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涵:《〈海底两万里〉的魅力》
合上《海底两万里》,成群成群花花绿绿的鱼儿在我脑海中畅游;庞大而奇特的鹦鹉螺号在我的思想中自由自在地穿梭着;种类丰富而又悬疑神秘的海底森林种在了我的心底;仔细研究学术的阿罗纳克斯教授正在豪华的房间中思索着;暴躁粗鲁的尼德.兰还在为逃出这个神秘的鹦鹉螺号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忠诚老实的龚伊赛看着玻璃窗外各种各样的鱼类,嘴中还念叨着每种海洋生物的分类。与其说是看了一本书,倒不如说是我自己去搭乘着鹦鹉螺号,和尼摩艇长来了次惊心动魄的海底旅行。
海底两万里讲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和同伴在深海旅行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发生在1866年的一件闹得满城风雨的怪事。当时,不少航行船只都在海上发现了一个“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了“海怪”的袭击。在公众的呼吁之下,出于对航船安全的考虑,美国遣派了一艘战舰对海怪进行追逐。阿罗纳克斯教授接受了邀请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在任务进行时,船只遭到了“海怪”的猛烈撞击,教授便同两名同伴不幸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随海怪周游四海,在海底航行了两万里,探索海底秘密,经历了种种艰辛和风险。最后他们因无法忍受海底世界过于沉闷的生活,设法逃走,最终返回了陆地。
书中有关海洋种类的知识很多,描述的都很详细,让人读起来很容易接受并没有那么的困难。这使人们对因景而生的各种想法和收获都得以牢固的保存,我们也都从中了解到了不少关于海洋的知识。《海底两万里》虽说是一本虚构的小说,但是更是一本远见加以博学积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海底的种种奥秘,更让后人看到了他们那一代人的智慧和文明。整部小说动用大量的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
凡尔纳的一切幻想或是推理都是有现实作为基础的。像:海底森林,穿越海底隧道,一块沉没的陆地。在未来的世界,一切幻想皆成为了现实。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这些都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海底两万里,虽说在讲述海底的故事,但是却让我看到了我们身边和我们紧密相连的事情。故事中讲述在南极潜艇被困于冰下船内极度缺氧的情况下,船中的人们奋力开凿冰盖的事情,让我深深地佩服。在大西洋与章鱼进行肉搏的精神让我为之感叹。在印度洋与鲨鱼展开殊死搏斗的行动让我深深带入其中。但这不就是我们平日说的不放弃,英勇无畏和知难而上的伟大精神吗?
在生活中,我们不免要面对很多的挑战,可能虽然没有像他们这样惊心动魄,而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武器,只能赤手空拳的来回比划。但是如果我们永不放弃的拼命的奋斗,闯关人生就并不是一场难关,我们就能很轻易的主宰自我。
放弃是一个念头,而永不放弃则是一种信念!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选择前者。因此,我们极易成为普通的,没有一点菱角的人。而有些人却坚定得近乎倔强地选择了后者。这些人虽然是少数,但是他们却往往能赢得大多数人的掌声,就像最后尼摩艇长和他的船员的所作所为一样。
海底两万里的结局让人不免有些猜疑,鹦鹉螺号到底怎么样了?尼摩艇长发现他们三个逃走时是什么样的状况?尼摩艇长又为什么要建造鹦鹉螺号?而又为什么如此的讨厌大陆呢?它的身世背景又是怎么样的?一切重重的谜团又盖上了一块儿厚厚的黑布,好像作者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让我们自由发挥。
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一切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标准答案。但是,占据我们全球70%的海洋,还有更多的奥秘值得我们去探索。尼摩艇长说:人类的那点科技技术完全无法探索更加深的海底世界。在未来的那么长的时间,我们何时才能对海底这个大大的问号做出最正确的解答呢?靠的是我们,靠的是我们强大的祖国。
与其说《海底两万里》是介绍海底生物的一本海洋知识书,倒不如说是鼓励我们青少年好好学习的一本书。给了我们足够的疑问,才能更加激发我们的兴趣啊!我很期待,不知道过了几年后我能看到一本比《海底两万里》更加精彩且真实描述海洋的书。如果真的有人能做到,那这,或许才是《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最具有意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