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7 | 闵志念聊摄影 | 一双鞋子

2021-9-7

闵志念:

周周:

都是鞋子

闵志念:

收到,明白,支持!@周周 

闵志念:

一双鞋子

每一个人都有一双鞋子,或者多双鞋子。《天堂里的孩子》(伊朗电影,又名“小鞋子”)小哈里除外。

2009年赫塔·米勒(Herta Muller)女士在斯德哥尔摩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辞:你带手帕了吗?这让我想起了“鞋子”。以及各种各样关于鞋子的“东西”。“也许这个关于手帕的问题从来也就不是关于手帕本身的,而是关于一个人的敏锐的孤独感?”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在《东京物语》里的“扇子”也是一样。艺术作品的很多“鞋子”也是一样。手绢不是手绢,扇子不是扇子,鞋子不是鞋子,它是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所指”。一种透过现象传递精神的一个东西。它可以是任何一个东西——王阳明的傲竹,陶潜的清菊,周敦颐的爱莲……

在日本审美意识里有“物哀”这种美学。日本的俳句、暗黑舞踏、寂静的禅院……无一例外均透露出这些。“物”是自然万物,“哀”即睹物思情、物我同悲是“物哀”简单而本质的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双鞋子可以是梵高对劳动人民动情而悲悯的注视;亦可以是赫尔穆特·牛顿(Helmut Newton)的坏品味——那是个下流的字眼;可以是盖·伯丁(Guy Bourdin)的男女之间模糊而又清晰的心理暗示;还有那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在酒吧里喝的醉晕晕的把一双白色高跟鞋的侧卧当成了一个被爷们扒光了衣服的女子;可以是荒木经惟(Nobuyoshi Araki )与阳子之间浓情化不开的“牵手”。甚至,可以是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那双“自我放逐”流浪的鞋子。

杰夫·戴尔(Geoff Dyer)在《持续进项的瞬间——谈摄影及其捕捉的心灵》(国内版本:此刻)中对“帽子”的摄影作品串烧,帽子是一种身份,帽子的位置也是一份心情,那个“老混蛋”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Norman Cohen)不就在演唱开始或结束的时候常把帽子按在胸口来一下吗?帽子甚至是一把开门的钥匙。物,物我两忘。

“类比思维”,当我们脑子里把一些同类物用“类型法”集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集结就会产生不同化学分子般的激烈发酵,嘣!脑袋开花——被缪斯亲吻了一下,你会有一种可能的产生,那是创造。由此及彼的牵引。一个人问杜尚:安迪·沃霍尔把一堆金汤宝罐头弄在一起算咋回事。杜尚或许头都没抬地说了句:哦,画一个产品是广告,画无数重复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重复的背后是?“选择就是艺术。”选择是认知,是一种康德式过滤之后的判断。也许我们只知道一双鞋子,没关系,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双鞋子,只需要“关键词”,或许在此之后再加点“延异”的调料,在这个蜘蛛网的世界里你就可以嗅到很多双不同人生味道的“鞋子”。在选择之前,我们要有选择的众多对象,选与不选,它就在那里,你凝视,安达路亚式的强迫凝视,一体的多面性就会产生。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简单。循环的过程就像经历千帆之后的平静与淡然,是对“知”的提纯。所有的香水只有两种味道——男人味、女人味。其实也只是一种味道。

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曾写下这样一句话:“骑士与同伴走散了,迷失在荒野里,最终在这片荒野里找到了自我。”这句话被杰夫·戴尔写在《寻找马洛里》的扉页上。预示着《寻找马洛里》所宣示的哲思:“人寻找的最终还是他自己。”

走吧,走出去,无论走向何处,您需要一双鞋子,一双合适自己的鞋子。

了无

2021.9.7星期二(儿子返校第六天)

周 满Man:

周 满Man:

不穿鞋会好很多

闵志念:

下次写一篇[害羞]

周 满Man:

闵老师写屁股吧!

周 满Man:

美臀

周 满Man:

常态化:

脱了臀部还好看的女生不太多吧

周 满Man:

可以用内裤做引子

周 满Man:

常态化:

发点儿来看看嘛

周 满Man:

常态化:

这个确实意料之外

常态化:

其他都算常规

飞素:

很诱人

闵志念:

写“请用屁股思考”。[偷笑]

周 满Man:

常态化:

X,永恒的话题

常态化:

谈这个基本上不会起分歧,还每个人都能插上话

呼吸之间:

@周满 羡慕有妹子拍的人

日白扯蛋:

我已经,

停止思考

常态化:

我已经用下半身思考

周 满Man:

急躁了

周 满Man:

艺术的看

常态化:

算了看看书去,这玩意儿适合在家看

常态化:

凝视她

周 满Man:

凝视

周 满Man:

深渊

鱼雨语:

将回以凝视

日白扯蛋:

“凝视”这词儿要被阿满用坏了

常态化:

凝视屁股,屁股将铿锵的用声音回礼[偷笑]

鱼雨语:

这个就仿佛听到了声音

周 满Man:

这个才仿佛听到了声音

周 满Man:

闵志念:

闵志念:

改了一下末端神经。[破涕为笑]

闵志念:

一双鞋子

每一个人都有一双鞋子,或者多双鞋子。《天堂里的孩子》(伊朗电影,又名“小鞋子”)小哈里除外。

2009年赫塔·米勒(Herta Muller)女士在斯德哥尔摩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辞:你带手帕了吗?这让我想起了“鞋子”。以及各种各样关于鞋子的“东西”。“也许这个关于手帕的问题从来也就不是关于手帕本身的,而是关于一个人的敏锐的孤独感?”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在《东京物语》里的“扇子”也是一样。艺术作品的很多“鞋子”也是一样。手绢不是手绢,扇子不是扇子,鞋子不是鞋子,它是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所指”。一种透过现象传递精神的一个东西。它可以是任何一个东西——王阳明的傲竹,陶潜的清菊,周敦颐的爱莲……

在日本审美意识里有“物哀”这种美学。日本的俳句、暗黑舞踏、寂静的禅院……无一例外均透露出这些。“物”是自然万物,“哀”即睹物思情、物我同悲是“物哀”简单而本质的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双鞋子可以是梵高对劳动人民动情而悲悯的注视;亦可以是赫尔穆特·牛顿(Helmut Newton)的坏品味——那是个下流的字眼;可以是盖·伯丁(Guy Bourdin)的男女之间模糊而又清晰的心理暗示;还有那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在酒吧里喝的醉晕晕的把一双白色高跟鞋的侧卧当成了一个被爷们扒光了衣服的女子;可以是荒木经惟(Nobuyoshi Araki )与阳子之间浓情化不开的“牵手”。甚至,可以是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那双“自我放逐”流浪的鞋子。

杰夫·戴尔(Geoff Dyer)在《持续进项的瞬间——谈摄影及其捕捉的心灵》(国内版本:此刻)中对“帽子”的摄影作品串烧,帽子是一种身份,帽子的位置也是一份心情,那个“老混蛋”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Norman Cohen)不就在演唱开始或结束的时候常把帽子按在胸口来一下吗?帽子甚至是一把开门的钥匙。物,物我两忘。

“类比思维”,当我们脑子里把一些同类物用“类型法”集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集结就会产生不同化学分子般的激烈发酵,嘣!脑袋开花——被缪斯亲吻了一下,你会有一种可能的产生,那是创造。由此及彼的牵引。一个人问杜尚:安迪·沃霍尔把一堆金汤宝罐头弄在一起算咋回事。杜尚或许头都没抬地说了句:哦,画一个产品是广告,画无数重复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重复的背后是?“选择就是艺术。”选择是认知,是一种康德式过滤之后的判断。也许我们只知道一双鞋子,没关系,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双鞋子,只需要“关键词”,或许在此之后再加点“延异”的调料,在这个蜘蛛网的世界里你就可以嗅到很多双不同人生味道的“鞋子”。在选择之前,我们要有选择的众多对象,选与不选,它就在那里,你凝视,安达路亚式的强迫凝视,一体的多面性就会产生。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简单。循环的过程就像经历千帆之后的平静与淡然,是对“知”的提纯。所有的香水只有两种味道——男人味、女人味。其实也只是一种味道。

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曾写下这样一句话:“骑士与同伴走散了,迷失在荒野里,最终在这片荒野里找到了自我。”这句话被杰夫·戴尔写在《寻找马洛里》的扉页上。预示着《寻找马洛里》所宣示的哲思:“人寻找的最终还是他自己。”

走吧,走出去,无论走向何处,您需要一双鞋子,一双合适自己的鞋子。同时,别忘了带上手绢——赫塔·米勒的手绢,那是一声问候。

了无

2021.9.7星期二(儿子返校第六天)

闵志念:

早先,在文件传输助手里写下这段,今早看到后

闵志念:

就忍不住狂吐一阵。[偷笑]

日白扯蛋:

鞋子这一篇未来可以啃腚还有加强版

日白扯蛋:

巴适

闵志念:

加强版就是屁股了[害羞]

闵志念:

杜塞尔多夫学院有位同志就这么干了——用屁股思考。他拍了一些“会议室”,关于权利的述说[偷笑]

闵志念:

有女人愿意被他打,这还不是本事吗[色]

闵志念:

最艺术的屁股我是见过的

闵志念:

他来自德国一个平面设计的镜头——岗特兰堡

异类:

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前凸后翘

闵志念:

日白扯蛋:

闵志念:

好吧,那要引用日白大爷的屁股了

闵志念:

我无法无视它的存在

闵志念:

偶尔,也会翻起来再看看,在临睡之前。[害羞]

孟霓🌰 🐿:

孟霓🌰 🐿:

我只喜欢这个,是我见过最迷人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