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廖氏武威郡族谱》札记(十四)‖ 廖曰谦的诗
廖曰谦的诗
《廖氏武威郡族谱》中廖曰谦的诗
《廖氏武威郡族谱》收录廖曰谦的诗共4首。分别是:《戊戌元旦后一日省先严墓》《十一月届大祥》《午梦见父》《戊戌春送周邑侯(惠錞)旋楚》。现在分别谈一谈这4首诗。
戊戌元旦后一日省先严墓
去年此日献杯频,此日今年筑土新。
葛绖麻衣匍匐到,离离墓草可怜春。
廖曰谦生于乾隆甲子年(乾隆九年、1744年),因此上诗题目中的“戊戌”是乾隆戊戌年,即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题目的意思是:年初二祭扫父亲的坟墓。古代元旦即如今的春节,元旦后一日即大年初二。
诗歌开头两句,用去年年初二频频向父亲敬酒的情况,与今年年初二父亲坟头青草茂盛的情况作对比,一喜一悲,更突出了对父亲去世的悲痛。“此日今年筑土新”是照应题目中的“省先严墓”。廖曰谦穿着麻衣丧服,戴着葛做的丧帽,束着葛做的丧带,爬行到父亲的坟墓前。跪在父亲墓前,廖曰谦没有悲痛欲绝,他看到坟头上离离青草,还觉得有点可爱呢!诗中让我们看到了廖曰谦这位孝子的形象:父亲在生时,尊敬无比,大年初二频频向父亲敬酒。父亲去世后第一个年初二,爬行到父亲墓前拜祭。真个是养而厚祭而丰的孝子!
十一月届大祥
竹园渐觉岁寒来,苦雨连朝黯不开。
暖气悬知生玉琯,阳和未必到泉台。
三年读礼悲遗泽,几度营斋奠酒杯。
今值再期疏荐味,异乡风木助余哀。
坟 墓(来自网络)
道光十年《西宁县志·卷九·选举·岁贡》载:
廖灿云,南门外人,四十三年贡,未报部病故。
据此可知,廖曰谦父亲廖灿云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或十四年(1779年)去世的。大祥是古时父母丧后两周年的祭礼。乾隆四十五年或四十六年的11月,廖曰谦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一开头以天气寒冷,阴雨连绵,天昏地暗的自然景色衬托诗人丧父的悲凉。由自己暖和的房子联想到父亲冰凉的墓穴,对父亲的关切之情油然而生。
诗中的“玉琯”当为“玉馆”的讹文,玉馆指华丽的房舍。“阳和”即阳气。(唐)方干《除夜》诗:“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升。”“泉台”是指墓穴。“异乡”犹异方。谓各在一方。即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文选·曹植<洛神赋>》:“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风木”,典故名,典出《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后遂以“风木”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养。
午梦见父
不见严君久,衰颜近若何?
风霜来渐肃,魂魄冷应多。
梦破憎鸡唱,年深惜驷过。
徘徊曦正午,凄恻对檐阿。
廖曰谦很久没有梦到父亲了,所以不知道父亲最近的衰老的容颜是什么样的。天气越来越冷,父亲在另外一个世界也应该感到冷了。正梦到这里,家里的母鸡下蛋后唱起了歌,把廖曰谦的梦吵醒了,因此觉得这鸡很讨厌了。年龄已大,他感到光阴过得飞快,自当要珍惜余生。正午了,廖曰谦在秋日的太阳下久久徘徊,对着弯曲的飞檐感到阵阵的悲伤。
戊戌春送周邑侯(惠錞)旋楚
文桥恭饯酒盈盅,千尺桃潭别绪同。
忍见圭璋仍返匮,虚闻鸾凤必栖桐。
月明后夜湘江梦,花发前番锦岫风。
归对仙坛餐宝露,衡阳应怅暮云龙。
周邑侯(惠錞)是湖南安仁人,举人,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三年(1776—1778年)任西宁县知县。诗歌题目的意思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送周惠錞回湖南。“归对仙坛餐宝露”,周惠錞应该是辞官回乡的。诗歌写廖曰谦在文昌桥设宴送别知县周惠錞,此情此谊堪比李白送汪伦,廖曰谦认为,周惠錞回乡归隐,应惦念着西宁,特别是惦念西宁的八景之一华表江声。
送 别(来自网络)
廖曰谦诗歌的语言自然洗炼,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佳句迭出。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说他“善琴工诗文”,并非随便言之。只可惜除了《廖氏武威郡族谱》收录的4首诗外,廖曰谦其他诗篇都已失传。
后 记
西宁官井廖氏,是西宁的名门望族。廖氏自康熙十二年(1673年)从韶州翁源迁居到西宁城南龙勷里(后称青龙街)。此后繁衍生息,人才辈出,风雅不绝,举人廖曰敬是其中的佼佼者。除了举人外,历史上廖氏还产生了不少贡生、监生、生员等。从本期起,山人将把自己读《廖氏武威郡族谱》的札记在本公众号连载。希望得到西宁文史爱好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