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封杀,原来只是开始
写在开头:如果,你点进来的目的就是想骂人,建议请直接关闭该页面。如果,你想尝试发散一点有益的思考,一起讨论一下,欢迎阅读留言。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感受,互联网舆论氛围戾气越来越重了。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从娱乐圈到社会案件,很多她姐都关注了,但每一篇文章下面都有很多不是反驳观点的讨论,而只是单纯的漫骂。
打拳、有病、太给你们女人脸了…
甚至不管你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观点,我不看,但我就骂你。
还有我最厌恶的滥用举报制度,删稿让你闭嘴。
她姐没怼回去,是不愿选择「以暴制暴」。
上来就提这些,也并不想要卖惨诉苦。
用这个想表达的是:我所面对的,可能就是现在互联网舆论场的缩影。
二极管思维,非黑即白,排除异己。
毕竟,「她刊」只是互联网生态下成百上千个媒体平台之一。
而我所经历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不过是种缩影,远不及最近现实的千分之一。
她姐想起了前段时间,那场关于张文宏医生的风波。
7月底,南京疫情爆发。
张医生发了微博,内容是基于南京疫情所激发的一些个人思考。
其中,他个人提出:短期内疫情短期结束,世界要学会与病毒共存。
向下滑动查看
@张文宏医生
舆论瞬间炸了。
通篇博文洋洋洒洒好几百字,部分网友却只看到了「与病毒共存」这五个字。
“
你们还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么?
你们要害死多少人命?
开始学西方国家的烂招了?
看看欧美和印度吧!
”
原本出于一位医生、一名学者的思考,被彻底地曲解为了医生不作为,甚至是危害人民。
事情到这,还未结束。
过了几日,卫生部一位退休老干部发表了一篇名为《与“病毒共存”可行吗?》的文章。
其实本来是应该针对做法,形成讨论的氛围的。
却浩浩荡荡地形成了“打倒张文宏”大军,他们脱离这件事本身,转而一味地去找张文宏的其他过错,试图一击打倒他。
有网友发微博称,张医生并不是许多人想象的学术权威,而是一个学渣,他涉嫌学术造假,并在微博中列出了一系列有模有样的「证据」。
学术造假,在学术圈,是最致命的一顶帽子。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收到举报了,便立即开启了调查。
调查效率很高,很快复旦便发布了公告:张文宏的论文不构成学术不端或学术不当。
这下,等着看热闹的网友,傻了。
只剩下个别不服气的,不了解如何定义学术造假的网友,骂复旦包庇,引导学术界以抄袭为荣。
事件几经反转,好在张医生经住了那些互联网「正义之士」的清算。
这场风波也令她姐想起,百年前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下的一段话:
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时光流逝近百年,如今再读这句话,其中的讽刺意味仍旧那么深厚。
这另一件事,和影视圈相关。
10年前播出的抗日神剧《抗日奇侠》,前段时间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一夜间,这部剧的豆瓣评分从3.7分狂涨到了6.3分。
乍一听这剧名,大家可能有点懵。
你或许没完整看过部剧,但你极可能冲浪时刷到过,这部剧的一个名场面——手撕鬼子。
几年前,这可是互联网的「顶流段子」,被嘲讽拍戏不带脑子、离谱。
没错,就是这样一部撕鬼子比撕包菜还简单的离谱神剧,摇身一变竟成为了彰显爱国情怀、发泄戾气的阵地。
“别管它拍得好不好,只要你爱国你就应该表扬它!”
还有一些日本高分影视剧,也没逃过网民的毒手。
以豆瓣评分曾长期保持在9.6分的纪录片《人生果实》为例。
曾经,它长期位列豆瓣TOP250,是评分高达9.3分的佳作。
一夜之间,大批热心网友抵达这部电影的豆瓣影评区。
现在,它不仅掉出了TOP250,评分也降到了8.7分。
但其实,这部电影压根没什么政治意味,讲的不过是,一对日本老夫妻的隐居生活。
为什么突然间惹了众怒?
激怒网友的直接原因,是片中的主角之一津端修一,被指出曾参加过二战,是罪大恶极的战犯。
但凡你稍微做点功课,就会知道这种论调,其实是「言过其实」。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津端修一才12岁。直到1945年,即日本战败那年,他才被分配到厚木机场当海军工程员。
前前后后,他一共当了8个月的兵,还并非在前线,而是个技术工种。
图源网络
他不仅没杀过中国人,甚至连中国当年的土地,都没踏上过。
但这不重要,在一些人眼里,他曾是个日本士兵,就够了。
如今,在《人生果实》的评论区,你可以看到网友留下各种正义的差评痕迹。
有直接喷脏话骂鬼子的。
也有满腔正义、铿锵有力的评语:「艺术虽然没有国界,但正义有。」
这是真的正义么?
这是真不分青红皂白。
说到这,她姐还要强调:点出事实,并不等于为日本人说话。
当然,如果「有心人」非要抓住这一点不放,那她姐也堵不住他们的嘴,只能说,对于这种极端视角,不给予任何评价。
不止《人生果实》,《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萤火虫之墓》等经典电影都没逃过被疯狂打一星的命运。
这样的事,还有太多太多……
自从张哲瀚事件发生后,许多人盯着不喜欢的明星,到处造谣他不爱国的证据,试图封杀他。
无论是娱乐圈爱豆的丑闻,还是没给老人让座的社会新闻。
事无巨细,都逃不过网友的慧眼和正义制裁。
这一切令她姐嗅到了一种危险的气息:正义在被滥用,讨论正走向撕裂,如今的舆论场,到处充斥着暴力和戾气。
现在,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去了解一件事的全貌。
无数藏匿于互联网中的键盘侠,随时待命。他们将以正义之名,去发动一场又一场网络暴力。
这种风气太可怕了,力量也过于强大。
所以,她姐才想提醒每一个离不开互联网的普通人:
别以为这一切与你无关。事实上,这已经是个「信号」。
在这股浪潮下,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前段日子,B站up主@老蒋巨靠谱,发了一条吐槽视频。
再次带火了个概念,叫「互联网掘墓人」。
这个群体到底为什么这么厉害?
简而言之,通过挖坟清算,他们可以让每个人都「有罪」。
一旦他们想证明你在某件事中错了,往往不会就事论事,而是另辟蹊径,把你所有过往言论行为都挖出来。
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人设挖不倒。
总之,就是「搞臭」你。
小到你某一次的点赞记录、你高中数学某次考试只考了20分、你喝多了在朋友圈发了一句阴阳怪气的话……
这些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来证明你不是个好东西。
试问,谁能保证从出生到现在没做过一件不体面的事?没在自己的「私域」,说过一句不体面的话?
如果真有人拍着胸脯说,我这一辈子都光明正大。
那你的父母呢?爷爷奶奶呢?你能保证么?
当一个掘墓人想「以偏概全」,没有什么能阻挡得了他。
而且,她姐还发现,在掘墓人眼中这个世界就是静态的。
犯了一次错误就等于他一辈子做什么事都是错的,除了死他做什么都不行。
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尔贝·加缪的文学作品《局外人》中,世界是默然的、无理性的。
真实的互联网世界,依旧如此。
书中,大家只关心默尔索的为人,却压根不在乎那些罪状本身。
现实中,大家只是想搞臭你,谁在乎你真的吃了几碗粉?
就是这些恶意解读和断章取义的风潮,让我们都有风险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她姐才说:在这样的风潮下,无人无罪。
为什么舆论场变得如此之污浊?
究其原因,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党同伐异、排除异己,现在任何事都能分出个立场。
你喜欢这个爱豆,我喜欢那个爱豆,你喜欢当全职主妇,她喜欢当职场女性,你我便是不同立场、对立派系。
多年前,周杰伦的粉丝和陈奕迅的粉丝,还可以做朋友,可以互相分享偶像的新专辑。
但现在,「我家哥哥的歌才是最好的,你家那位唱的歌,那是什么东西?」
只要我们喜欢的是不同的人,那我们就只能是敌人。
不同,带来的不是平等的沟通,而是憎恨与反目。
部分畸形的饭圈文化,根源正是如此。
学者庞勒在《乌合之众》中,把这种现象概括得相当精准:
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
还有,她姐想说当下「举报成风」的现象。
如今,举报门槛太低了,从大V到个人,举报早已常态化。
抛开一些反国家反社会反人类、黄赌毒相关言论,举报这些无可厚非。但另一些莫名其妙的举报,就让人有点摸不到头脑了。
比如之前的宿管阿姨感恩节送礼物,反被举报过洋节,居心叵测。
一个正常的学生因为觉得一本书翻译得不好,在豆瓣打低分后被人肉扒出来举报到学校,想迫使他被开除。
……
这就是现在的舆论环境。
乌泱泱的、理性罕见的、充满戾气的。
面对如此混乱的大环境,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她姐很欣赏学者钱理群在《十三邀》中的一番言论:
「我们处在一个无真相的时代。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等待,不要急要有耐心;坚守自己的基本立场,不随波逐流。」
说到这里,一定有人会问:当事件发生,难道我们就该让子弹飞一会,先不发表意见,静观其变么?
不必每个人都像钱理群一般。
不必每个个体都强迫自己如此。
就好像事件一出,每个人都有关注和表达的权利。
但关注与表达的前提是:你要根据现有的和事件相关的物料,去就事论事。
对人不对事,混淆概念,只会转移事件的重点。
好像每次所谓的大瓜一上热搜。
网友们便自发开始各种疯传各种关于当事人的一些边角料周边,不管它真假,够刺激有料就行。
先入为主地评判他的人品,再去审判他的对错。
立场先于真相,思考让步情绪。
这不就是互联网掘墓人的行径么?
最后,她姐想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网络空间的高度自由,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畅所欲言,甚至成为意见领袖。
但我们也面对着史无前例的、最糟糕的舆论场。
其中,充斥着大量的正义感和排他性,以及随处可见的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
正因形势严峻,我们每个个体才更需要迫切地了解其中的利害。
《真相捕捉》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绝对正确的真相。
但在这个星球上,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绝对有益」的讨论。
即使你不同意我的观点,我也坚决捍卫你正当反对我的理由。
她刊后台有很多讨论即使意见不同,场面也很和谐
她姐只是期盼,我们能凝聚这种共识,在舆论浪潮中,多点有益讨论,少点无脑谩骂。
希望只要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就能多上那么一个。
即使短时间内,达不成这个目标,我们也得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点个「在看」,让我们凝聚共识者,改变环境。
别让言论的环境太糟糕,别让倒退进展得太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