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实践的(一)?

昨日谈到当疗效不理想时,是该从诊断上寻找原因还是从用药上寻找原因?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谈到人之认识与实践具体关系。
当一个人生病后,来找医生看病。医生与病人一接触,看了病人气色、听病人或病人家属谈话、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同时看了病人各种检查报告、给病人号脉检查后,得出了疾病之各种片面信息,即症状。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医学理论)将症状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得出一种近乎合乎逻辑的结论。
这是认识的第一步,基本上医书都只写到了第一步,最为简单的就是方证对应,西医叫做《临床用药指南》。
如病人来找医生治疗咳嗽,在医生或病人初步认识中,首先考虑的是咳嗽这个症状,在自身这个思维体系中,可能需要用什么药、用什么方,然后按照自身所思、所想去检查、去诊断,最后得出合乎某种“临床用药指南”与“临床诊断标准”之结论。(如图)
当我们如此去实践后,发现不能解决其中部分问题,这时候就开始反思,寻找原因,是诊断不够精确还是用药不够精准?
多年前去找一个同行玩,去诊所找人家。发现他正在治疗一咳嗽病人,大概治了好几个月,效果不太理想,观其药方大多是附子、干姜、细辛一类扶阳一类。等病人离开,私下无人时,我就问 为何你不考虑一下紫菀、麦冬、天冬一类滋阴药材?
结果人家告诉我,他是扶阳派的,跟师时也遇到类似咳嗽病人,用附子、干姜、细辛一类药,效果还是有的。
于是,我接着问道:“那你读医书、医案时,关注点在哪里?”
他想了想说:“在治疗经验上,如某某症状,应该用什么药,某某病应该用什么药。”
我继续问:“在你看来,实践中,书上之经验应该如何去权衡?”
他笑着说:“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指导理论,人的认识总是要经过各种有效与无效才能深刻反省、加深。比如我行医多年,就发现经验这个东西,是要配合诊断来用,而不是配合理论来用。”
我表示好奇,问道:“为何?”
他说:“理论多从经验中来,诊断多从思想中来。比如咳嗽,从经验上看,不外乎外感、内伤、不内不外因,古书将治法都全讲透了。但从诊断上看,医者之思想被经验束缚住了,不能跳出来看问题,看什么病都需要扶阳。如果我只是想当一个能治病、有饭吃的医生,靠扶阳经验就够了,但要继续追寻医道,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我现在就面临这个问题,你能明白么?”
我想了想说:“我懂了,这是一个关于人认识之问题。认识的第一步,是初步印象,比如看见红色就想到了热,看见白色就想到寒,听见咳嗽就想到可能有多少种方证,通过这种初步印象去判断,看自身这种印象是否有相应之症状。通过临床实践后,逐渐认识到关于咳嗽片面与整体之关系,然后有了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这是认识的第二步。”
他想了想问道:“什么意思?是人的认识问题?”
我神秘一笑,提出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在你的病人中,假如你不给他任何治疗,你能判断这个疾病会如何发展么?简单点就是你能判断这个病会不会自己好?还是不变好,也不变坏?还是不治疗这个病不治疗会变坏?”
他想了一下说:“我明白了,原来《内经》是在讲规律,不是在讲医者如何干预,不过你能用案例来说明人是如何实践的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