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七、王钺拟建建隆墟
七、王钺拟建建隆墟
象山脚下的建隆坊(邱松年绘)
正月十二,何氏与商道雨一同乘轿回西宁城外家。两个时辰,进入了西宁城东门。县城新春气氛,是建隆墟远远比不上的。转入何宅所在的十字街,商道雨看见街中心正搭着一个高棚,何氏说,这是十五元宵花灯的鳌山。才说了两句话,轿夫把轿子放下,说:“何宅到了,请客官下轿。”
商道雨付清轿夫费用,让轿夫从轿子上搬下那担鸡公猪肉、烧酒米面等,挑起来跟着自己和妻子进入何家大宅。
何家这所大宅是何氏曾祖父明创公所建。明创公于崇祯末年从顺德老家良村来西宁都城乡十三都经商,赚到钱后即到西宁城购地建房。虽然年老后的明创公返回顺德,但自祖父庭思公开始,就定居于西宁城了。
何氏进屋后,看见父亲正坐在堂上拿着一个银做的水烟筒咕嗒咕嗒地吸烟,何氏和丈夫商道雨来到老人面前叩头请安。毕,何氏问父亲:“阿叔,阿婶去哪了?”
何氏母亲梅氏是大用人,非常能干。父亲听到女儿这样问,回答说:“你阿婶在地里干活呢!”
弟弟凤翔在书房里听到姐姐的声音,立即出来与姐姐想见。姐弟情深,相见格外亲切。何氏问凤翔:“凤仪去哪了?”
凤翔说:“县衙今天开印,他到县给王邑侯拜年去了。”
看官,你道开印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清代官府,腊月十二三就放假准备过年了。放假之前,要先将官府的印封存起来,一个月后的正月十二三再开印,恢复正常办公。无论封印还是开印,都有规定的礼仪,不是随便封和随便开的。
一会,母亲从地里回来了,看见女儿、女婿,自然十分高兴。何氏跟着母亲走进厨房,帮忙做饭。这时候,凤仪从县衙回来了。
凤仪看见姐夫商道雨,十分高兴,说刚才听王邑侯说,出正后,准备到都城走一趟,他很想把都城建成墟地。
父亲听凤仪这样说,也说:“都城本来就是商埠,你曾祖父名创公从顺德良村老家来都城经商,就是看见这里的营商环境不错。王邑侯决定在都城建成墟,可谓够眼光!”
父亲长着一部长长的胡子,说话时银白色的胡子随声音的高低而飘动,颇有仙气的样子。
父亲的话才说完,凤翔、凤仪的孩子们,就叽叽喳喳的从外面回来了。凤仪教他们一个个给大姑丈、大姑母磕头,祝他们新春快乐,财源广进。小孩子知道新春叩头祝福,必定有大红包,于是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磕头祝福了。
商道雨看见小舅子们这一群孩子,很有感慨,觉得什么都不如人丁兴旺好。当然也很高兴,从口袋里拿出一封封利是,派给外甥们。外甥们都知道大姑爷的利是都很大,自然高兴至极。年纪小的,忍不住偷偷地躲到一边去,拆开利是,看看究竟有多少钱。
在女儿和两个儿媳妇的帮助下,不到半个时辰,何氏母亲就把弄熟的鸡、猪肉,还有粽子、烧酒等等,拿到南门外的社公来祭祀祖先了。没多久,祭祀完毕,大儿媳负责斩鸡,小儿媳负责炒菜。何氏和母亲到大厅了歇歇,众多外甥围上来,一个劲儿地叫“大姑母,恭喜发财!”何氏于是也拿出利是来分发。
一大会儿,上菜吃饭了。一大家子坐了两张八仙桌,商道雨、何氏与何氏父、母和两个小舅子、两个大一点的孩子坐一桌,其余的人坐一桌。何氏不停地给父母夹菜,两个小舅子则轮番劝商道雨喝酒。
何氏对两个弟弟说:“吃完饭我们回去了,不要和你姐夫喝这么多。”于是停杯。
吃完饭,两个弟媳上过茶,商道雨就和岳父母、小舅子等告别,回都城建隆坊了。
轿子在外面的食肆吃了饭,早已在门外等着。商道雨和妻子上轿,取道原路回去。不在话下。
正穷夜一过,黄钺知县就和幕僚卢某乘轿子到都城去。
没有任何仪仗,轿子和轿夫都是王钺自己掏钱请来的。对此,今人或许不信,说我们现在的县领导下乡调研,哪个不是乘坐“郁南公务”的?难道王钺的思想境界比我们如今的县领导还高?
王钺的思想境界有没有比我们如今的县领导高,我不知道,但王钺当年出行自己解决交通问题确是历史事实。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三十三·前闻志(三)·杂录》载:“邑民苦于夫役,钺凡公差使客经过,皆为捐雇。武弁、佐贰用民夫者,决眦争之,始绝其累。”那是说:县里的百姓苦于无偿的劳役,王钺凡是自己公差和使者经过本县,都是自己捐款雇请役夫。武官和副职使用民夫,他就张目瞪视,与他们争辩,这样才杜绝了无偿劳役的拖累。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近午,王钺一行来到了鹅公埇。
这里是大燕河流入西江的地方。因为隔着大燕河,新灶、田舍以下的人到都城,如何越过这道河,成了一个十分头痛的问题。吴道远万历九年担任西宁县,当他第一次从西宁城到都城视察时,就遇到过河的问题。当时是寒冬腊月,大燕河面不是很宽阔,但四下无人,不见渡船。吴道远等人足足在大燕河边等候了近一个时辰,才遇到一只小舢板从罗旁方向逆流而上。轿夫看见,如见救命稻草,于是赶紧招手让小舢板靠近,渡他们过大燕河。
过了河的吴道远问轿夫:“这里怎么不设一个渡口呢?”
轿夫说:“都城与罗旁之间来往的人并不多,在此设个渡口,一天没几个人乘搭,在这里开个渡口,请谁来摆渡?”
吴道远心想:“交通不畅,谁会从此来往?”
从都城回西宁城,吴道远在大燕河的另一边,也等候了近一个时辰。吴道远于是决定:捐款在这里修一座桥梁。
这是一座木桥,桥梁修成后,往来客人方便多了,往来的客人也越来越多了。但年深日久,桥梁朽坏,如何过河又成为一个大问题。
王钺和卢某下轿落船。卢某指着后面石壁上的石刻对王钺说:“这'吴公桥’三个大字,写的真够苍劲!”王钺回头一看,也赞不绝口。随即又问幕僚:“如此,这里究竟应该叫鹅公埇还是吴公埇?”
王钺这一问,把幕僚卢某问倒了,不知道任何回答。
眨眼功夫,船就到了对岸,重新上轿,王钺吩咐轿夫:“直到巡检司。”
巡检司是指都城巡检司。
巡检司在元、明、清三代,均为县级衙门底下的基层组织(类似公安派出所)。该组织于元朝时,通常为管辖人烟稀少地方的非常设组织,除了无行政裁量权之外,也没有常设主官,其功能性以军事为主。明朝依其例沿用,不过佐以行政权力。
轿子从象山脚小路向前走,拐了个弯,建隆坊就呈现在王钺的眼前了。再往前走,或是水田,或是棉花地,右边大江奔流,左边山色葱茏,坐在轿子里面的王钺,不由得赞叹道:都城是个好地方!
轿子很快就来到都城巡检司城前,看着这座与西宁城差不多大小的城池,王钺想起了《西宁县志》对都城巡检司和巡检司城的介绍:都城巡检司官署设立于明成化六年,成化十九年筑城,城墙周长共329丈4尺5寸,高1丈6尺,有窝铺6间,城内建城隍庙1座、大门1座、土地祠1座,巡检司衙门1座3间。这座巡检司城在嘉靖二十年遭受风雨倒塌,万历十五年重修。
幕僚卢某下轿,对城楼上的守兵说:“罗定州西宁县知县王钺至此,请放下吊桥,让知县大老爷入城。”
都城巡检司巡检闫宗孔闻说王钺知县到来,立即从城里跑出来,掀开轿子的帘子,扶王钺知县下轿。然后一起走过吊桥,来到巡检司署的大堂。
闫宗孔让王钺上座,王钺笑着说:“这里你是主人,应当你坐在这里。”
闫宗孔说:“西宁上下,都是你的子民。请知县上座。”
王钺坐下,仆役上茶。王钺对闫宗孔说:“我此行的目的,是考察这里的情况,拟在此处建建隆墟,不知可否。”
闫宗孔早就知道王钺想在这里开墟的事情。他对王钺说:“都城依山傍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象山屏其右,风岚岭障其左,飞凤山护其后,山环水抱,舟楫便利。晋初太康元年在此设置都城县,建立县治。北宋开宝五年,都城县并入端溪县,县治逐渐废置。明洪武九年,都城为德庆州直辖之四个乡之一。成化六年,朝廷为加强都城警备,设都城巡检司于此,此地乃重建官衙,但没有城。至成化十九年方筑成司城。此地为交通要道,商贾必经之地,在这里建墟,可以大大促进西宁经济之发展,大大促进都城之全面发展,真是高招!高招!”
王钺知道闫宗孔任都城巡检司巡检有八年之久了,但没想到他对都城情况如此熟悉。听了闫宗孔的话,王钺在这里建墟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为了听听百姓的意见。他对闫宗孔说:“午饭在这里吃,请安排,饭后找几个百姓来谈谈。”
闫宗孔让仆役周大到建隆坊,通知商道雨、徐先生和另外几位街坊于未时中到司署来。然后陪着王钺喝茶、说话。
王钺问:“都城有何名胜?”
闫宗孔说:“都城有八景,知县大老爷可曾听说过?”
王钺说:“没有,愿闻其详。”
闫宗孔于是背诵出一首《都城八景》诗:
象山石鼓叮咚声,岚岭松风随凤鸣。
夫子甘泉社稷喜,鹅公漩水雨神惊。
石人反照红霞聚,锦水回流绿浪兴。
塔影仙桥相衬映,渔舟晚唱庆升平。
闫宗孔背诵完这首《都城八景》诗后,接着解释说:“象山石鼓是指象山上有个石鼓,能敲得咚咚而响。其实所谓石鼓,不过是一块可以敲响的石头而已。岚岭松风随凤鸣,是说风吹动了飞凤山的松树,簌簌作响,山上的凤凰随松涛翻滚而飞舞歌唱。岚岭俗称飞凤山。夫子甘泉即夫子井,夫子井相传是李熙载所挖,李熙载曾任朝请大夫,人称李夫子,因此称他所挖的水井为夫子井。锦水回流是指都城段的西江水回流的情况,锦水是锦石山下的西江,都城西江段因为刚好在象山下拐了一个大弯,洪水涨起的时候,流水冲击象山,出现了江水回流2里多的现象。鹅公漩水是指象山下的西江在夏秋之间,洪水冲动激荡,巨大的声音好像鹅公的叫声那样。石人反照是指夕阳下石人塘边的石人石马。塔影仙桥富有神话色彩,传说黄乐山上从前有一座文塔,秋冬季节,在文塔上俯瞰西江,可以隐约看见水下隆起的石梁,那石梁从象山脚延伸到西江对岸呢,都城百姓叫这石梁为神仙桥。渔舟晚唱指的是西江渔舟晚归时悠扬的渔歌声。”
闫宗孔介绍完都城八景后,说:“都城八景有虚有实,更富诗意!”
王钺听后,问道:“都城八景怕是杜撰的吧?不然怎么《西宁县志》不载呢!”
说着说着,午饭已准备停当,闫宗孔陪同王钺二人吃饭。
敬告读者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是以明、清、民国县志和《郁南县志》所载事实为基础,通过艺术加工而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作品以展现都城这个千年商业小镇的风土人情和历史画卷为宗旨,宣传都城的历史文化,为都城当前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但限于作者水平,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谅解、指正。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欢迎读者转发。但如果在本公众号外的其他公众号和载体转载、使用,必须获得作者本人的书面授权,否则视为侵权。
本系列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