一化,杂念减少,对内外刺激因素反应减弱在主观感受上常呈现(恬淡虚无)的境况。能使神经系统的活动功能得到加强,神经调解作用进一步改善,从而使整个机体达到一个新的动态平衡状态。入静的程序取决于功夫的深浅,可分初,中,高三级来描述不同程度的大致轮廓。
〈一〉初级:姿势自然舒适,呼吸柔和,杂念较少,或者起了念头能很快排除,可能有一、二次短时间内感到杂念不起,安静舒适,这就是初级入静。
〈二〉中级:在初级的基础上,对外界的声音干扰闻如不闻,身体轻松,用意自如,呼吸绵绵,轻、重、暖、痒等舒适感觉常常出现。
〈三〉高级:在中级基础上,外界的干扰已不起反应,呼吸绵绵深长,若有若无,用意自如,若存若亡,轻松飘浮,心情舒畅,精神饱满。
三、意守:意守乃一念代替万念之法,通过意守的锻炼可使思想集中,排除杂念,达到入静。通常概括为内守和外守两大类。内守指思想集中于自身一部分,如意守丹田、意守呼吸、意守涌泉等等。外守指思想集中于自身以外的事物,如意守青山、意守浮云、意守幻景等等。意守切忌过度,决不宜用意太重,而必须做到似守非守,有意无意,勿忘勿助,不即不离,才能活泼自然,轻松恬淡,从而避免出偏差。(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一般在练拳时,所表现的解除身体,四肢,肌肉等紧张,是一种(外松)的表现;而解除呼吸,集中和运用意念方面的紧张,是一种(内松)的表现。
先师潘咏周先生曰:“吾人之胸部,不宜稍呈紧张,心气应使下降,心气下降至何处,乃下降至丹田也。”读者试正身端坐,平心静气,缓缓调息,胸部完全不着丝毫之力;则心部即觉得安放舒适。肺部呼吸必觉得非常通畅。同时就觉得有一股热气自然下降至脐下腹部。此即气沈丹田之感觉。能松则气能沈。“松”字之解释,即毫不着力之谓。如稍着力,则不但不能气沈腹部,气不能腾然四布,气不能敛入骨。且易致肠病。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也。”
又曰:“吾人练拳,体质日强,目光清明有神:但此神光宜使内敛。内敛系不使放逸之谓,欲不使放逸,必使此神光有所寄托。其方法,即在左右手动时,眼神须分别宾主手而随动作注视于主手。静时目光宜平视,而将眼神收敛于内,与意同时存想丹田,”即道家所谓反观也。动时眼神注意于手指;静时眼神反观于丹田。同时率领意气劲三者分动静而向外向内。功夫至此,则“意”“气”“劲”“神”四者已合一矣。从此功夫愈练愈深。始则遵乎规矩,继则化乎规矩,终则神乎规矩。乃至无行迹可拟,如神龙变化,捉摸不住,说有就有,说无就无。技而至此,所谓至神化之境矣。”
诗曰:无心神自健,无肺体自安, 无心又无肺,便是活神仙。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