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8

硬粒小麦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已经从硬粒小麦中发掘出多个抗白粉病基因(硬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Mld、Pm3h和PmDR147)。近日,江苏大学何华纲课题组与烟台大学马朋涛教授和美国农业部西部研究中心顾永强(Yong Q. Gu)教授合作,从硬粒小麦中发掘出抗白粉病新基因Pm68,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作物遗传育种经典杂志《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江苏大学何华纲、刘任糠、烟台大学马朋涛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江苏大学何华纲、朱姗颖副教授和美国农业部西部研究中心Yong Q. Gu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也参与了部分工作。

BgtYZ01是在扬州地区发现的强毒性白粉菌菌株,对目前大部分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宿主材料具有毒性。为了发掘抗BgtYZ01菌株的种质资源,近年来课题组对小麦族各物种进行了广泛筛选。其中,从100份硬粒小麦中获得了1份抗白粉病品系TRI 1796。随后用不同采集地的22份菌株进行抗谱分析,发现TRI 1796在苗期高抗所有测试菌株,反应级别主要为IT 0;,即抗性反应伴随典型的肉眼可见的过敏反应(HR)。在2018-2020年进行多地抗病鉴定,发现TRI 1796在成株期也具有白粉病抗性,并且表现为免疫(图1)。

图1 硬粒小麦TRI 1796白粉病抗性

以抗病品系TRI 1796和感病品系PI 584832进行杂交,获得F1、F2和F3家系。苗期白粉病鉴定显示,F1植株也呈现过敏反应。F2单株的反应级别为IT 0;或IT 0,抗、感单株分别为166株和58株,抗、感比例符合3:1(χ2 = 0.10, P = 0.76)。进一步鉴定F3家系表型,抗病纯合、抗病杂合和感病纯合的家系数目分别为56、110 和58,符合1:2:1(χ2 = 0.19, P =0.91)。因此,TRI 1796的苗期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后正式命名为Pm68

对TRI 1796/PI 584832杂交组合的F2单株进行苗期抗白粉病鉴定的基础上,用50个抗病单株和50个感病单株分别构建抗池和感池,以硬粒小麦品种Svevo的基因组为参考,进行BSR-Seq分析,揭示出116个SNP可能跟Pm68抗性有关,其中42个SNP位于2B短臂16.2 Mb – 24.8 Mb区间(图2)。

2 Pm68基因BSR-Seq分析

获取硬粒小麦Svevo和Kronos基因组中候选区域的低拷贝基因,在序列比对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与Pm68相关的InDel区域设计了171对引物,共获得18个在两个亲本之间呈现共显性的多态分子标记(Xdw01Xdw03Xdw05Xdw19),另外还有一个SNP标记(Xdw04)(图3)。然后对224个F2单株进行基因分型和遗传作图,将Pm68基因定位在Xdw04Xdw12/Xdw13之间,这两个分子标记与Pm68的遗传距离均为0.22 cM。此外,有7个分子标记(Xdw05Xdw11)与Pm68共分离,其中Xdw06Xdw07Xdw08都是RGA(resistance gene analog)标记(图4)。

3 Pm68基因的连锁分子标记

4 Pm68基因的遗传图谱和比较基因组学图谱

距离Pm68基因最近的两侧分子标记为Xdw04Xdw12分别对应Svevo参考基因组中的TRITD2Bv1G010030(Chr2B: 21587671 – 21591163)和TRITD2Bv1G010880(Chr2B: 23374401 – 23375310),因此,Pm68位点在Svevo参考基因组中的对应位置为1.78 Mb,该区域共有84个基因,其中23个为抗病相关基因,包括8个NBS-LRR类抗病基因,6个胞吐复合体亚基基因,2个LRR受体类蛋白激酶基因,以及凝集素受体激酶基因、受体蛋白激酶基因、F-box蛋白基因、细胞壁相关激酶基因、几丁质酶基因和热激蛋白90基因各1个。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硬粒小麦基因在中国春2B染色体上都存在直系同源等位基因,两者的8个NBS-LRR类抗病基因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9% – 100%,此外,19个基因在两个物种的2B染色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共线性。有22个基因在野生二粒小麦Zavitan中也都有直系同源基因,但序列一致性稍低(75% – 100%)。有20个基因在乌拉尔图小麦基因组中可以找到直系同源基因,但序列一致性更低(68% – 97%),微共线性关系较差。此外,大部分基因在节节麦基因组中没有匹配序列。这表明,预测的候选基因在B基因组中高度保守。

总结而言,本文报道了一个来源于硬粒小麦TRI 1796的苗期抗白粉病基因Pm68,定位于2BS染色体末端,从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抗谱差异、遗传图谱等角度证实了它是一个新基因,为该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硬粒小麦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较差,本文发现的高抗品系TRI 1796在硬粒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具有重要价值,开发的分子标记可用于辅助选择育种。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比较容易杂交,经多次回交可获得稳定后代,因此,Pm68基因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2BS染色体上已经发现了多个抗白粉病基因,如Pm26Pm42等,聚合和重组这些不同的抗白粉病基因到优良遗传背景的小麦品种中有助于实现白粉病抗性的持久性。此外,从成株抗性和苗期抗性的反应级别存在差异来看,TRI 1796中可能还存在一个白粉病成株抗性基因,这有待进一步探明。

参考文献

Huagang He, Renkang Liu, Pengtao Ma, Haonan Du, Huanhuan Zhang, Qiuhong Wu, Lijun Yang, Shuangjun Gong, Tianlei Liu, Naxin Huo, Yong Q. Gu and Shanying Zhu (2020) Characterization of Pm68, a new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 on chromosome 2BS of Greek durum wheat TRI 1796. https://doi.org/10.1007/s00122-020-03681-2.

(0)

相关推荐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5

    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Pst)引起的世界小麦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具有分布广泛,大面积爆发流行的特点.而培育持久抗性品种是 ...

  • 基于重测序图谱精细定位大豆抗性基因

    材料: 亲本: Magellan ×PI 438489B 子代:RIL群体(246个子代个体) 测序 亲本测序深度13.5X,子代 0.19X 性状 抗豆根受线虫病 246个重组自交系的Bin map ...

  • 真菌基因敲除技术介绍

    真菌,复数真菌,是真菌界约144,000种已知生物中的任何一种,包括酵母,铁锈,黑穗病,霉菌和蘑菇.真菌的种类很多,包括粘菌和卵菌(水菌),它们不属于真菌界,但通常被称为真菌. Chromista王国 ...

  • 偃麦草抗白粉病基因发掘(二)

    目前从偃麦草中发掘出的抗白粉病基因除了已经正式命名的Pm40.Pm43和Pm51外(见偃麦草抗白粉病基因发掘(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畅志坚研究员课题组和四川农业大学罗培高教授课题组又分 ...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0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0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34和Pm35

    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 2n=2x=14, genome DD)又称节节麦,是普通小麦D基因组供体,蕴含着丰富的抗病.抗虫.抗逆和品质基因,是普通小麦的重要基因资源,Pm34和 ...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37​

    抗白粉病基因Pm37是另一个从提莫菲维小麦中发掘出的抗白粉病基因,2008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Raleigh, USA)的Per ...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CC篇

    植物胞内免疫受体NLR(Nucleotide-binding and Leucine-rich Repeat,NLR)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识别病原菌分泌的效应子(effector),迅速启动效应子诱发的免 ...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8和Pm17

    小麦-黑麦易位系1BL.1RS育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因其来源于Petkus黑麦1RS染色体上携带对多种病害抗性基因(Lr26.Sr31.Yr9和Pm8),且具有高产特性,在全世界小麦遗传育种中得到广 ...

  • Nature Plants | 小麦抗白粉病新机制,抗病基因Pm4的可变剪切控制抗病性

    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又称为面包小麦)占据了小麦种植品种的95%以上,为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类提供主要能量来源,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全人类的食物安全[1].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范围的真菌性病害,每年造 ...

  • The Crop Journal | 刘志勇课题组发掘出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Pm64

    第五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刘志勇研究员课题组与中国农业大学孙其信教授团队合作在The Crop Journal第7卷第6期发表了题为 "Wh ...

  • Nature Genetics | 南京农业大学马正强团队克隆了一个重要的小麦抗赤霉病基因

    前言:6月10号NG背靠背在线两篇FHB1的文章,其中一篇是我们实验室发表的,另外一篇是美国柏贵华团队发表的(链接见文后).后面我们会带来更深入的解读,敬请期待! 小麦赤霉病是由真菌镰刀菌引起的最具毁 ...

  • 原创解读|The Plant Journal-四倍体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13的功能与进化研究

    编者按:2017年9月Jorge Dubcovsky实验室克隆了小麦抗秆锈基因Sr13,文章题目是"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r13, ...